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谁知道上世纪80年代天津的一名女歌手

张蝶
张蝶的歌声比张蔷的更有磁性,让人快乐,让人自信,让人想飞,充满了青春不羁,奔放洒脱的迷人韵律。
翻唱老歌向来受欢迎。前几年孟庭苇曾出过一盘民歌翻唱专辑《纯真年代》,另一翻唱专辑《齐秦的世纪情歌之迷》也曾红火一时。而近年来的翻唱专辑更是数不胜数:文章在翻唱专辑《未完待续》之后又出了《未完待续又一章》,杨钰莹在出过《妈妈教我一只歌》翻唱专辑后又将推出《我有一段情》翻唱专辑,刘欢的翻唱专辑《六十年代生人》正在如火如荼的宣传着,江美琪的《美乐地Melody》翻唱专辑也即将上市。
不过仔细听一下最近出的翻唱专辑,你会发现翻唱已不仅限于那些百听不厌的老歌了,刚刚走红的歌曲也有很多被翻唱。的确,凡是能经过时间的考验、不被遗忘的和能走红、传唱大街小巷的歌曲,都是经典歌曲。如果只演绎一个版本,未免太可惜了。通过翻唱可以由不同的歌手在不同的心情和感动下演绎不同的版本,不同欣赏品位的歌迷尽可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版本来听。
就此整理一部分被人一翻再翻的老歌和被翻唱过的当红金曲分组稍做点评。

怀旧老歌
《月亮代表我的心》这首歌由邓丽君首唱,曾先后被徐小凤、蔡琴、张国荣、齐秦、朱桦、唐朝乐队、老狼、肖山演绎过,翻唱频率之高,影响范围之广是其它歌曲所不能比拟的。在这所有的版本中,个人认为徐小凤和蔡琴的翻唱最为可听。原唱邓丽君把这首歌处理的比较甜,很柔情万种;徐小凤则处理的很大气,很飘渺;而蔡琴演唱的则让听者感到一丝丝悲凉与无奈。这首歌最著名的翻唱版本应属齐秦,他曾无数次演唱过这首歌,这首歌还一度成为他与王祖贤的定情之歌。只是我觉的以齐秦的声音和气质实在不适合唱这首歌,他的版本太过轻柔,怎么听都没有其个人特色,也没有创新。朱桦的翻唱则过于创新,把这首歌重新进行了编曲,原歌的精髓荡然无存,不提也罢。至于张国荣、唐朝乐队、老狼和肖山的版本一直不曾有幸听过,不敢乱加评判。但我猜想,就歌手的演唱风格来讲,张国荣和老狼的演绎应该别具味道。
《我只在乎你》这首歌也是由邓丽君首唱,曾被梁咏琪翻唱过,在一次演出中,郑秀文、那英、孙燕资曾合唱过此曲。个人认为梁咏琪的演绎中规中距,无谓好坏,听听也可,只是希望梁小姐的国语水平能更上一层楼,平卷舌搞搞清楚后再重新翻唱一遍。郑秀文、那英和孙燕姿的演唱有些意思,歌曲分四段,每人一段,再合唱一段。似乎每一段都进行了重新编曲,风格各不相同,有点怪怪的感觉,不过还可以好听,毕竟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又见炊烟》这首歌也是邓丽君首唱,王菲曾翻唱过。邓丽君的版本很精致,有点江南水粉画感觉,而王菲的版本让人感到隐隐的凄凉,仿佛描绘的是远离人世的寂寞仙境。邓丽君有着难得的好声音,王菲也有着难得的好声音,只是她们的声音一个比较都市化,一个则有些天外的空灵。不同的声音,造就了同样好听的歌。
《甜蜜蜜》这首歌还是邓丽君首唱,解小东和范晓萱演绎成了对唱版本。解小东和范晓萱演唱没什么毛病,也属于中规中距的那种,只是这首歌真的不适合对唱,把歌词分解的支离破碎,让听者不知所云。
《橄榄树》是我很喜欢的一首老歌,这首由齐豫首唱,费翔、朱逢博翻唱过的老歌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齐豫的版本空灵飘渺,有一种流浪的自由自在的感觉。费翔则把这首歌重新进行了编曲,加入了电子弦乐和小提琴独奏,整个音乐感觉时尚了不少。费翔的演唱则附于歌曲一种沧桑和大气,与齐豫的感觉全然不同,却同样令人百听不厌。这是少有的重新编曲能获得成功的作品。朱逢博翻唱的未曾听过,不知会不会又有不同?
《读你》这首歌应该是蔡琴首唱吧。蔡琴的低音很完美,哑哑的略带磁性的嗓音让这首很温柔的情歌带出点淡淡的伤感来。虽说可能是蔡琴的首唱,但我先听到是费翔的演唱。费翔的演唱应该说有两个版本,一个是1988年左右的版本,一个是今年《呼风唤雨》演唱会上的现场版。仔细听一下,即使是同一人唱同一首歌,由于心境和经历的缘故,也会有些不同。88版的《读你》歌声中更多是温暖,可能是那时的费翔感情经历较少,所以把这首歌唱的无比的温情,把他对爱情充满憧憬的 融合到了歌中;而当费翔走过坎坷的情感路程后,再次唱起这首歌时,心中有了不同以往的感受,歌声依然温暖,但不再充满憧憬。从技巧方面来说现在的版本技巧成熟,感觉很大气,似乎有些超离了流行音乐,这可能和费翔在百老汇的经历有关,唱习惯了歌剧,再回头唱流行音乐,不经意间就带出了歌剧的感觉。
《青藏高原》是少有的内地原创的、比较经典的歌曲。李娜首唱,韩红翻唱。我是非常喜欢李娜的,一直都认为李娜是一个很有天份和激情的歌手,她的退出实在有些可惜。李娜演唱的《青藏高原》很大气,高音部分有珠穆朗玛峰那种直入云霄的爽快,开头几句还隐隐有些风雨沧桑的伤感,最适合这首歌的词曲意境。韩红的嗓音条件也不错,但是高音部分听的出来,她唱的很吃力,感觉上就打了折扣。而且我认为韩红比较适合唱轻快甜美一点的歌,比如《家乡》之类的。最近,有位男歌手也翻唱了这首歌,或许是李娜的太经典,珠玉在前,后人轻易不能超越啊!
《爱的代价》据说当年张艾嘉在唱这首歌时,正处于一段无望的爱情纠葛中,因此在这首歌中透露出来的除了感伤还有无奈。巧合的是梁咏琪在翻唱这首歌时也同样处在感情纠葛中,或许是个性不同,梁咏琪在歌声中透露出来的是一种不认输的倔强,使这首歌伤感 之外。

