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正确合理地给孩子穿衣

建议孩子的贴身内衣一定要穿全棉的,外衣最好也选购面料与夹里都是含棉量高的,这样的衣服不但穿起来舒服,而且容易吸汗。一些羽绒服的面料多采用尼龙或高密度原料,虽然保暖性好,但透气性差,而且不建议宝宝穿羽绒服,如果一定要穿,可以选透气性好的

在给孩子穿衣服的时候,还可以参考父母穿衣数量,大概比大人少一件即可。冬季,不管天气多冷都不要盲目给孩子穿保暖内衣,因为保暖内衣虽然能保暖,但是却不方便孩子活动,孩子的活动量大,容易出汗,这样更容易造成孩子生病。

很多家长会摸孩子的手来判断衣服穿得是否合适,这样是完全不妥当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摸孩子的颈部,查看颈部是否出汗。如果孩子没有汗,那么就说明穿得正好。

(1)给小孩穿衣服扩展阅读:

早晚温差大,注意防风防寒

每年只要进入农历8月份,大街上除了穿棉袄的,几乎穿什么的都有。当然,身为大人怎么穿都可以因为冷暖自知,但对于孩子还是应该多上点心。

近日,幼儿园里就有一个现象令老师哭笑不得,有的小孩子穿一件薄薄的外套,有的小孩子却开始穿棉袄了。“爷爷奶奶都怕孩子冻着,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着。其实这样做也不对,小孩子运动量大,衣服穿多了容易出汗,更容易引起感冒。”幼儿园老师说,衣服穿多或者穿少对午休来说也是一个难题,衣服穿少了,有些小孩子直接不脱衣服就盖被子睡觉了。

而衣服穿多的话,对小朋友来说,穿脱衣服是个麻烦事。所以还是建议家长可以根据天气变化,合理地给孩子穿衣。另外,幼儿园老师也提醒家长,立冬过后,天气渐凉,加上近日连续降雨,尤其是驾驶电瓶车接送孩子的家长还需要注意防风、防寒,以免孩子感染风寒。

㈡ 怎么给宝宝穿衣服,图解

1、套头衫
(1)把上衣沿着领口折叠成圆圈状,将两个手指从中间伸进去把上衣领口撑开,然后从宝宝的头部套过。为了避免套头时宝宝因被遮住视线而恐惧,妈妈要一边跟他说话一边进行,以分散他的注意力。
(2)穿袖子。先把一只袖子沿袖口折叠成圆圈形,妈妈的手从中间穿过去后握住宝宝的手腕从袖圈中轻轻拉过,顺势把衣袖套在宝宝的手臂上,然后以同样的方式穿另一条衣袖。
(3)整理。一只手轻轻把宝宝抬起,另一只手把上衣拉下去。
2、穿裤子
(1)先把裤腿折叠成圆圈形,妈妈的手指从中穿过去后握住宝宝的足腕,将脚轻轻地拉过去。
(2)穿好两只裤腿之后抬起宝宝的腿,把裤子拉直。
(3)抱起宝宝把裤腰提上去包住上衣,并把衣服整理平整。
3、连体衣
如果是连体衣,应先把所有的扣子都解开,让宝宝平躺在衣服上,脖子对准衣领的位置,然后用和上面同样的方式把衣服套入宝宝的手臂和腿。
注意给宝宝穿衣服时动作一定要轻柔,要顺着其肢体弯曲和活动的方向进行,不能生拉硬拽,从而伤到宝宝。

㈢ 如何给孩子穿衣服

不同的季节,给孩子穿的衣服就不一样。

如果是在春秋季,我们只需要给宝宝加一件外套,到回中午阳光就比较充答足,我们可以把他的外套脱掉,到了太阳落山了,就可以再把宝宝的外套穿上,这样宝宝就不会容易感冒。

如果是冬季,也不需要给宝宝穿的特别厚。我看到很多妈妈给宝宝穿的都有点走不动路了,胳膊和腿都有些僵硬。我们在冬季穿多少衣服,就可以给宝宝穿多少衣服,没有必要给宝宝多穿,因为宝宝每天运动量比我们大人还要多。

如果你给他穿的衣服太多,宝宝一运动就容易出汗,有些妈妈的做法特别的愚蠢,看到宝宝冒汗了,立刻把宝宝的棉袄脱掉,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很容易让宝宝感冒,因为你把他的衣服脱掉了,冷风吹在他的身上,他就会感觉特别的凉,身体总是悟不热。

如果想要知道什么时候该给宝宝穿脱衣服,不要用手去摸宝宝的手心,而是用手摸宝宝的后背与前胸,这样会比较准一点,因为宝宝的手总是放在外面,肯定就会比较冰凉。

㈣ 冬天给小孩穿衣服真是越多越好吗

天气渐寒,流感又到猖獗时。宝妈们为了让孩子远离病痛折磨,早早就把孩子们里三层外三层的全面武装起来。可是这样做,真的对孩子好吗?

