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气象预报
Ⅰ 上海有多少家公司从事气象方面的业务公司具体名称
1上海气象局
2上海气象台
3上海气象仪器厂
4上海市版气象局权
5上海中心气象台
6上海市中心气象台
7上海气象热线
8上海气象中心
9上海气象站
10上海中心气象局
11上海市气象预报
12上海气象网
14上海气象预报
15上海市气象台
17上海市气象中心
18上海气象信息网
19上海气象网站
20上海气象信息服务网
21上海闵行区气象局
22上海市气象
23上海气象台天气预报
24上海气象台网站
26上海海洋气象台
27上海区域气象中心
28上海市气象局网
33上海 中央气象局
35上海市中心气象局
39上海气象仪表
Ⅱ 长江囗最新天气预报
长江口渔场
今天(9月15日)东到东南风6级阵风7-8级,浪高:2米。明天东南到南风6级阵风7-8级增强到6-7级阵风8级,浪高:2-3米。后天西南风转偏北风6-7级阵风8级,浪高:2米。18日东北风8-10级增强到10-12级,浪高:5米增强到6米。19日偏北风9-11级,浪高:5-6米。20日偏北风7-8级阵风9级减弱到6级阵风7-8级,浪高:4米减弱到2米。21日北到东北风5-6级阵风7级,浪高:1-2米。
吕泗渔场
今天东到东南风6级阵风7-8级,浪高:2米。明天东南风6-7级阵风8级,浪高:2米。后天偏东风6级阵风7-8级,浪高:2米。18日东北到北风6-7级阵风8级增强到7-8级阵风9级,浪高:2米增强到3米。19日北到东北风7-8级阵风9级,浪高:3米。20日东北风5-6级阵风7级,浪高:1-2米。21日北到东北风5-6级阵风7级,浪高:1-2米。
舟山市海洋气象台
2016年09月15日08时发布
Ⅲ 上海天气预报为何总把上海最低温度报得偏高
天气预报不准的七个理由
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04-11/12/content_2207888.htm
理由一:她还很年轻
虽然古人观察现象、寻找规律,早已经有了很多预测天气的经验,但是现代科学基础上的天气预报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她是通过简单的定时观测得出气压场、高低压、冷暖锋,并进行简单的线性推算这样一个简陋的手工作坊里发展起来的,而以数值预报为代表的对天气变化的简化物理过程的求解和运算只有几十年的时间。对于很多天气现象的发生、演变的内在机理和规律,人们还并没有完全掌握。气象科学还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是一个极其年轻的学科。年轻人总是要犯错误的。
理由二:有无数只蝴蝶的翅膀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洛伦兹用一种形象的比喻来表达他的这个发现:一只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煽动翅膀,可能在一个月后的美国得克萨斯州会引起一场风暴。这就是混沌学中著名的“蝴蝶效应”,也是最早发现的混沌现象之一。在我们的眼前,似乎有“无数只蝴蝶的翅膀”在煽动着。且不论城市热岛、工业排放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就是这个星球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就对天气的变化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而且植被、水体等等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而这一切在模拟运算中无法进行详尽的描述。
当然,我们并不会因为有“无数只蝴蝶的翅膀”就迁就天气预报的不准确,就如同学生不会因为自己考不了满分就慨叹考题太难。经常用“混沌”来进行自我安慰的人,还不具备预报天气的职业心理素养。
理由三:我们的眼睛有盲区
要预测天气,首先要观察天气,从理论上讲,要明察秋毫,任何一个细微之处都不能放过。而人类本身并不具有千里眼、顺风耳,我们的眼睛有盲区。