当红金曲
《他一定很爱你》这是由最近炙手可热的新加坡歌手阿杜演唱的。陈慧琳改成了粤语版本,我从头听到尾,只听懂了一句“他一定很爱你”,其余都不知所云了。听不懂,也不好多做评价。只是从陈慧琳的歌声中听不出任何阿杜唱时所表达出来的沧桑和伤感。或许每个人的感受不同,但是一首歌主要的感情基调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这首歌让陈慧琳唱的无比的快,一点点沧桑和伤感都没有,不知为什么会翻唱成这样。江美琪最近要推出的翻唱专辑也收录了《他一定很爱你》,希望小美的翻唱版本能带来惊喜。
《都是月亮惹的祸》这是由张宇演唱的,也由陈慧琳翻唱成粤语版本,和《他一定很爱你》一样,我只听懂了一句“都是你的错”。所以就不作评价了。
《I believe》这首歌来头可不小,是前一阵最热门的电影《我的野蛮女友》中的主题歌。《我的野蛮女友》火了之后,这首歌在国内出现了好几个版本。孙楠、范逸臣、张萌萌都翻唱过。我不太喜欢这首歌,故也不曾仔细听过。值得一提的是,范逸臣凭借此歌迅速上位,足见此歌的不凡之处。其实严格意义上讲,这首歌不能算绝对的翻唱,毕竟各个版本的歌词都不同,而一首歌的成功与否,与歌词有很大的关系,故此,不便评价。
《约定》首唱王菲,而翻唱的《约定》让我们认识了没有天使面孔却有天使嗓音的周惠。这首歌王菲的演唱迷离凄绝,而周惠的演唱则多了点柔情,只有一点小女孩似的伤感,让这首歌温暖了不少。周惠的翻唱是相当成功的,这也是一首原唱翻唱双赢的好歌。
《我是一只鱼》,任贤齐的很多歌都是很诙谐的,这首歌也带有很强的任氏风格,描述失恋的歌曲还如此的活泼,小齐在唱这首歌时没有的伤感,只隐约加杂点无奈,有些调侃自己的意思。而侯湘婷在翻唱时就加入了一点点伤感,似乎还有些小小的埋怨。可能是声线的问题,侯湘婷的版本听起来比较薄,应该多加些和声比较好。
《相遇太早》这是一首很令人难忘的好歌,缠绵悱恻,无奈幽怨。首唱苏永康,翻唱周惠。一首好歌只有感动歌者,才能让歌者把感情融入歌中,从而演唱的更加动听。或许真的是男女有别,苏永康和周惠感动的侧重点不同,于是从歌中传达出的感情也就不同。苏永康更注意歌中所蕴涵的无奈,把这首歌处理的带些沧桑感;而周惠似乎更侧重于表达歌中的幽怨,让这首歌带出些恨意。