其实,宝妈们这样做并不能让孩子对流感免疫,还会给孩子带来一系列健康方面的问题。第一,孩子穿的太多,他们的小胳膊小腿就会被衣服束缚住,不管是走路还是用手拿东西都会受到影响,长期以往,不利于孩子发育。第二,孩子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衣服过多容易出汗,引发痱子、毛囊炎等皮肤疾病。第三,太多的衣服会阻挡孩子与外界环境接触,身体对温度的感知、调节能力会变弱,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

那宝妈们该如何给孩子添衣呢?这就要说到测试孩子冷不冷的方法。日常生活中,大多数宝妈都是通过摸孩子的小手小脚来确认热了还是冷了,这种方法是不科学的。因为孩子的末梢循环比较差,手经常露在衣服外,温度相对就会较低,手的温度不能准确地反映体温。正确做法是,宝妈们应该摸摸孩子的后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后背和后脖子交接处。如果这里是温暖和舒适的,就意味着孩子的衣服量是正好的;如果你觉得又热又潮湿,那就意味着衣服太多了,需要立即减少衣服量,以免捂热;如果感觉到不够温暖,说明孩子没有穿足够的衣服,这时就需要给孩子加些衣服,但也要注意适当。

总之,冬季孩子们加减衣服的问题,宝妈们一定要好好把关,以便更好地确保孩子的健康!

编辑:赵鹏


㈤ 爸爸都是怎么给孩子穿衣服的

常常会有妈妈们抱怨,这年头孩子都是妈妈生、妈妈养、妈妈教,爸爸都是回家来参观一下。会给孩子换尿不湿,会给孩子穿衣服,会做饭,会洗碗的男人简直就要绝种了。

这么抱怨的妈妈们,看来都没经历过爸爸做家务的绝望??就拿最简单的给孩子穿衣服的事情来说,爸爸们总是会把孩子的穿着打扮成“车祸现场”。

有这么一位妈妈就表示,之前她老公带闺女去喝喜酒,回来闺女一直跟妈妈说她裤子不舒服,这位妈妈拔下来一看,孩子上完厕所,她爹给人家提裤子,只提外面的,小内裤还在膝盖上??

网友“zz32zz”也举了她老公的例子:夏天的六月末我儿子16个月,我在楼下美发店做头发,要老公带孩子下来,让他给孩子穿的薄一点很热,结果穿了一套薄的线衣线裤下来,大夏天的不知道怎么翻出来的??

看妈妈们的回忆,简直都是血泪史:带姑娘出门,因为我头天说孩子了,孩子看我给换衣服她不穿衣服满床?L,孩她爸说我来,就没管他们爷俩,出门了孩子一边走一边揪裤子,后来说尿尿,我把外面的裤子一脱,发现前后穿反了,一边说着老公一边给脱内裤,发现里外前后全穿反,要是路边没树让我靠着,我能乐躺地上。姑娘那忧郁无奈的小眼神太逗了!

有穿得多的,就有穿得少的。秋天了,衣服都穿两件衣服了,某天妈妈给娃洗好,浴巾比较厚,包起来不冷就让娃出洗澡间给爸爸让他给孩子穿衣服,等我洗好了出去,2岁的娃光着屁股满屋子跑,奶奶和爸爸非常淡定的玩手机,当时奶奶穿的是毛衣,我们这边没供暖,我出去逮着他爸就骂。

网友“豆豆豆豆一斗斗”说起类似经历,也是气不打一处来:孩子几个月的时候让老公给孩子穿上衣(我着急上厕所,一般都是我自己来,他第一次和孩子穿)一天我都觉得孩子手凉凉的,黑夜孩子睡觉的时候脱衣服我才发现??孩子的秋衣没了??他没有给孩子穿秋衣??只穿了毛衣??大冬天??气的我要命!

