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机械泵
A. 气质有分子涡轮泵了为什么还要用机械泵
因为分子泵不能直接抽大气的,会打碎叶片的。要先用机械泵抽成低真空,再切换到分子泵抽高真空的。
B. 请问气质联用仪的工作原理是怎么样呀有什么用途
气质联用仪是什么?是用来做什么测试的呢?
气质联用仪是指将气相色谱仪和质谱仪联合起来使用的仪器。质谱法可以进行有效的定性分析,但对复杂有机化合物的分析就显得无能为力;而色谱法对有机化合物是一种有效的分离分析方法,特别适合于进行有机化合物的定量分析,但定性分析则比较困难。
因此,这两者的有效结合必将为化学家及生物化学家提供一个进行复杂有机化合物高效的定性、定量分析工具。像这种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结合起来的技术称之为联用技术,将气相色谱仪和质谱仪联合起来使用的仪器叫做气-质联用仪。
气质联用仪一般应用于什么?色谱仪与质谱仪是如何实现联用的呢?
气质联用仪被广泛应用于复杂组分的分离与鉴定,其具有GC的高分辨率和质谱的高灵敏度,是生物样品中药物与代谢物定性定量的有效工具。质谱仪的基本部件有:离子源、滤质器、检测器三部分组成,它们被安放在真空总管道内。接口:由GC出来的样品通过接口进入到质谱仪,接口是气质联用系统的关键。
接下来由实验室专家为您介绍气质联用仪主要组成部分。
GC-MS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色谱部分、气质接口、质谱仪部分(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
一、色谱部分
色谱部分和一般的色谱仪基本相同,包括柱箱、气化室和载气系统。除特殊需要,多数不再装检测器,而是将MS作为检测器。此外,在色谱部分还带有分流/不分流进样系统,程序升温系统,压力、流量自动控制系统等。色谱部分的主要作用是分离,混合物样品在合适的色谱条件下被分离成单个组分,然后进入质谱仪进行鉴定。色谱仪是在常压下工作,而质谱仪需要高真空,因此,如果色谱仪使用填充柱,必须经过一种接口装置-分子分离器,将色谱载气去除,使样品气进入质谱仪。如果色谱仪使用毛细管柱,因为毛细管中载气流量比填充柱小得多,不会破坏质谱仪真空,可以将毛细管直接插入质谱仪离子源。
二、气质接口
气质接口是GC到MS的连接部件。最常见的连接方式是直接连接法,毛细管色谱柱直接导入质谱仪,使用石墨垫圈密封(85%Vespel+15%石墨),接口必须加热,防止分离的组分冷凝,接口温度设置一般为气相色谱程序升温最高值。
三、质谱仪部分
质谱仪既是一种通用型的检测器,又是有选择性的检测器。它是在离子源部分将样品分子电离,形成离子和碎片离子,再通过质量分析器按照质荷比的不同进行分离,最后在检测器部分产生信号,并放大、记录得到质谱图。
1、离子源
离子源的作用是接受样品产生离子,常用的离子化方式有:
电子轰击离子化(electron impact ionization,EI)EI是最常用的一种离子源,有机分子被一束电子流(能量一般为70eV)轰击,失去一个外层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分子离子(M+),M+进一步碎裂成各种碎片离子、中性离子或游离基,在电场作用下,正离子被加速、聚焦、进入质量分析器分析。
EI特点:
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⑵、图谱具有特征性,化合物分子碎裂大,能提供较多信息,对化合物的鉴别和结构解析十分有利。
⑶、所得分子离子峰不强,有时不能识别。
本法不适合于高分子量和热不稳定的化合物。
化学离子化(chemicalionization,CI)将反应气(甲烷、异丁烷、氨气等)与样品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进行电子轰击,甲烷分子先被电离,形成一次、二次离子,这些离子再与样品分子发生反应,形成比样品分子大一个质量数的(M+1)离子,或称为准分子离子。准分子离子也可能失去一个H2,形成(M-1)离子。
CI特点
⑴、不会发生象EI中那么强的能量交换,较少发生化学键断裂,谱形简单。
⑵、分子离子峰弱,但(M+1)峰强,这提供了分子量信息。
3、场致离子化(fieldionization,FI)适用于易变分子的离子化,如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多肽、抗生素、苯丙胺类等。能产生较强的分子离子峰和准分子离子峰。