说到翻唱,有两个人不得不着重提出,就是邓丽君和费翔。前者有无数的歌被人翻唱,后者曾翻唱了无数别人的歌,而且他的翻唱常压倒原唱。邓丽君曾代表了一个时代,这个有着一张娃娃脸的歌后十四岁就开始发片,唱过无数经典好歌,风靡整个东南亚地区,在华人中的影响更是无人可比,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她的歌声。她的曲风甜而不腻,柔而不弱,让人百听不厌。即使她已逝去数年,但是广大歌迷对她的怀念依然是有增无减。费翔这个八十年代曾红极一时的万人迷在翻唱歌曲方面的实力不容小觑,他曾翻唱过文章的《故乡的云》,高凌风的《冬天里的一把火》和《恼人的秋风》,林淑容的《安娜》,凤飞飞的《好好爱我》和《夏的季节》,黄莺莺的《只有分离》和《沙漠之足》,罗时丰的《善变的脸》,齐秦的《又见溜溜的她》,刘文正的《三月的小雨》,齐豫的《橄榄树》等,或许他翻唱歌曲的数量不是最多的,但是他对歌曲重新演绎的成功率是惊人的。他所翻唱的每一首歌几乎都能得到歌迷的认可,并风行一时。听了他的翻唱很容易就忘记原唱者,似乎翻唱的歌曲就是为他量身制作的一样,就象《故乡的云》,如今谁还记得文章是原唱呢,这首歌已成为了费翔的代表作。这种二次创作的功力很让人惊呀!
对于翻唱,我认为最好的翻唱是在不改变原曲调原词的状况下加入个人的风格,使翻唱版能和原唱版有所区别,但又不是本质上的区别,这种翻唱是最值得歌迷期待的,也是最考验翻唱者唱功的。我不看好对歌曲重新进行编曲,因为一首歌能够走红成为经典,就说明这首歌方方面面都得到了广大歌迷的认同,如果重新编曲,则很有可能弄巧成拙。重新编曲后能够和原唱歌曲有得一拼目前就只有一首歌,就是费翔翻唱的《橄榄树》,这首歌的重新编曲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他赋予老歌新的生命力。
你经典,所以我重唱;你重唱,所以我期待,愿能出现更多更好的翻唱作品。

专辑名: 冰与火

1期待着
2.不要离开我
3.奔放
4.野游
5.摩托车
6.成吉思汗
7.迪斯科女皇
8.老外
9.热情的沙漠
10.献给你的最后一首歌

❷ 民谣和民歌的区别

1、定义不同

民谣:民间流行的、赋予民族色彩的歌曲,称为民谣或民歌。民谣的历史悠远,故其作者多不知名。民谣的内容丰富,有宗教的、爱情的、战争的、工作的,也有饮酒、舞蹈作乐、祭典等等。

