① 古代红牌叫花魁 那花魁后面是叫什么

花魁之后叫大家,具备一些才艺,卖艺也卖笑。

花魁后面的是红牌,红牌是指青楼里最漂亮,最受客人欢迎的妓女,通常才艺也还算可以,既卖艺也卖身。

(1)最气质花魁扩展阅读

日本解释

花魁并不是依照游女的等级一步步往上爬,而是从被卖到游廓中的没落贵族的女儿或是民间的女孩中挑选具有资质、极端美丽的,从小加以精英训练,包括:文学、书道、茶道、棋艺、三味线等等训练。成长过程中也极端地限制饮食种种,确保能长成一流的美女,当然还有其他种种训练。

所以,养成一位花魁要花上极高的成本,也因为如此,花魁与其他等级的游女不同,不会在格子之后等待客人。如果想接近花魁,则必须到称为“扬屋”的茶店中寻找机会。客人到了扬屋以后,得先洒下重金饮食、招唤艺者来显示自己的财力。

这时老板娘会探探客人的底细,看看适合哪一个等级的花魁,再写一张“扬屋差纸”,请指名的花魁前来,这时重头戏才开始。

花魁往扬屋的路程称为“花魁道中”,在队伍最前方的是拿着印有专属于该位花魁定纹(类似家纹)灯笼的男人,接着是两位“秃”(指游廓中10岁前后帮花魁打杂的小女孩),手上拿着花魁的用品。

再来才是穿着厚重,脚踏高五到六寸木屐的花魁,其后还跟着数位“新造”(年纪较“秃”为长,但还未能接客的女孩),以及保镖等人。

② 古代十大青楼花魁有哪些

古代最著名的十大青楼女子是:李香君,柳如是,寇白门,卞玉京,顾眉生(顾横波),陈圆圆,马湘兰,董小婉这八名才貌双全的艺妓,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秦淮八艳。另外两名应该就是有名的妓女出生的女将梁红玉和与宋徽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汴京名妓李师师了。当然,像苏小小,赛金花,薛涛,鱼玄机,红拂女,裴兴奴,杜秋娘等这些也是我国古代家喻户晓的名妓。

③ 女的花魁(在这花魁的意思是漂亮,美丽)男的是什么可以相提并论

‘’花魁‘’一词,曾在《警世通言》中见过,其中一篇(油郎独占花魁),写的是~妓女群中最漂亮的那个妓女花魁。至于,男性相提并论,不妨有~鳌头榜首····等之

④ 日本的花魁和中国的花魁有啥区别

中国古代花魁和日本花魁的主要区别如下:

1、选拔途径不同

中国古代的花魁主要是指一个地方所有的青楼的头牌中,公认最红的那一个,就叫做花魁。是靠人气定的。

而日本的花魁并不是依照游女的等级一步步往上爬,而是游女屋的老鸨从被卖到游廓中的没落贵族的女儿或是民间的女孩中挑选出花魁的人选,再开始按照花魁的方法来培养她们,她们长大以后就会成为花魁。

2、培养成本不同

中国古代的花魁不会从小培养,花费成本有限。

而日本的花魁需从小加以精英训练,包括:文学、书道、茶道、棋艺、三味线等等训练。成长过程中也极端地限制饮食种种,确保能长成一流的美女,当然还有其他种种训练。所以,养成一位花魁要花上极高的成本。

3、出行仪式不同

中国古代的花魁没有特殊的出行仪式。

而日本的花魁往扬屋的路程称为“花魁道中”,“花魁道中”已经成为了高级妓女花魁的出行仪式。

在队伍最前方的是拿着印有专属于该位花魁定纹(类似家纹)灯笼的男人,接着是两位“秃”(指游廓中10岁前后帮花魁打杂的小女孩),手上拿着花魁的用品。

再来才是穿着厚重,脚踏高五到六寸木屐的花魁,其后还跟着数位“新造”(年纪较“秃”为长,但还未能接客的女孩),以及保镖等人。

由于花魁身穿约20公斤的衣裳,脚踏奇高且重的木屐,所以有“花魁走路比牛车慢”的谚语。走路的方法又分为“内八文字”与“外八文字”,吉原的花魁主要以外八文字为主,不过不管那一种传说都要花上两三年的时间练习。