场解吸离子化(field desorption ionization,FD)用于极性大、难气化、对热不稳定的化合物。
负离子化学离子化(negative ion chemical ionization,NICI)是在正离子MS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离子化方法,其给出特征的负离子峰,具有很高的灵敏度(10-15g)。2、质量分析
其作用是将电离室中生成的离子按质荷比(m/z)大小分开,进行质谱检测。常见质量分析器有:
四极质量分析器(quadrupoleanalyzer)
原理:由四根平行圆柱形电极组成,电极分为两组,分别加上直流电压和一定频率的交流电压。样品离子沿电极间轴向进入电场后,在极性相反的电极间振荡,只有质荷比在某个范围的离子才能通过四极杆,到达检测器,其余离子因振幅过大与电极碰撞,放电中和后被抽走。因此,改变电压或频率,可使不同质荷比的离子依次到达检测器,被分离检测。
扇形质量分析器
磁式扇形质量分析器(magnetic-sector massanalyzer)被电场加速的离子进入磁场后,运动轨道弯曲了,离子轨道偏转可用公式表示:当H,V一定时,只有某一质荷比的离子能通过狭缝到达检测器。
特点:分辨率低,对质量同、能量不同的离子分辨较困难。
双聚焦质量分析器(double-focusing massassay)由一个静电分析器和一个磁分析器组成,静电分析器允许有某个能量的离子通过,并按不同能量聚焦,先后进入磁分析器,经过两次聚焦,大大提高了分辨率。
3、检测器
离子阱检测器(iontrap detector)
原理类似于四极分析器,但让离子贮存于井中,改变电极电压,使离子向上、下两端运动,通过底端小孔进入检测器。
检测器的作用是将离子束转变成电信号,并将信号放大,常用检测器是电子倍增器。当离子撞击到检测器时引起倍增器电极表面喷射出一些电子,被喷射出的电子由于电位差被加速射向第二个倍增器电极,喷射出更多的电子,由此连续作用,每个电子碰撞下一个电极时能喷射出2~3个电子,通常电子倍增器有14级倍增器电极,可大大提高检测灵敏度。
4、真空系统
由于质谱仪必须在真空条件下才能工作,因此真空度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气质联用仪的性能。一般真空系统由两级真空组成,前级真空泵和高真空泵。前级真空泵的主要作用是给高真空泵提供一个运行的环境,一般为机械旋片泵。高真空泵主要有油扩散泵和涡轮分子泵,目前主要应用的是涡轮分子泵谢谢您的解答,言简意赅,容易理解。那么气质联用仪有哪些性能指标呢?气质联用仪的整体性能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质量范围、分辨率、灵敏度、质量准确度、扫描速度、质量轴稳定性、动态范围。
质量范围指的是能检测的最低和最高质量,决定了仪器的应用范围,取决于质量分析器的类型。四极杆质量分析器的质量范围下限1~10,上限500~1200。
分辨率是指质谱分辨相邻两个离子质量的能力,质量分析器的类型决定了质谱仪的分辨能力。四极杆质量分析器的分辨率一般为单位质量分辨力。
灵敏度:气质联用仪一般采用八氟萘作为灵敏度测试的化合物,选择质量数272的离子,以1pg八氟萘的均方根(RMS)信噪比来表示。灵敏度的高低不仅与气质联用仪的性能有关,测试条件也会对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质量准确度为离子质量测定的准确性,与分辨率一样取决于质量分析器的类型。四极杆质量分析器属于低分辨质谱,质量准确度为0.1u。
扫描速度定义为每秒钟扫描的最大质量数,是数据采集的一个基本参数,对于获得合理的谱图和好的峰形有显著的影响。
质量轴稳定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质量标尺发生偏移的程度,一般多以24h内某一质量测定值的变化来表示。
动态范围决定了气质联用仪的检测浓度范围。
C. 气质和液质的区别
答:气质和液质的区别如下:
一、气质一般是用EI源:电子轰击源。是灯丝在高真空下发射电子轰击目标物分子,形成带正电的分子离子和分子碎片离子。
液质一般是用ESI(电喷雾)或APCI(大气压化学电离),ESI是样品先带电再喷雾,带电样品液滴在去溶剂化过程中形成离子。
二、主要区别在于真空系统和电离方式。
气质的真空系统比较简单,只要一个小的机械泵和一个分子涡轮泵就可以了。液质的机械泵要比气质大,需要两个分子涡轮泵。
D. 制糖企业蒸发结晶有用机械泵的吗
糖厂蒸发结晶系统泵送糖浆的都是用机械泵。
E. 电控燃油喷射泵与机械泵的优点是什么
电控燃来油喷射泵?————电控VE泵还源是共轨的高压油泵?