民歌:某个民族在古代或者近代时期创作带有自己民族风格的歌曲,是指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每个民族的先民都有他们自古代已有的歌曲,这些歌绝大部分都不知道谁是作者,而以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的传下去。

今天我们所说的民歌,大都是指流行曲年代的民歌,所指的是主要以木吉他为伴奏乐器,以自然坦率方式歌唱,唱出大家纯朴生活感受的那种歌曲。

2、分类不同

民谣:英国的民族音乐,直到19世纪末期才复活。当时有一位名叫塞西尔·夏普(cecil sharp)者,搜集了将近3000多首的民歌,其中1600多首,传到了北美阿巴拉契山脉一带。

说也奇怪,真正的英国传统音乐,在美国所保存的比英国本土要多。所谓英国传统音乐,其主要的特色就是一种以乡土音乐,加配流行音乐来叙述故事的民歌。

法国的民谣,通常都充满着放荡不羁的情感和世俗的幽默。从他们的民谣之中,不但可以了解法国人民的习性,好像还尝到了他们的美酒佳肴,仿佛还看到了他们的轻盈妙舞。

德国的民族音乐,不只是在德国境内流传,事实上,也盛行在北海附近的几个国家里。荷兰就是其中之一,主要是因为与德国北邻的国家,他们的语言习俗也多与德国相似,因此,德国的民族音乐便很自然的被他们接受了。

民歌:客家民歌主要包括客家山歌和客家童谣。流行于广东东部的梅县区、兴宁市、五华县、紫金县,福建西部的上杭、宁化、清流、永定,江西南部的兴国、瑞金、永新等地,以及台湾北部的桃园、新竹、苗栗等地客家人聚居的地方。使用客家方言演唱。

陕北是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

陕北民歌种类是很多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云南民歌有朱逢博演唱的《兰花花》、《三十里铺》等其中有四季歌、五更调、揽工调、酒歌、秧歌、劳动号子、歌舞曲、榆林小曲、渭北民歌、陕北套曲、二人台、风俗歌、宗教歌曲和探家调等,以小调和信天游为主。

云南是中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有彝、白、傣、哈尼、壮、苗、僳僳、佤、回、纳西、拉祜、景颇、瑶、藏、布朗、阿昌、蒙古、崩龙、独龙、普米等族。

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云南民歌有朱逢博演唱的《小河淌水》、《绣荷包》等。

3、特点不同

民谣:民谣表现一个民族的感情与习尚,因此各有其独特的音阶与情调风格。如法国民谣的蓬勃、意大利民谣的热情、英国民谣的淳朴、日本民谣的悲愤、西班牙民谣的狂放不羁、中国民谣的缠绵悱恻,都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气质与色彩。

民歌:民歌就是人民的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形式逐渐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悠久深厚的历史传统,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博大的文化背景,众多的民族和人口是造就民族音乐的最大原因。

❸ 赞美女性的歌曲

赞美女性的歌曲有很多,而且风格各异,如《美丽笨女人》 ,《妈妈的吻》,《红彩妹妹》,《灰姑娘》,《麻花辫子》,《辣妹子》,《大姑娘美》,《最美的太阳》,《好姑娘》,《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烛光里的妈妈》,《雨巷》,《舞娘》,《我是女生》等等。

1、李纹:《美丽笨女人》

话说笨女人最美丽?美丽的李玟首次尝试FOLK说唱音乐风格,再加上一点Blues,真实乐器伴奏ACCURATE,听完一点都不笨,又美丽又聪明的歌曲!这种略带慵懒的独立曲风在CoCo之前的音乐中还未曾得见,听后感觉十分清新自然,它的难度不在于音高音准,而在于“味道”的拿捏,十分讲究,这首歌随后即被多人翻唱。

