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的气质
1. 吴起是个什么样的人
吴起(约公元前440-前381年)
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理论家、军事改革家。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后世把他和孙子连称“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吴起生活在春秋之末战国之初,各诸候国经常互相攻战,战争连绵不断。吴起自幼刻苦学习,志向远大。青年时期离卫去鲁,拜曾参为师,不久弃文从武,潜心研究军事理论与以往战争的经验教训,特别注重研究前军事家孙武的军事理论,造诣颇深。后由鲁相公仪休推荐,被鲁穆公拜为大夫。
吴起指挥作战,善于先以计谋麻痹敌军,待敌军松懈无备之时,突然发动进攻,出奇制胜。周威烈王十四年(前412年),齐国进攻鲁国。鲁穆公为抗击齐国的进攻,选派吴起为将,命他统帅全军,抵御齐军,吴起治军的特点是,严于己而宽于人,与士卒同甘共苦,因而军士皆能效死从命。吴起率鲁军到达前线,没有立即同齐军开仗,表示愿与齐军谈判,先向对方“示之以弱”,以老弱之卒驻守中军,给对方造成一种“弱”、“怯”的假象,用以麻痹齐军将士,骄其志,懈其备,然后出其不意地以精壮之军突然向齐军发起猛攻。齐军仓促应战,一触即溃,伤亡过半,鲁军大获全胜。
吴起破齐,显露了他的出色的谋略才能。但是,不久由于齐国的离间,鲁穆公解除了他的兵权。于是,吴起离开鲁国来到魏国。魏相李悝对魏文侯说:“吴起是个贪慕荣名之人,然而精通兵法,就是过去的司马穰苴也不一定能超过他。”于是,魏文侯拜吴起为将军。公元前409、408年,吴起曾两度率师伐秦,大败秦军,夺回被秦军侵占的西河地区。这一时期他“曾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省六十四”,“辟土四面,拓地千里”,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大的诸侯国。魏文侯死后,继位者魏武候听信谗言,对吴起产生了戒心。吴起失去了魏武侯的信任,其言也不为所用,于是又不得不离开魏国而来到楚国。
吴起不仅精于领兵打仗,而且也善于治理国家,治军建军。他到楚国后,受到楚悼王的的热情接待,并被拜为相国,吴起怀着感激之情,决心施展才干,辅佐楚悼王富国强兵。在楚悼王的支持下,吴起严明法令,修明政治,整顿财政,惩罚贪污官员,厚待战斗之士,加强军事训练和战争物质的储备,选拔有真实才能的人予以重用。这些改革的实行,使楚国很快就成了国富兵强之邦。在军事上,南平百越,北灭陈、蔡,接着又战败西方的秦国,威震诸候。
吴起运用改革为楚国争得了威名,但却得罪了楚国旧时被废的公族贵戚。公元前381年楚悼王病死,仇恨吴起的公族贵戚乘机作乱,叛乱的贵族将吴起乱箭射死。
吴起在政治、指导战争诸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把这些经验深化为军事理论。著有《吴起兵法》48篇,大部已经失传,现在保存下来的有《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变化》、《励士》6篇
2. 吴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在楚国时,辅佐楚悼王主持变法。周安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81年),因变法得罪守旧贵族,惨遭杀害。
著作有《吴子兵法》,传于世,与兵圣孙武并称“孙吴”。唐肃宗时,位列武成王庙内,成为武庙十哲之一。宋徽宗时,追封广宗伯,成为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吴起的军事思想主要集中于《吴子兵法》。在《吴子兵法》中,吴起主张把政治和军事结合起来,对内修明文德,对外做好战备,两者必须并重,不可偏废。 在政治、军事并重的前提下,吴起更重视政治教化,用道、义、礼、仁治理军队和民众。
吴起还从战争起因上将战争分为义兵、强兵、刚兵、暴兵、逆兵等不同性质,主张对战争要采取慎重的态度,反对穷兵黩武。
(2)吴起的气质扩展阅读:
经过吴起变法后的楚国国力强大,向南攻打百越,将楚国疆域扩展到洞庭湖、苍梧郡一带。[38]公元前381年,楚国出兵援助赵国,与魏军大战于州西。