4、身份地位不同

中国古代花魁本质上还是娼妓,是属于社会底层,被主流社会看不起。

而日本的花魁地位稍高,有挑选客人的权力。一般的游女,每天都是坐在窗户旁边或是走廊上,等着客人来挑选,而花魁就不用这样。

想要见到花魁,那可是很不容易的,首先客人要先在游女屋里一掷千金的买各种东西,老鸨会根据客人的财力,挑选对应的花魁出来与客人见面。

这一次的见面,就真的只是见一面,连话都不能说。如果客人看上了花魁,第二天就再来,然后再一掷千金的买上一堆东西,之后花魁就会出来和客人见面聊天。要是花魁对客人满意的话,第三天,客人就可以直接去花魁的房间了。

客人一旦成为了花魁的入幕之宾,就不能再选择其他的游女了,如果喜新厌旧的话,还要掏一大笔的脱身费。而花魁就可以同时有很多的客人。

在宴席场合中,花魁会坐在上座,而客人坐在下座。在日本,较高社经地位的人才会坐上座。然而,这个规则只适用于吉原游廓中。

(4)最气质花魁扩展阅读

日本第一花柳街吉原

1590年(天正十八年)德川家康奉丰臣秀吉之命到关东平原的江户地区建立领地,当时的江户只是一个小渔村,满目荒凉,德川家康看中这里广阔的平原和丰富的水运资源将有利于今后的城市发展。

他通令全国各地诸侯参与江户建设,集中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的工事,拓荒填海,疏通水道,并以全国中央城市的宏伟构想展开市区规划和建设。

被大量征召到江户的年轻武士几乎都是单身,此外,随着新兴都市江户城市建设的急速发展,来自全国的商人等各界人士纷纷聚集,使得男性人口骤增。

当年江户最盛期人口达百万之众,其中青壮年男性约二十五万,武士与平民各占半数,但中青年女性仅有八万余人,性别比超过三比一,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由此导致娼妓泛滥,本性业应运而生。

为了整肃风纪,幕府终于批准设立集中娼妓区,江户唯一获得政府许可的娼妓区——吉原——开发于1617年(元和三年),翌年开始营业。1638年(宽永十五年),设置了著名的吉原大门,四周隔离并派专人看管,封闭式的游廓正式形成。

早期吉原的顾客主要是有权势的贵族和上层武士,营业时间限定于白天。江户吉原与京都和大阪的“游廓”遥相呼应,共同形成日本三大“花街”,成为万众瞩目的寻欢作乐之地。

参考资料:网络-花魁

⑤ 日本的花魁是干什么的

日本的花魁是作为最高等级的游女在日本社交场所用于接待客人来寻欢作乐的。其中的具体情况如下:

花魁并不是依照游女的等级一步步达到的,而是从被卖到游廓中的没落贵族的女儿或是民间的女孩中挑选具有资质、极端美丽的。

花魁从小加以精英训练,包括文学、书道、茶道、棋艺、三味线等训练,成长过程中也极端地限制饮食,确保能长成一流的美女,另外还有其他种种的训练。

花魁不仅容貌姣好,还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作为才色兼备的明星,她们擅长乐曲、茶道、花道、诗歌、书法及舞蹈等传统技艺。

(5)最气质花魁扩展阅读

日本花魁的相关明细

在17到18世纪前是花魁的鼎盛时代,后来花魁越来越高级,但同外面世界渐渐脱节,变得非常仪式化,说话也不使用一般口语。随着较为通俗的艺妓出现,花魁的生存空间被艺妓取代,因此大约在18世纪末消失。而如今的花魁和花魁道中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表演形式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花魁多梳立兵库,穿着华丽的和服,与艺妓的最大差别是她们头上繁复的头饰以及和服的腰带结在前面。腰带结在前面源自江户时代初期已婚女性的装束,表示成熟。达到最高级的花魁衣着华丽贵重,出门时一定有好几个随从搬送行李。

⑥ 求几种气质高雅圣洁的花类似莲和兰这样的

兰花、梅花、菊花、莲花。
幽静,看破红尘,高贵,雅致,冷漠,疏离的花
兰花是中国传统名花,是一种以香著称的花卉。兰花以它特有的叶、花、香独具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给人以极高洁、清雅的优美形象。古今名人对它品价极高,被喻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
兰花的花语:美好、高洁、贤德。