这到了大夏天30多度高温的时候,孩子爸又给儿子穿了一件短袖外面套了个秋天的马甲??回家一问,孩子爸说那样看起来潮。

有一种冷,叫你爸觉得你冷:今天早上,我老公给他闺女穿三条大棉裤,外面再套一个薄薄的连体袜穿了个大棉鞋。上面穿了六件衣裳,外加一件大棉衣。闺女在家死活不干还哭,关键他还带出去,菜市场买菜。老公还跟我说我闺女今天怎么不走路了?抱不住他闺女要我女儿减肥。外面可是有有十五度啊!

也有网友回忆起了自己的小时候,爸爸扎头发五分钟就散了,妈妈扎头发能揪成狐狸眼,简直是精辟。

针对爸爸们的种种不靠谱行为,怪不得有妈妈总结了这么一条血泪经验??

怎么样?你有类似的经历吗?你家老公靠谱吗?欢迎大家在评论里一起聊聊吧!

㈥ 冬天该如何正确的给孩子穿衣服

1、贵暖不贵多的原则——温暖的棉袄外套和一件毛衣 天一冷,有些家长就给孩子一个劲的加衣服,以为穿的多就是穿的暖,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衣服穿了一件一件又一件,孩子浑身被裹的动弹不得;而且在午睡的时候到底该怎么脱,使老师犯了难:少脱几件,孩子睡得满身大汗,多脱几件,午睡起来要花很长时间把衣服全部穿回去,这样反而容易感冒。老师建议:尽量避免薄薄的保暖性差的衣服,光靠衣服的数量来保暖,非常累赘,给孩子和老师造成很大不便。最好穿一件保暖性好的羊毛毛衣,一件棉质或羽绒马甲,外面穿一件棉袄或者羽绒外套。这样比较轻便,孩子活动的时候不会束手束脚,一旦有体育活动身上热了,可以把棉袄外套脱掉,一件毛衣加一件马甲的保暖性也不至于让孩子受冻。午睡的时候,老师一般要求孩子脱掉外套,穿秋衣秋裤午睡。请家长们给孩子穿衣服的时候,考虑到这一原则。2、宽松的棉裤和羊毛裤! 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穿牛仔裤,尤其是男孩子,确实,现在童装店里男孩子的裤子,十有八九都是牛仔裤。但是老师并不建议冬天给孩子穿牛仔裤! 第一、牛仔裤很硬,冬天里面一塞别的裤子,两条小腿就很难弯了,这样不利于孩子活动。各位家长知道,越是寒冷的冬天,越是要适当增加孩子的活动量,增进孩子体质。 第二、牛仔裤很紧,这是最大的弊端!每天老师和保育员在孩子上完厕所或者午睡起床后塞裤子,又紧又窄的牛仔裤常常让我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牛仔裤裤腰弹性小,一旦衣服穿的多一点,根本就拉不上去!连老师都拉不上的裤子,叫小朋友自己拉,怎么拉的上去呢?! 老师建议:面料柔软的棉裤又柔软又温暖,是冬天最好的选择,而且很多棉裤的裤腰都采用宽橡筋,松紧幅度很大,非常好拉好塞。像这样的天气,一条棉裤或者绒里夹裤,再加一条秋裤就够了;如果冷空气来了,可以在棉裤里塞一条宽松的羊毛裤,就足够了。 这里请注意,很多家长喜欢用那种紧身的厚裤袜代替羊毛裤,以为紧身的保暖性更好,其实紧身的裤袜对孩子来说是很不方便的!很难穿脱,上完厕所拉不上,而且女孩子小便的时候,因为裤袜太紧,裤子拉不下去,结果小便把裤子弄湿的现象时有发生。3、请教会男孩子掏小洞洞小便。 通过开学至今的观察,发现班上个别的男孩子在小便的时候,常常会把裤子浇湿了。小班男孩子应该学会怎样掏小洞洞来小便,以免弄湿裤子。 说了那么多,关于孩子在冬天的衣裤,不外乎“方便”、“好活动”、“好穿脱”三点原则。孩子在幼儿园里过集体生活,他们得到的帮助没有办法像在家里一样,是及时的一对一或者二对一。

㈦ 冬天怎么给孩子穿衣服

冬天要怎么给孩子穿衣,是每个妈妈头疼的事,穿少了怕孩子冷,穿多了,孩子活动不方便,热出汗更是麻烦,很多妈妈都认为小孩子抵抗力弱,所以有时在室内,也是里三层,外三层,殊不知,这样孩子更容易生病

1穿衣要适量,以不影响活动为宜,为避免热过了头,出更多的汗而受风寒,所以要选择容易穿脱的衣服,我说的是外衣

2,内衣一定要选择柔软舒适的,纯棉的最好,不仅可以吸汗,而且还能让空气保留在皮肤周围,阻断了体热丢失,不容易生病,宝妈们,不管毛衣摸着有多舒服,都不要让孩子贴身穿,容易引起皮肤瘙痒

3,外出是,最好选择宽松能挡风且保暖的,如长款的羽绒服,斗篷可以,这样妈妈抱着方便,宝宝也温暖

孩子才是我们的心,我们的肝,我们的宝贝甜蜜饯儿呢!