楚军穿越梁门(位于大梁西北的关塞),驻军林中,饮马于黄河,切断魏国河内郡与首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的联系。赵国借助楚国的攻势,火攻棘蒲(今河北省魏县南),攻克黄城(今山东省冠县南),楚、赵两国大败魏军。
诸侯都畏惧楚国的强大,但吴起的变法招致了楚国贵族的怨恨,也为自己埋下了杀身之祸。
3. 吴起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吴起是典型的战国时期人才,他们往往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只要能出名,无论干什么都行。
一、杀妻杀邻,道德败坏
吴起年轻的时候,家里其实挺有钱的,但是他不甘心,想要出名,就外出求官去了。结果吴起官没当上,钱还花完了,遭到了同乡邻里的耻笑,妥妥的苏秦翻版。不过吴起可狠多了,一不做二不休,把嘲笑他的人都杀了,在逃出卫国的时候还发誓不当大官就不回来了。
魏武卒
所谓的重甲军团,采用的都是铁质兵器,这得益于魏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位处中原,冶铁技术发达),而其余国家就没有这么良好的条件了。
吴起麾下的魏武卒,在战争模式、士兵素质、士气和军事武器上均处于领先状态,使得魏武卒强大异常。这样的士兵,一旦打起仗来,那就是战场收割机般的存在,偏偏吴起还爱兵如子,这也难怪魏武卒强大了。因此,说吴起在军事上大有造诣,是实至名归的。
4. 吴起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少有人论起他
吴起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思想家,他有真才实干有勇有谋,但他人格上有很大缺陷,导致后世并没有很多人谈论他。
01.吴起大起大落的一生
吴起从出生开始就赢在了起跑线上,他家可以说是家财万贯,但是吴起长大后想求取官职,为此花光了家中所有钱,却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吴起求学归来后到鲁国求取功名,为了表示自己的衷心他杀掉了自己作为齐国人的妻子,虽然立下了战功,但还是被怀疑从而转投魏国。在魏国的时候吴起多次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率领将士大破秦军,成为了西河郡守,成功抵御秦国。到了楚国之后吴起为楚国变法增强了楚国的综合国力,却因为触动了贵族的利益最后落得死无全尸。
像我们这些人,大家都明白孝敬父母热爱家庭是做人的第一步,吴起一生获得再大的成就,终究是输在了一个大写的“人”上面。
5. 吴起和白起谁的政绩大
各有千秋复 两人侧重不同。吴制起高一点 。 白起是汉族人的战神,他让人怕、让人恨、让人爱、让人信任,而且他很有军人气质,不懂政治。 吴起则是军事家、政治家,从军人角度看,由于他是政治家,战功比不上白起。当兵最怕吴起这种人,因为他和基层打成一片,肯为你吸毒疗伤,使你不得不“士为知己者死”。 吴起是继孙武之后,即善于用兵同时又具有高深的军事理论的第一人。历史上,吴起作为军事家与孙武齐名,后世论兵,莫不称“孙吴”。作为政治家、改革家,他与商鞅齐名。吴起一生在鲁、魏、楚三国出将入相,显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对后世用兵起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治军严明,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又深得部众之心。但其为博取功名而杀妻求将的做法,一直被后人所不耻 。
6. 吴起是一个怎样的人
吴起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他的智谋非常高,帮助梁山躲过了很多灾难。
7. 吴起是怎样的一个人
吴起,公元前卫国左氏(今山东定陶县西)人,曾经拜鲁国曾子为师,学习儒术。之后,在鲁国担任将领。齐国人攻打鲁国,鲁国国君想拜吴起为元帅,抵御齐国。但由于吴起娶了齐国的女子为妻,鲁君心生疑虑。吴起想因此成就功名,便杀了他的妻子,来表明自己与齐国没有任何关系。鲁君最终拜他为统帅,率领军队攻打齐国,将齐国打得大败。