梅花的寓意和象征:
1、春落梅枝头。古人说,梅具四德,初生蕊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后人又有另一种说法:梅花五瓣,是五福的象征。一是快乐,二是幸运,三是长寿,四是顺利,五是我们最希望的和平。
2、梅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梅花是岁寒三友之一,自古以来,人们都赞美它的傲雪精神,它的孤独的不与百花争春的高洁的美。
所以,她象征:
一、隐者高士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二、霜美人、雪美人、冷美人 家住寒溪曲,梅花杂暖春,学妆如小女,聚笑发丹唇
三、高风亮节的人 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 3、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梅花象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别的花都是春天才开,它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其中有一首古诗是这么写的: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有骨气的花!几千年来,它那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开拓,创造了优秀的生活与文明。有人认为,梅的品格与气节几乎写意了我们“龙的传人”的精神面貌。全国上至显达,下至布衣,几千年来对梅花深爱有加。“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种花卉都望尘莫及。” 梅花高风亮节。二十四番花信之首的梅花,冰枝嫩绿,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花期独早,“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被誉为花魁。“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的崇高品格和坚贞气节,象征我们龙的传人之精神。松,竹,梅花被称为“岁寒三友”梅花培植起于商代,距今已有近四千年历史。梅是花中寿星,我国不少地区尚有千年古梅,湖北黄梅县有株一千六百多岁的晋梅,至今还在岁岁作花。梅花斗雪吐艳,凌寒留香,铁骨冰心,高风亮节的形象,鼓励着人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地去迎接春的到来。

菊花历来被视为孤标亮节、高雅傲霜的象征,代表着名士的斯文与友情。菊花因其在深秋不畏秋寒开放,深受中国古代文人的喜欢。陶渊明爱菊,就爱其不流于俗。

莲与文化关系最深的是中国,在中国,莲花被崇为君子,自古以来,中国人便喜爱这种植物,认为它是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的象征,因此诗人有“莲生淤泥中,不与泥同调”之赞。在中国文学里,与莲有关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 周敦颐的《爱莲说》,把莲和各种类型的人物联系起来,“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影响深远。《群芳谱》中说,“凡物先华而后实,独此华实齐生。百节疏通,万窍玲珑,亭亭物华,出于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

⑦ 日本青楼文化中的头牌花魁,她们究竟是如何被挑选出来的

挑选一个合格的头牌花魁,主要是从他的容貌以及他的学问,才学这些方面进行着重的考量,比如说这个女子一定要长得天生貌美,并且还要有气质,如果是一般的女子,这种人是绝对不可能成为头牌花魁的,除此之外他们的学识要高,因为他们接待的客人一般都是上层的,不是这些平头的老百姓,所以说这就要求他们的谈吐以及文学修养必须要过关,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上层的客人感觉到他们物有所值,花费的金钱是值得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独特的魅力。

花魁是日本这种新的文化里面的产物,他同时也是日本青楼里面最高等级一种存在,但是不管怎么说这种花魁始终是一种不好的职业,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娼妓,这也是日本的特殊环境所逼,是一种不可改变的一种文化。

⑧ 她们是京城四大名妓,因“天上人间”会所爆红,最后都去哪了

在十几年前,中国有两个顶级的休闲会所,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北边的就是著名的天上人间夜总会,而南边的则是广泛流传的东莞太子酒店。

关于太子酒店咱们暂且不说,今天咱们说说著名的“天上人间”夜总会。“天上人间”夜总会有“四大花魁”。江湖流传着她们的种种传说,为“四大花魁”增添了无数神秘的色彩。

“四大花魁”虽然美艳不凡,但是下场并不好,“天上人间”一倒台,她们也无处遁形。她们经不了金钱的诱惑,最后沉沦,虽然过得一时风光,但结局并不好。

由此可见,任何依靠出卖身体获得巨额回报的手段都无济于事饮鸩止渴,对此希望广大网友们洁身自好,千万不要做违法犯纪的事情。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