㈧ 帮忙找几张给小朋友穿衣服的图片!急!!!

随着天气的逐渐变冷,小宝贝们的衣服要增加了,当孩子们要午睡时,如何学会自己穿脱衣服的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自理能力,我们要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首先是培养幼儿学习自己穿脱衣服。

脱衣训练

在宝宝还没有意愿自己动手脱衣服时,会粘着大人,请求帮助。遇到这种情况,你不要很快就满足他的要求,试着鼓励他:“让我们一起来试着自己脱脱看。”

另一种情形,如果宝宝拒绝你的帮助,自己想脱衣服,却脱不下来时。你在一旁要为他打气:“还差一点噢,做得真不错!”在他困难的时候,稍微帮他一点忙,让他产生“我能自己脱下来”的自信。

脱套头衫

相比较开衫,脱套头衫的难度比较高,事前,帮宝宝解开可能勾住他脖子或手腕的纽扣,教导他的手臂先从袖子里抽出来,再用双手从衣服里面撑开领子后,将衣服脱下。

建议:

宝宝的衣服构造不要太复杂,脱不下来,这会使他感觉很沮丧;

不要忘了整理脱下来的衣服;

在教导宝宝学会自己脱衣服的同时,也应该培养他折叠、整理衣服的习惯,不要让他将衣服随意丢弃。

穿衣训练

如果妈妈把衣服放得乱七八糟,宝宝就不知道该怎样穿。穿衣前,妈妈先教导宝宝分辨衣服前后。领子部分有标签的是后面,有缝衣线的是反面。

穿套头衫

穿衣要领:先将衣服套在颈部,宝宝寻找袖管时,会发生前后颠倒的情形。你要帮他将双臂伸到衣服外面,旋转衣服半圈再穿。你也可以帮忙拿着一只衣袖,这样他就很容易将手伸进去。

学会了穿套头衫衣服后,接下来就要教他穿有纽扣的开前襟的衣服。

大人和小孩面对面;将扣子的一半塞进扣孔,让宝宝从扣孔里拉出来;先把最上面的扣子扣上,再从上往下一个个扣好。

教孩子们穿脱衣服的顺序是“先脱鞋,再脱裤,最后脱衣服”;“先穿衣,再穿裤,最后穿鞋子。”“衣服拉直往下塞。”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fr=ala0&pv=&ic=0&z=0&word=%D3%D7%B6%F9%B4%A9%D2%C2%B7%FE%D6%B8%B5%BC%CD%BC&s=0

㈨ 如何给孩子穿衣服

如何给孩子穿衣服,这些你学会了吗?

在医院儿科学习的时候,经常有资深的老中医这样教训家长:“给孩子穿衣服你都不会吗?”孩子的妈妈被医生教训得灰头土脸的,却敢怒不敢言,谁让人家是专家,自己还有求于人家呢?

确实,给孩子穿衣服虽说简单,但里头的学问大着呢!穿多了,孩子容易伤

热,穿少了,孩子又容易着凉,很多家长都把握不准。

在给孩子穿衣服方面,和我同住一栋楼的一个南方妇女就非常有经验。她孩子和我儿子差不多大,她就总是给孩子穿一件贴身的小背心,就是没有衣袖的那种坎肩。这坎肩很有特点,前面只有两层布,后面却是一层薄棉絮。

一起送孩子上学的几个妇女总是开玩笑地说她是个后妈。我细一打听才知道,她出身中医世家,家里几代人都是中医,所以她在中医养儿、护儿方面也很有心得。

天稍一冷,孩子抵抗力差,爱着凉、感冒、发烧,做妈妈的都是加倍小心,给孩子穿得厚厚的,出门还给戴上口罩。结果孩子穿多了更容易上火,一上火就闹嗓子,犯扁桃体炎,一看舌头,舌尖通红得像草莓,这是孩子心火盛的表现。