鲁国有人厌恶吴起,说:“吴起这个人,是猜忌狠心之人。他小时,家有千金之富,但他到外周游没有能成功,于是使家业荡尽。他的乡里人笑话他,吴起便将笑话他的人杀死30多个,奔出卫国东门,与他的母亲诀别说:‘我吴起不做卿相之类的大官,决不再回到卫国。’于是便拜曾子为师。不久,他的母亲去世,吴起始终没有回去。曾子看不起他,便与他断交。吴起于是到鲁国学习兵法,侍奉鲁君。鲁君怀疑他,吴起便杀死自己的妻子来谋求鲁国的将帅之位。鲁国只是个小国,却有战胜齐国的威名,那么诸侯便会谋划灭亡鲁国了。何况鲁国和卫国本来是兄弟之国,现在大王重用吴起,则是抛弃卫国。”鲁君也怀疑吴起,便把吴起辞退了。
吴起听说魏文侯贤明,想要侍奉他。文侯问他的大夫李悝说:“吴起是个什么样的人呀?”李悝说:“吴起贪婪而且好色,但是非常会用兵,即使司马穰苴在世也不见得比他强。”于是魏文侯便以吴起作为将帅,攻打秦国,拔下秦国的五座城池。
吴起治军号令严明,军纪森严,赏罚严明,任贤用能。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处处以身作则,为人表率,和普通士兵吃相同的饭菜,穿一样的衣服,行军时不骑马,不乘车,背负干粮,坚持与士卒一起步行。吴起统率魏军攻打中山国时,有一个士兵身上长了毒疮,辗转呻吟,痛苦不堪。吴起巡营时发现后,毫不犹豫地跪下身子,把这位士兵身上毒疮中的脓血一口一口地吸吮出来,解除了他的痛苦。士兵的母亲听说了这件事,大哭。别人说:“你儿子仅仅是个普通士兵,却得到将军为你儿子吮血,应是光荣之事,为什么还要哭呢?”士兵的母亲说:“不是这样呀,前几年吴将军为他的父亲吮吸疮口,结果他的父亲直到战死也决不回首。今日吴将军又为他的儿子吮血,我真不知我儿子要死在哪里了,我因此哭。”
文侯因为吴起善于用兵,而且廉洁正直,能够得到士卒的拥护,便让他在西边守护黄河西岸的魏国土地,同时抵御韩国和秦国的入侵。
魏文侯死后,魏武侯即位。武侯坐船从西部黄河顺流而下,到了黄河中间时,回首看着吴起说:“这里的山河多么险固,多么美好壮丽呀,这是魏国的珍宝呀!”吴起回答说:“国家的稳固在于统治者的德业而不在山河的险固。从前,三苗国左边扼拒洞庭湖,右边扼拒鄱阳湖,但他们不修道德仁义,所以被夏毓灭掉了。夏桀的都城,左边是黄河、济水,右边是泰山、华山,伊阙山在南边,羊肠道在北边,但他不修德政,终于被商汤流放。殷纣的都城,左边是孟门山,右边是太行山,背靠常山,南据黄河,可他不修德政,被周武王杀死。由此可见,治国在德不在险。如果大王您不修德政,舟中的人都会成为您的敌人呀。”武侯说:“很好。”
吴起做魏西河地区的太守,非常有名声。魏国要设置丞相,却选了从齐国来的孟尝君田文。这使吴起非常不快。便对田文说:“请咱俩比较一下功劳,可以吗?”田文说:“可以。”吴起说:“带领军队,使士卒乐于效死,敌国不敢窥测,先生与吴起谁行?”田文说:“我不如先生。”吴起说:“治理百官,亲附万民,充实仓库,先生与吴起谁行?”田文说:“我不如先生。”吴起说:“守卫西河,使秦国不敢向东窥测,赵国和韩国听从,先生与吴起谁行?”田文说:“我不如先生。”吴起说:“这三项,先生都比不上我,却身居上位,为什么呀?”田文说:“国王年少,国人心中疑惑,大臣也没有归附,普通百姓不信任国家,在这个时候,你能胜任呢?还是我能胜任呢?”吴起沉默良久说:“你能胜任。”田文说:“这就是我之所以位居你上的原因。”吴起于是自愧不如田文。
田文死后,公叔为相,娶了魏国公主为妻,谋害吴起。吴起便离开魏国,投奔楚国。
楚悼王早就听说吴起贤达,到了楚国,便拜他为相国。明确法令,撤销冗官,捐弃公族中疏远的人,同时抚养善于战斗的勇士。其要旨在于强大楚国军队,破坏主张连横的政策。于是,楚国南面征服吞并了百越之地,北面灭亡了陈国、蔡国,气势使韩、赵、魏胆战。又率领军队向西征伐秦国。诸侯都害怕楚国强大。而楚国原来的贵族也日夜伺机谋害吴起。等到楚悼王死后,楚国贵族作乱、围攻吴起,吴起奔向楚王的尸体,趴在上面。攻击吴起的人因为刺杀吴起,也同时刺伤了楚王尸体。等到将楚王安葬之后,新太子即位,于是让令尹全部诛杀、射杀吴起和射中楚王尸体的人。于是因射杀吴起而被家灭九族的有70多家。
吴起在政治、指导战争诸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把这些经验深化为军事理论。他的著作有《吴起兵法》48篇,大部分失传,现在保存下来的有《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变化》、《励士》等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