⑨ 花魁的风姿妖娆的日本花魁

江户时代的歌舞伎与现代的不同,她们除了卖艺之外还要负责接客。花魁并不是依照游女的等级一步步往上爬,而是从被卖到游廓中的没落贵族的女儿或是民间的女孩中挑选具有资质、极端美丽的,从小加以精英训练,包括:文学、书道、茶道、棋艺、三味线等等训练。成长过程中也极端地限制饮食种种,确保能长成一流的美女,当然还有其他种种训练。
所以,养成一位花魁要花上极高的成本,也因为如此,花魁与其他等级的游女不同,不会在格子之后等待客人。如果想接近花魁,则必须到称为“扬屋”的茶店中寻找机会。客人到了扬屋以后,得先洒下重金饮食、招唤艺者来显示自己的财力。这时老板娘会探探客人的底细,看看适合那一个等级的花魁,再写一张“扬屋差纸”,请指名的花魁前来,这时重头戏才开始。
花魁往扬屋的路程称为“花魁道中”,在队伍最前方的是拿着印有专属于该位花魁定纹(类似家纹)灯笼的男人,接着是两位“秃”(指游廓中10岁前后帮花魁打杂的小女孩),手上拿着花魁的用品。再来才是穿着厚重,脚踏高五到六寸木屐的花魁,其后还跟着数位“新造”(年纪较秃为长,但还未能接客的女孩),以及保镳等人。
由于花魁身穿约20公斤的衣裳,脚踏奇高且重的木屐,所以有“花魁走路比牛车慢”的谚语。走路的方法又分为“内八文字”与“外八文字”,吉原的花魁主要以外八文字为主,不过不管那一种传说都要花上两三年的时间练习。永井荷风的俳句这么比喻:
八文字(はちもんじ)
踏むや金鱼の
およぎぶり
到了扬屋以后,要是花魁看客人不顺眼,大可掉头就走。如果看对眼了,这也只是“初会”而已。客人得用尽方法显示财力及魅力赢得花魁的好感,当客人为求这一面,也许已经洒下了几十万至百万,却仍得屈居下位,离花魁所坐上位远远的。第二回见面的“里”也是如此这般,如果两情相悦,第三回见面,如果花魁准备了写着客人名字的筷子,这时才代表两情相悦,该晚才能一亲芳泽。这三次的见面就如同相亲、下聘、结婚,不过关系却相当的不对等,如果客人在这之后找了吉原内其他的游女,轻则花钱消灾,重则受到游女屋的保镳一阵毒打;但花魁则可以有许多熟客,如果花魁没空接见,则有称为“名代”的新造接待,不陪睡之外,客人还是得乖乖的掏出钱来。
如同其他的青楼文化一般,如果游女能有钱赎身,就可以离开吉原。但是就算是令人一掷千金的花魁,由于在各式教育上的投资也相当可观,所以如同多数的游女一般一生出不了吉原,游女年华老去以后,通常再以打杂、煮饭的下女身份雇用。感情上游女能有称为“间夫”的小白脸,不过这是暗默的了解,不能公开的。
1590年(天正十八年)德川家康奉丰臣秀吉之命到关东平原的江户地区建立领地,当时的江户只是一个小渔村,满目荒凉,德川家康看中这里广阔的平原和丰富的水运资源将有利于今后的城市发展。他通令全国各地诸侯参与江户建设,集中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的工事,拓荒填海,疏通水道,并以全国中央城市的宏伟构想展开市区规划和建设。被大量征召到江户的年轻武士几乎都是单身,此外,随着新兴都市江户城市建设的急速发展,来自全国的商人等各界人士纷纷聚集,使得男性人口骤增。当年江户最盛期人口达百万之众,其中青壮年男性约二十五万,武士与平民各占半数,但中青年女性仅有八万余人,性别比超过三比一,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由此导致娼妓泛滥,本性业应运而生。为了整肃风纪,幕府终于批准设立集中娼妓区,江户唯一获得政府许可的娼妓区——吉原——开发于1617年(元和三年),翌年开始营业。1638年(宽永十五年),设置了著名的吉原大门,四周隔离并派专人看管,封闭式的游廓正式形成。早期吉原的顾客主要是有权势的贵族和上层武士,营业时间限定于白天。江户吉原与京都和大阪的“游廓”遥相呼应,共同形成日本三大“花街”,成为万众瞩目的寻欢作乐之地。
吉原在历史上多次遭遇火灾,在大火中遇难的妓女们后来被合葬在附近的净闲寺,建有“新吉原总灵塔”,墓志铭上写道:“生来苦界,死后花醉净闲寺”,是妓女苦难人生的真实写照。