2、宋祖英:《辣妹子》

《辣妹子》是由作曲家徐沛东先生为歌唱家宋祖英量身定做的。歌曲欢快、活泼,歌词简单明了,突出了辣妹子火辣辣的个性。该歌曲是宋祖英的代表作之一,近年来被广泛传唱。

3、张杰:《最美的太阳》

《最美的太阳》的词曲作者刘吉宁私下是张杰的好朋友,了解张杰音乐生涯上的一些经历以及歌迷等人一路对他的支持,了解不善言辞的张杰想要什么、想表达什么。遂为张杰量身打造了一首无论从词曲、编排还是演绎上都打上了鲜明的“张式印迹”的歌曲《最美的太阳》

4、徐怀钰:《我是女生》

一首《我是女生》横扫华语乐坛,红遍两岸三地,收录于徐怀钰第一张专辑,销量突破100万张,获白金唱片,是乐坛的一段传奇。

徐怀钰的第一张个人专辑其名称也为《第一张个人专辑》。专辑由金曲奖制作人李正帆、金马奖入围最佳电影音乐制作王继康、头号摇滚制作人陈柔铮,以及流行音乐编曲鬼才梁伯君(George Leong)打造,四位知名制作人均是编曲出身,阵容坚强。在新专辑中,YUKI的形象俏皮又热闹,同时也展现了19 岁女生特有的多愁善感。唱快歌的怀钰是如此可爱,唱起慢歌时的她却又如此令人动容,想将她拥在怀里好好疼爱。

5、戴望舒:《雨巷》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作者通过对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描写 , 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也有人把这些意象解读为反映当时黑暗的社会的缩影,或者是在革命中失败的人和朦胧的、时有时无的希望。

❹ 上海流行音乐35周年

由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办的“我听过你的歌——上海当代流行音乐35周年盛典”将于4月28日第32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期间在文化广场举办。代表了上海35年流行乐发展历程每个阶段的著名歌手张行、沈小岑、周冰倩、罗中旭、李泉、平安,以及歌唱家方琼等,将以零出场费倾情演出。许久未公开露面的著名歌唱家朱逢博担任总顾问,音乐家屠巴海担任音乐总监.
当今华语流行音乐发展越来越淡化区域板块,而形成了融合的趋态。但是,每一个固有重地都还是保持着各自的气质和特征,譬如台北依然是华语流行乐创作主源头,北京成为引领市场的龙头,而香港的偶像跨界包装最为显著,原先热闹的广州和上海,则不可避免的被边缘化了。但是,曾被称为在国内乐坛起到“传播、传播、再传播”作用的上海,生活着无数的音乐人。他们并没有被边缘化,他们依然在努力地唱出自己的心声。
1929年,黎锦晖带领中华歌舞团在南洋巡演途中创作的《毛毛雨》《桃花江》《特别快车》等100首流行歌曲,在上海陆续出版。由此,开启了上海滩流行音乐的辉煌时代,周璇、白光、姚莉、龚秋霞、严华、李香兰……群星璀璨;黎锦晖、黎锦光、陈歌辛、贺绿汀、姚敏、陈蝶衣、聂耳……一代巨匠才华洋溢,奉献出《玫瑰玫瑰我爱你》《天涯歌女》《夜上海》《永远的微笑》《渔光曲》等时代名唱。这些声音,成为未来浩浩荡荡的两岸三地华语流行音乐文化大气象的根源。
1979年,著名歌唱家朱逢博出版了《蔷薇处处开》专辑,这是新时期中国大陆第一盒立体声音带,南朱(朱逢博)北李(李谷一)成为当时流行文化的标识。1979年上海也开始出现了涉外宾馆的乐队驻唱,以及流行音乐主题的音乐会。随后,上海涌现出了张行、沈小岑、毛阿敏、朱枫、庄鲁迅……等一大批著名歌手,由朱逢博领衔成立的上海轻音乐团,成为中国第一家专业流行音乐团体。同时,国产和海外引进的电影、电视剧如《姿三四郎》《上海滩》《庐山恋》《孽债》等,以及综艺节目《大世界》等,也为流行音乐的发展推波助澜。
期间,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出版发行的《红太阳》专辑创下了正版销量800多万的全国纪录,上海音像公司投资运作的何训田和朱哲琴《阿姐鼓》第一次把中国的世界音乐元素推向国际,上海声像投资的《苏武牧羊》也是当时唱片制作水准的翘楚,90年代中期被公认为华语流行乐黄金时代的上海三大公司占据了全国一半以上的音乐产品发行量。