自从有了气象卫星,我们眼睛的盲区减少了,视野更加开阔了。台风无论多狡猾,都不会骗过卫星敏锐的目光,台风的螺旋云型、台风眼都一目了然,我们也才会胸有成竹地发布那些台风警报。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气象卫星也一样。地球同步气象卫星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天气变化,但是它离地面的距离是36,000公里,比较遥远,分辨能力比较有限;极轨气象卫星的高度是800多公里,离地球近一些,但是它不可能目不转睛地观察特定区域,它的云图是拼接而成的,在观察一个特定区域时,相当于卫星有“眨眼睛”的毛病,而有一些天气就在“眨眼间”发生了。另外,如果有云层覆盖,我们就难以观察并测算植被、水体、沙尘的面积和强度等等,云层会掩盖很多秘密。
我们没有一双可以洞察一切的慧眼,在分析和预测的时候会产生误差,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理由四:东边日出西边雨
人们常用“东边日出西边雨”来形容天气的局部差异。在地形比较复杂的地区,或者强对流天气 如暴、冰雹等 比较流行的季节,在一个范围很小的区域中,天气也常常会迥然不同。
一座大山,迎风坡和背风坡,气温、降水量的差别非常大,因而植被的面貌也大相径庭。仅仅一山之隔,却展现着两种气候类型,古人说:始悟一岭隔,气候殊寒暄。
而我们国家幅员辽阔,既有中高纬度大陆性天气系统的影响,也有低纬度海洋性天气系统的影响,各种天气灾害琳琅满目,是天气灾害种类最繁多、表现最剧烈的国家之一。我们用一两分钟的时间概述全国天气,只能“从大局出发”,描述大范围的特点,肯定会删减很多局地特殊性的天气现象,会遗漏很多天气情节,它无法表述那么纷繁复杂的天气变化。
理由五:疑难病误诊
疾病的种类很多,而诊治各种疾病的难度各不相同。再妙手回春的医生也有误诊的时候,为天气把脉也常常碰到疑难杂症。
我清晰地记得一个例子:一个台风刚刚生成,就气势汹汹地向东南沿海奔袭而来,我们发布了警报。可是台风却很诡异地停止前进,在原地就地休整。但是正当人们稍稍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它又杀了一个回马枪,重新瞄准东南沿海,于是我们再次警觉地发布台风警报,然而当警报声响起的时候,台风却大摇大摆地朝向太平洋扬长而去。最终这个台风让人们虚惊一场。事后有几位同事总结说:这个台风好像是专门来戏弄我们的。
即使某种常规的天气过程,预报了不发生(行话叫:报空了),没预报发生(行话叫:报漏了)的情况也时常出现。长期以来,为了减少负面的社会影响,一些业内人士有一种“宁空勿漏”的心态。且不去议论业内的预报心态,我个人觉得,正是因为很多难度极大的预报,报错了 尤其是漏报 ,人们(包括领导)对于错误缺乏公允的评价,很多从事预报的同行经常有一种如履薄冰、如惊弓之鸟的感觉。我的一位领导有一句挂在嘴边的话:一万年之后,人们还会谈论天气预报准确性的问题。天气预报永远有不准确的时候。但愿他的这句话给一万年之后的观众也打个预防针。——天气预报的难题将长期存在。摸准老天爷的脾气的确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理由六:你的感觉欺骗自己
2004年春天,有位实习生对我说:到了夏天,你们怎么办啊?这一句话让我摸不着头脑。他解释说:大家都说,高温季节明明是40多度,你们却总报36度、37度的样子,怕引起恐慌,所以不敢报也不愿报高温。
听了这样的分析,我真是觉得冤枉啊!
2003年的夏天,南方出现长时间、大面积的高温天气,缺水、缺电现象非常突出,大上海的夜间照明也采取了限制措施。在福建、江西、浙江,很多地区的气温像进行体育竞赛一样,气温新高屡屡被刷新,各大“火炉”交相辉映。于是有很多观众反映天气预报故意压低气温结果,隐瞒不报,甚至将其上升到了“剥夺百姓知情权”的政治高度。
但实际上,对于2003年夏季的高温天气,气象部门恰恰做出了非常精彩、确凿的预报,仅中央气象台就破天荒地发布了31次高温预报和警报,而且对于气温的预报误差一般在一度左右甚至更低。可是,科学层面的精彩和公众层面的印象何以有如此强烈的反差呢?