“花魁道中”由于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现已被作为江户时代的大众文化景观保留下来,图为东京文化节上的“花魁道中”表演。 吉原的大部分妓女都来自农村的贫苦家庭,当然,妓女并非个个出生贫寒,也有不少是京都公卿贵族门第的公主,或是触犯幕府而遭改易抄家的诸侯千金。据1791年(宽政三年)出版的《吉原细见》记载,当时的妓女接近三千人之多,俨然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等级社会。其中最高级别的妓女被称为“花魁”,也称太夫。花魁不仅容貌姣好,还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可谓才色兼备的明星,她们擅长乐曲、茶道、花道、诗歌、书法及舞蹈等传统技艺。
吉原花魁都有着良好的文化修养,图为今天坐落在浅草神社内由花魁题写的诗碑。
“花魁道中”是高级妓女花魁的出行仪式。图为当年京都岛原花魁出行的真实情景(摄于1890年),花车开道,侍从前呼后拥,场面奢华。
从某种意义上说,吉原并不是一般概念中的花街柳巷,而是江户最大的社交场所,几乎相当于今天的文化艺术中心。这里有优美的工艺美术品和名花名曲可供鉴赏,游客还可以参加俳谐与茶道的聚会,许多著名的文人学者和浮世绘画师也是吉原的常客。除了从事本性业的游女之外,在吉原活动的还有许多职业艺人,以及大量从事服务行业的职员。吉原有着自己的年间节庆,被称为“仲之町”的中央樱花大道是吉原文化的中心地区。许多源自吉原的乐曲成为江户坊间的流行曲,许多歌舞伎剧目都以吉原故事为题材,浮世绘等绘画形式也以吉原为奢华的舞台。浮世绘美人画大师喜多川歌磨的作品《吉原之花》,表现的就是吉原茶屋周围在樱花盛开的3月的赏花情景。左下方的街面上三位“花魁”正在侍女们的簇拥下款款而行;二层正在举行歌舞表演,鼓乐齐鸣,婀娜多姿。全画共出现约五十位人物,光彩照人的服饰与樱花竞相媲美,极尽奢华。这是当年吉原的真实写照,也是浮世绘画史上唯一一幅全景式表现吉原的作品。
京都的吉野太夫是沿袭了十代,留芳的是第二代太夫,生于一六零六年。本来是武士家出身的,七岁时被卖到京都游廓。这在当时是很常见的,武士也分很多种,身份卑微的武士,经济情况都相当惨澹,又不能转行从商或是去当短工,只好卖女儿。不过,这也得女儿长得标致,游廓才会买下来。
第二代吉野太夫十四岁时就当上了太夫。据说,当时京都有个刀匠小徒弟,见过太夫之後(大概是在「花魁道中」时目睹芳容的),暗恋不已,拚命锻冶钢刀,最後储存了足够的钱,却因身份低微,无法偿愿。太夫听闻後,觉得这个小徒弟诚心可贵,便悄悄唤人,不但让他倾诉了爱慕之心,更深受感动,委身予对方。结果这个福星高照的小徒弟,竟然在了却夙愿後,第二天跳到桂川自杀身亡了。那个时代的男人,大概都比较纯情吧。
另外,当时的关白(辅助天皇执政的最高位官吏)近卫信寻,因为看上吉野太夫,与富商灰屋绍益争夺赎身权,结果富商取胜,迎娶太夫当正房。吉野太夫於二十六岁就离开游廓当上富商正房,可惜红颜薄命,三十八岁时就病殁了。实际上最出名的二代目吉野太夫也在小说宫本武藏中登场过,就是身份仍然还是初代吉野太夫的秃(最低级游女,其实就是高级游女的侍女),名字叫林弥,年龄设定是11岁左右。

⑩ 为什么梅花被称为花魁

近人周瘦鹃先生在《我为什么爱梅花》一篇文章中,曾为诸梅品第,认为“自该推绿梅为第一”。绿梅即范氏《梅谱》所提到的绿萼梅,它青枝绿萼,花瓣亦白中泛出绿光,雅丽得很。周先生之评是否被人接受,姑且不论,但绿萼梅为许多花迷所偏爱,倒是因为古人曾将它比作九嶷山得道的仙女萼绿华;宋徽宗时,东京御园的艮岳,还专门设有绿萼华堂,堂前遍植绿萼梅。今天,我们知道绿萼梅属于直枝梅一类,这一类梅的花型和花色最是变化多端,其中宫粉、朱砂、玉碟等俱多佳品。
梅花在国人心中地位特殊,它给人的不仅仅是花之美感,而更多的是民族之气概。梅花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饶、奋勇当前、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梅花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姿,几乎代表了中国人“龙的传人”的精神面貌,梅花在中国文化中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