另外,孩子一热就会出汗,这就意味着肺气正在宣发。一出汗,毛孔就张开了。肺主皮毛,皮毛就是肺抵御外邪的防线。这就像是带兵打仗,内部空虚时,风寒就会乘虚而入,孩子就会流清鼻涕,甚至咳嗽、发热。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外感风寒袭肺。所以说,孩子穿得越多,越容易感冒。

说到这儿,有的家长肯定会反问说:“那你的意思是孩子穿得少反倒好了?”当然不是。中医认为:“儿厚衣过暖,则筋骨软脆,不任风寒,多晚致病,衣衫当随寒热加减,但令心胸凉,背暖为佳。”穿多穿少还是要根据气候的变化而定,而不是一味求多。

中医说孩子“心常有余”,也就是孩子的阳气盛,生长发育较快,容易上心火。“但令暖背为佳”,其实,让背暖不如说是让肺暖,这就是“后妈”做这个暖

火。“但令暖背为佳”,其实,让背暖不如说是让肺暖,这就是“后妈”做这个暖背心的学问:坎肩前面薄是为了不让孩子上心火、生热症、闹嗓子、口腔溃疡等等。坎肩后面厚则是为了避免孩子因肺受寒而着凉感冒。

这个小背心可以给孩子穿春、秋、冬三个季节,这也是孩子最易生病的三个季节。我给这个背心起了个名字叫“泻心暖肺衣”。这是给孩子筑的第二道防线,远比给孩子戴口罩更能保障他的健康。

说到这里,有的妈妈可能会说,现在哪里还有人会什么针线活?衣服都是买来的。那买来的衣服给孩子穿多少才算正好呢?其实很简单,在给孩子穿衣服的时候,您用手摸摸孩子的后背,如果觉得孩子的后背潮湿,那就是出汗的前兆,应该减衣服了;如果感觉孩子的背不但没出汗,还微微有点凉,这就说明他穿得太少,不足以抵挡风寒。

记得小时候,我每次上学出门前,妈妈总爱把手伸到我的背里摸一摸,看我是穿多了还是穿少了。如果妈妈感觉我背里暖呼呼的,又光又滑,她就高兴地往我屁股上一拍,说声“走吧”,就放我去上学了。

不管是穿小背心,还是加减衣服,都是为了预防孩子“背虚”,背虚也就是肺虚。孩子没有坚强、结实的肌肉,只有这一层娇嫩的表皮,如果连这层表皮都失去了防护的作用,那就等于把孩子暴露于恶劣的环境之下,任风雨摧残,孩子哪能不生病?

去接孩子的时候,我经常看到孩子们从小卖店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包方便面,捏碎了放进嘴里干嚼;也经常有家长跟我反映说,孩子吃饭的时候总爱吃那些凉拌菜,对炒熟的热菜一点都不感兴趣;而现在,冰糕、冷饮一年四季都有的卖,这大多数是供给孩子们消费的。其实,这些都违背了中医养儿、护儿的法则,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十分不利。

刘锡在《活幼便览》一书中就提到了养子十法,里面说到了,“吃热、吃软、吃少则不病,吃冷、吃硬、吃多则多病。忍三分寒,吃七分饱,频揉肚脐,一要背暖,二要肚暖,三要足暖,四要头凉,五要心胸凉。”

我简单地把它编成了一段顺口溜:软、热、少对脾好;冷、多、硬,脾易病。干吃方便面、烧饼这些硬的食物,孩子就像是吞下去一堆石头,脾胃会扎得难受。而喝冷饮过多,就像给脾胃当头浇下一盆凉水,孩子体内就会生寒。吃得太多则相当于对孩子的脾胃暴力虐待,开始还只是消化不良,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因脾胃虚、吸收不好而体弱多病。

其实,孩子的脾胃对食物是有选择的。它喜欢喝粥,吃软一点的食物,而且东西凉了它也不喜欢。另外,孩子吃得太多,脾胃撑得慌,它也懒得动弹了。所以孩子少吃一点,脾胃才会充分地吸收食物的营养,这才是投其所好,健脾助胃。

前面我说过,亲手帮孩子做件小背心,不但能让他少生感冒,还能帮他

其实不光是孩子的肚子,他的四肢和后背都是风寒、湿邪等侵入身体里的途径,所以孩子的这些部位您是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的。这就是《活幼便览》里提到的背暖、肚暖和足暖。

而孩子的心、胸、头要凉,是因为他属阳性体质。孩子的身体就相当于一个火炉,而心、胸和头部就是出火筒,您把这些出火筒给堵住了,火气郁在体内,孩子能不生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