我们追根溯源,气温与人们的身体感觉(体感温度)的差异是引起抱怨和质疑的首要原因。
我们所说的气温是指百叶箱里的温度,它是在草坪上,距离地面1.5米,通风,而且不受阳光的直射。但是我们的体感温度却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同样的气温,阳光下和树荫下,感觉差别很大;有风和无风,差别很大;湿润和干燥,差别很大,感觉上的差别一般会在5度以上。而且在火辣辣的阳光烘烤下,地面温度,远远高于气温,当气温是35度的时候,表层土地的温度可能是50度,水泥或柏油马路的温度可能是70~80度,所以走在马路上的时候你感觉温度远远不止35度,于是对天气预报的怀疑产生了。
实际上在天气预报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在盛夏季节主观故意压低气温预报结果的情况。如果真有那样的事,完全是伤害职业道德的卑劣行为,也是我们自己难以容忍的!
理由七:缺少对不准确的总结
我拜读过大量关于预报多么精彩、分析多么成功的文章和总结,但是极少看到对于预报失败个例的分析、点评,似乎一些人不愿意触及伤疤,没有诚恳地探讨失败的职业氛围。一旦预报出现重要错误,气氛会变得很凝重,不敢提及,生怕伤害了谁的感情。
北京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在结尾处,有一屏是“某月某日天气预报满意率”,由观众为每天的天气预报结果打分。我每次都会认真地阅读这条信息,这是了解观众对于预报质量所持态度的重要渠道。满意率经常很高,百分之九十几甚至百分之百。但是也有满意率非常低的时候,比如预报了2004年6月14日和15日北京有“小雨”,但是老天爷就是不愿意配合,14日刮了一阵六级大风和一场扬沙天气,15日尽管天色阴沉、云层浓密,但偏偏不下雨,当天我路过一座游泳馆,那里的工作人员认出我来并开玩笑地说:“这两天天气预报这么不准,你还敢在大街上走 ”结果6月14日的天气预报满意率只有43%。当然,内行人都知道那几天预报的难度的确是非常大的。6月16日似乎老天爷终于被执著的预报感动了,下了一天的雨,但预报的最高气温是24度,而实际上下午的气温仅仅是17度,穿着单薄的人们被冻得哆哆嗦嗦,怨言丛生,但是6月15日对于16日预报的满意率是81.8%,看来虽然温度预报离谱,但是终究预报了降雨,大家还是很宽厚的
Ⅳ 二零一七年四月七日长江口海洋天气预报
上海中心气象台2017年4月7日5点钟发布的上海市天气预报和江苏南部到浙江南部沿海海面大风警报:
今天和明天上海市和长江口区天气预报:
阴有阵雨,今天下午转阴到多云,明天多云,今天早晨沿江沿海地区有雾。北到东北风,今天夜里转偏东风,风力都是3-4级。今天最高温度18度,明天最低温度13度。今天相对湿度65%-95%。
今天早晨到明天早晨沿海天气预报:
山东半岛南部、江苏北部和江苏中部沿海海面:多云局部有雾。东北风,今天中午转偏东风,风力都是5-6级。
江苏南部、上海市沿海海面和浙江北部沿海海面:阴有阵雨或雷雨和雾转多云。东北风5-6级阵风7级,今天下午转西北风5-6级。
浙江中部和浙江南部沿海海面:阴有阵雨或雷雨和雾。偏南风5-6级阵风7级,今天上半夜转西南风5-6级。
Ⅳ 上海市气象局的上海中心气象台
一、上海中心气象台作为华东区域中心担负着华东地区天气预报会商联防任务,担负着长江三角洲灾害性天气的预警联防任务,作为上海地区天气预警报发布的唯一责任单位,承担:1.上海市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报:暴雨、大雾、台风、高温、低温预警信号的制作与发布
2.本市党、政、军等决策机关及各类社会活动的专题天气预报