电控VE泵:普通VE泵的主要问题是时间长,功率会下降。由机械的提前器控制正时。
半电控的VE泵和普通VE泵一样相差不大,只能控制喷油正时。
全电控的VE泵可以根据发动机的工况,控制油量和喷油正时。
经济性比共轨泵差一些,但便宜,对油品要求低一点,如果油中有水或杂质,柱塞易卡。
共轨泵;精确控制喷油正时和喷油量,对油品要求较高,经济性好,但喷油器更换很贵,一般在1200~1800左右/只。油泵一般不会出问题。
两种泵都要求按规定里程跟换柴滤。
F. 什么是机械泵、电磁阀、分子泵
分子泵没有听说过。电磁阀是通过电磁铁控制阀位的换向。可以实现远程控制。
机械泵的概念很宽吧,说有的定量泵 容积泵都是机械泵。
G. 气质联用机械泵油脏了不换对仪器有什么影响
泵油脏了会影响泵的机械部件润滑效果,如果颗粒物多还会损伤机件,使得机械泵的抽气效率下降,表现出来的现象是抽真空效率特别低,原本抽2小时达到真空条件,脏了以后要抽3、4个小时才会达到,并且机械泵缺乏润滑,又有脏东西摩擦,会持续发热,很容易就会烧坏了。
H. 什么叫机械泵
泵全是机械结构,只要是泵都可以叫机械泵,即使有的泵是全塑料的,但是原理也是机械原理。
I. 旋片式机械泵的工作原理,有哪位高手可以介绍一下,啊
1、旋片式泵虽然有叶片,但属于容积式泵,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容积专的改变来实现泵送的属。
2、旋片式泵的主要部件有:泵体(或称:泵壳)、转子、滑片(形如叶片)所组成。
3、泵体是固定件,转子一端有轴伸,与电动机连接,装在泵体的一端有滑槽,滑槽内安装可以滑动的滑片
4、转子中心不在泵体的中心,而是有一个偏心距。
5、泵入口在偏距较大的一边,泵入口在偏距较小的一边,这个偏距将会在转子旋转的过程中,叶片与泵壳形成的空间将越来越小,形成泵送。
6、工作原理如下:
7、转子带动叶片转动,当叶片处于入口时,叶片从转子中伸出最长,此时,介质进入,随着转子的旋转,叶片将逐渐缩短,叶片与泵体的空间也将越来越小,直逼出口,最终将介质送出。
8、叶片式泵的工作过程就是一个容积改变的过程
J. 为什么要取得高真空常用机械泵与扩散泵连用
机械泵的极限真空度约是 10^ -2 Pa
扩散泵的极限真空度约是 10^ -6 Pa 而排气压力在10-100 Pa
就是说不能直排大气,需要前级泵。
所以想达到高真空 需要两个泵串联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