❺ 一般山歌主要包括哪几类代表曲目有哪些

山歌可分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三类。

代表曲目有:《世上哪有树缠藤》、《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月儿弯弯照九州》、《走西口》、《五哥放羊》、《兰花花》

1、《世上哪有树缠藤》

出自电影《刘三姐》,歌曲后有远征、蔡国庆、杨钰莹等歌手翻唱。

歌中以藤和树的缠绕,非常巧妙地道出了在爱情的表达上,谁应该是主动的一方。刘三姐深爱着善良、朴实、非常有正义感的青年阿牛,歌词很有哲理而又不失通俗,充满了含蓄而又不失明了,很容易引发人们的思绪,展开美好的联想。

电影刘三姐是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古代民间传说歌手,聪慧机敏,歌如泉涌,优美动人,有“歌仙”之誉。人们对刘三姐无比喜爱,有关她的故事与记载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当成节日来纪念她。

2、《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由李若冰、关鹤岩、徐锁、冯福宽作词,刘烽作曲,独唱原唱者为贠恩凤,后被众多艺术家演唱,其中尤以70年代歌唱家朱逢博演唱版流传甚广,此曲是2003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延安颂》片尾主题歌。

该歌曲是一首以陕甘民歌作为表现形式颂扬红色政权的歌曲,全曲用西北人民的语言(包括音乐语言)生动地、恰如其分地描绘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革命历史史实。

自此中国革命重心从南方移到北方,延安成为革命的圣地2009年11月11日,荣获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月儿弯弯照九州》歌唱祖国”合唱比赛一等奖。

3、《月儿弯弯照九州》

是自南宋以来流行于江苏省一带的地方民歌。该民歌出自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述民间离乱之苦。明末冯梦龙所编《山歌》中也有记录。

4、《走西口》

是一首山西地方民歌。据说它已经流传了一两百年。这首歌不但山西人会唱,山西邻近的内蒙、陕西,甚至更远一点的宁夏、青海、甘肃也有许多人会唱。中国有句老话叫“十里不同音”,说的是民歌有很强的地域性。

5、《五哥放羊》

《五哥放羊》是一首著名的山西民歌小调,广泛流传于晋西北、陕北、宁夏东北、陇东及内蒙古西部一带。这些地区社会文化历史有许多共性特征,其具体地域就是我国传统语境中所说的“塞上”(即长城内外),多属于方言划分中的晋语区。

6、《兰花花》

是刘燕平演唱的陕北民歌 ,由周家洛采集和再创造而成,并由党音之改编,后由朱逢博、郭兰英、王昆、李波、阿宝等多人传唱,该曲是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插曲和电视剧《爱在战火中》的主题曲。

《兰花花》是中国陕北地区的地方民歌,以纯朴生动、犀利有力的语言,热情歌颂了一位封建时代的叛逆女性──兰花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山歌

❻ 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有什么区别

1、定义不同

民族唱法:民族唱法(意大利文:Nazionale cantanti)是由中国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惯和爱好,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歌唱艺术的一种唱法。

美声唱法:喉头在保持吸气位置状态下,呼出气流吹响声带,使打开的共鸣腔体能够完全、均匀共鸣的歌唱方法。

2、代表人物不同

民族唱法:朱逢博、彭丽媛、宋祖英等

美声唱法:多明戈、帕瓦罗蒂、卡雷拉斯等

(6)朱逢博气质扩展阅读:

运气的要求:在气息的运用上强调下述4点:

1、讲究气口。气口是中国民族唱法中用来说明吸气点和吸气方式的术语。中国民族声乐的曲调结构复杂,有时一字数音,一腔数板,必须在正常的气口外,补充一些气口。如有时为了美化唱腔,常在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长音之后加进临时气口;

或者为了渲染音乐气氛和感情的高潮,在适当的地方加上临时的感情气口等等。使用气口的方式除一般歌唱吸气的方法外,还需采用偷气(不让人察觉的吸气)、抢气(在短时间内的急速吸气)、快吸气、慢吸气、浅吸气和深吸气等。