3.上海市公众天气预报的制作与发布:旬趋势预测、周趋势预报、七天逐日滚动预报、今明(分区)天气预报、二小时滚动短时预报、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
二、上海中心气象台作为我国三大海洋气象预报中心之一,承担:
1.渤海、黄海、东海、台湾海峡、南海、硫球群岛、济洲等海域的天气和风浪预报;
2.西太平洋(包括南海)热带气旋预报与警报;
3.长江下游及长江口区三天预报;
三、上海中心气象台目前承担的专业气象预报有:
长江沿岸城市预报、 华东铁路沿线预报、 国内国际城市预报、
海上工程定点预报、 海上导航气象预报、 生活气象指数预报、华东水库降水预报、 重大工程、内河航运、 公路运输、城市交通、电力调度、装卸仓储、百货商场、造船冶金、建筑施工等各类专项气象预报和专题天气形势分析;
四、上海中心气象台作为上海气象信息网络中心,承担:
1.全市气象信息传输、交换及其运行保障,大气探测系统及设备的运行保障2.气象探测信息资料的实时收集、处理、应用:多普勒气象雷达、卫星云图、风廓线雷达、GPS气象网、闪电定位网、中心城区及长江口区自动气象站网
3.上海气象网站、气象网络的建设和维护、气象专业和服务信息的传递监
Ⅵ 上海沿海风力预报号码
风力预报要什么预报号码?想看什么地方的沿海风力预报到中央海洋气象台直接点击就是了。
Ⅶ 浙江北部沿海海面的气象预报,一般网上是怎么查的。。。
浙江北部沿海海面的气象预报——可以看:中央气象台 海洋气象
http://www.nmc.gov.cn/publish/marine/index.htm
上海气象台:
http://www.soweather.com/
浙江气象台:
http://www.zj121.com/
舟山气象台:
http://www.zshyqx.com/
Ⅷ 上海现在天气多少度
截止到2020年1月10日,今天上海市天气是9度。
上海中心气象台2020年1月10日11点钟发布今天和明天上海市天气预报:阴有时有小雨,今天下午到明天阴有雨,雨量中等。东北风3-4级,明天偏北风4-5级。今天最高温度10度,明天最低温度7度。今天相对湿度70%-95%。
(8)上海海洋气象预报扩展阅读:
上海气候
上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征是:春天温暖,夏天炎热,秋天凉爽,冬天阴冷,全年雨量适中,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总的说来就是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上海气温最高的是7、8两月,这些年上海的夏天越来越热,超过35℃的高温天数10天左右;冬季1月下旬到2月初(通常是春节期间)最冷,暴冷的天数虽然不多(一般持续3天)。
但江南的湿冷连北方人都喊吃不消,常刮刺骨的偏北风,不穿一些厚实保暖的衣物不行,手套、围巾、帽子也要全副武装。降雪的日子不多,有时终年无雪。
3月到5月是春暖花开的时候,是最好的旅游季节。需要特别提醒的是6月中旬至7月上旬是梅雨季节,忽晴忽雨,20多天的雨量约占全年的1/4,这段时间不宜出游。
8月底到9月上中旬是台风多发季节,常有瓢泼大雨。这两个时段游上海一定要带好晴雨伞,好在此时气候炎热,晴天也可用作遮阳避日。
Ⅸ 怎样解释上海2020年4月19,20,21日三天的恶劣天气气候变化
怎样解释上海2020年4月19号20号21号天气恶劣天气的变化,那就是一个气候的。
Ⅹ 崇明岛海洋天气预报
上海>崇明 天气预报
18日(今天)
多云转晴
34/27℃
19日(明天)
多云转晴
35/28℃
20日(后天)
多云
3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