2、气息的支持。中国民族唱法在声带使用上张力较强,共鸣比较集中,采用以腹式呼吸为主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其呼吸对抗力量的集中点(支撑点)在脐上至腰间,这样便于贮存气息,控制呼气,以灵活地支持发声。

3、气息的控制。在呼气发音时,气流外围的肌肉(吸气肌肉群)始终做与气流相反方向的下沉运动,以此形成与呼气动作明显对抗的力量,起到节制呼气,保护声带,发挥充分共鸣和变化音色的作用。

4、气息的灵活运用。除经常使用的基本呼气方法之外,还要做和灵活变化的呼气训练,以便在声带和共鸣的配合下,完成各种不同的润腔发声。

如润腔中的“嗽音”是一股较粗散的气流,刹那间冲破声门的阻力弹发出来;“顿音”是呼气在支点处做半顿半连的弹性的对抗运动形成的;其他如:“截音”、“颤音”、“沉音”等的呼气使用方法也都各不相同。

❼ 你怎么评价李谷一老师

李谷一每年都会在春晚演唱难忘今宵,它的作者是李谷一说到李谷一,她是著名的歌唱家,曾经有过“南有朱逢博,北有李谷一”的称呼。但是朱逢博早年就已经隐退江湖,江湖也就只有李谷一的传说了。

❽ 民歌与通俗歌曲的区别

1、定义不同

歌曲:流行的、赋予现代色彩的歌曲,称为歌曲。歌曲的历史悠远,故其作者多不知名。歌曲的内容丰富,有宗教的、爱情的、战争的、工作的,也有饮酒、舞蹈作乐、祭典等等。

民歌:某个民族在古代或者近代时期创作带有自己民族风格的歌曲,是指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每个民族的先民都有他们自古代已有的歌曲,这些歌绝大部分都不知道谁是作者,而以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的传下去。

今天我们所说的民歌,大都是指流行曲年代的民歌,所指的是主要以木吉他为伴奏乐器,以自然坦率方式歌唱,唱出大家纯朴生活感受的那种歌曲。

2、分类不同

歌曲:英国的歌曲,直到19世纪末期才复活。当时有一位名叫塞西尔·夏普(cecil sharp)者,搜集了将近3000多首的歌曲,其中1600多首,传到了北美阿巴拉契山脉一带。

法国的歌曲,通常都充满着放荡不羁的情感和世俗的幽默。从他们的歌曲之中,不但可以了解法国人民的习性,好像还尝到了他们的美酒佳肴,仿佛还看到了他们的轻盈妙舞。

民歌:客家民歌主要包括客家山歌和客家童谣。流行于广东东部的梅县区、兴宁市、五华县、紫金县,福建西部的上杭、宁化、清流、永定,江西南部的兴国、瑞金、永新等地,以及台湾北部的桃园、新竹、苗栗等地客家人聚居的地方。使用客家方言演唱。

陕北是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

陕北民歌种类是很多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云南民歌有朱逢博演唱的《兰花花》、《三十里铺》等其中有四季歌、五更调、揽工调、酒歌、秧歌、劳动号子、歌舞曲、榆林小曲、渭北民歌、陕北套曲、二人台、风俗歌、宗教歌曲和探家调等,以小调和信天游为主。

云南是中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有彝、白、傣、哈尼、壮、苗、僳僳、佤、回、纳西、拉祜、景颇、瑶、藏、布朗、阿昌、蒙古、崩龙、独龙、普米等族。

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云南民歌有朱逢博演唱的《小河淌水》、《绣荷包》等。

3、特点不同

歌曲:歌曲表现一个时代的感情与习尚,因此各有其独特的音阶与情调风格。如法国歌曲的蓬勃、意大利歌曲的热情、英国歌曲的淳朴、日本歌曲的悲愤、西班牙歌曲的狂放不羁、中国歌曲的缠绵悱恻,都表现了强烈的现代气质与色彩。

民歌:民歌就是人民的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形式逐渐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悠久深厚的历史传统,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博大的文化背景,众多的民族和人口是造就民族音乐的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