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历史上有哪些难以应对的阳谋

知乎网友的回答,其实有道理
素质教育

无产阶级和中产阶级想要通过教育使孩子成才,超过他们的父母,跨越阶层,出人头地;资产阶级肉食者的教育要做什么呢?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背后,是贵族被挤掉了饭碗。林肯因为父辈是鞋匠被嘲讽歧视,那在人人生而平等的政治正确之下,肉食者要怎么保证鞋匠的儿子不能登上大雅之堂?
素质教育应运而生。
表面看来,素质教育是教你成为人才,应试教育是教你超越同侪,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是,拼爹的难易程度。
在应试教育中,要比拼的内容简单明了,手眼通天者能做的也不过是给孩子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学校,关键还要看那一考定终身。在世界各国还要看血统的时代,科举令伏尔泰等大哲歆羡不已:中国人想做官就要挤科举一条道,世袭的荫蔽的被主流士人鄙视。
而素质教育中,能比拼的东西就太多了,美帝的“高考”SAT,是个可以多次考的玩意,重要的是你的素质——什么叫素质?一个贫民的儿子怎么可能会弹钢琴骑马?没错,你做不到,在和富家子弟的竞争中处于绝对劣势,肉食者就达到目的了。
把教育演变成赤裸裸的拼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要把自己塑造成正义使者。成功者放个屁都是经验,失败者经验都是屁,祸害自己人就算了,这种教育思想蛊惑了众多望子成龙的父母,受损的只有普罗大众和国家!
由于我国过去的教育确实落后,应试教育被绑上了“粗暴”、“填鸭”、“机械”、“使孩子丧失生活能力”的标签,发达的邻国日本教改就简单明了,不就是减少在校时间,少开文化课么,什么素质教育?宽松教育!
尤一唯:日本宣告“宽松教育”失败,赞同素质教育的都该看看
按照日本每10年修订一次课纲的惯例,“宽松教育”已经经过了两次“转向”。2011年,日本对“宽松教育”开始进行微调,最近这一次算是彻底叫停。外界
对此解读为“宽松教育”下产生的“宽松世代”( 世代)——87-96年出生的这一代——被日本政府默认为是政策反复之下的失败品。

最后,“宽松教育”还扩大了教育不平等。有人戏谑地把日本高中生分为“直升梯学生”、“扶梯式学生”和“楼梯式学生”。

上面女子高中的学生就是“直升梯学生”。他们从小学开始就读于系列学校,即便不学习都能进入该系列学校顶端的某所顶级私立大学。只有在选择大学系别
和专业时,成绩才能派上用场。这类私立系列学校的学费高得惊人,换算成人民币大约要每年十万元左右。也就是说,“直升梯学生”都属于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生胜利组”。那么家庭条件不如他们的学生怎么样呢?

一种出路,是在中考时努力考上系列大学的附属高中——只要家里负担得起高额的私立高中学费。从此高中阶段便不用努力了,被称为“扶梯式学生”。不用在高中阶段努力学习了。

而剩下的初中成绩差强人意,或是家里条件不好的孩子,就只能像走楼梯那样,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去考大学。

问题是,他们考得上吗?

由于学校教育宽松,学生“吃不饱”。现在的日本,已经到了不上校外私塾就无法考上好大学的地步。

根据日本对高中毕业生的调查,考上东京大学的学生85%上过私塾,而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一桥大学等日本著名大学这个比例高达95%。日本私塾正是
借着“宽松教育”推行的东风,才得以迅猛发展。这反映出了普通学校教育质量的低下,也体现了家长也对“宽松教育”的不安。

随着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富者有条件让孩子在西方先进国家接受“先进教育”,如果他们不想让孩子过早背井离乡,那就需要国内也有一些适应欧美教育的“素质学校”,于是北上广等地的顶级中学,都开始了这方面的转型。
术业有专攻,响应西式素质教育的学校,在高考大旗下就要被碾压。这些学校放弃了高考转投西方的怀抱,教育界自然不会盲从。当年有个教辅叫《海淀考王》,现在的帝都可有一种拿得出手的教育?北京四中?人大附中?这种四不像跟得上伊顿?我国经济教育最发达省份之一的江苏,其省会南京的教育质量毋庸置疑,但丝毫不影响素质教育试点城市南京高考成绩江苏垫底,被闻鸡起舞的南通等按在地上摩擦,内斗省甚至造出了“南京孩子智商低”的谣言。
从试点改革算起,南京的孩子们整整被坑了一代。
学区房一样是“素质教育”的结果,给孩子减负,取消小升初之类的考试改为“划片招生”,然而学校不会均分有优劣之别,家里没房又买不起就别想上好学校,赤果果的拼爹。
有些人可以从初中就去英美留学,而你可能到了大学才会第一次出省。有些人可以跟着美国人一起打高尔夫学口语,而你能做的只有一遍又一遍的abandon。承认卵巢彩票的差距,不要相信能力之外的资本等于0。
更重要的是,明确自己只是现代社会的一颗螺丝钉,那些打着“人才”旗号的迷魂汤,不是给你喝的。
老虎教育孩子,要有勇气,要敢于对着任何敌人亮剑,你作为喵星人你也跟着学,作死啊?

年轻人啊,你知道王思聪玩高考比不过你们,为什么会相信王思聪的学校比你们的学校更善于高考呢?

Ⅱ 最严谨的日本人 为什么造就了“垮掉的一代”

最严谨的日本人 为什么造就了“垮掉的一代”?


在中国,有这样一批人,他们被称为: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

他们是九零后。

在别人眼里,他们喜欢在厕所里喷云吐雾;喜欢在操场上楼搂抱抱,说着些不知是从书上还是从电视上学来得肉麻的情话;甚至于尚未成年便偷尝禁果。责任从未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痕迹,义务更被他们丢进了垃圾堆。生命的美好,在他们眼里是低级趣味的享受,虚幻的网络游戏是他们唯一投入精力持久做的事!他们从未有过远大的理想!

其实并非他们愿意颓废,而是社会的发展与变化造就了这一代人的与众不同!

在日本,九零后同样有一个代号:宽松世代。

所谓的“宽松世代”,是指日本1987 - 2004年间出生,接受自2002年开始推行的“宽松教育”的世代,差不多就是我们这边说的“90后”,前后再多个两三年。在宽松教育下,日本中学生学习的内容减少了三成,学校一周休息两天,希望借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以为日本的“宽松世代”是一个好的时代?

此言差矣,听我与你慢慢诉说。

“宽松世代”为何兴起

日本的职场中,上司们的抱怨几乎一致,“看,这就是宽松世代……”。“宽松世代”开始的时间没有明确的定位,大约开始于80年代后期。战后的日本,由于十分重视教育,所以这一时期学生们的压力极大,由此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比如,欺负事件、无故旷课,甚至自杀事件等等。当时的日本政府认为引发这些事件的主要原因在于过重的学业。所以,为了缓解这些现象,从2002年开始,为大力减轻学生负担而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比如,周六日完全不上课、课本难度有所下降、给学生大量与外界交流的时间等等。这个政策一直持续到2010年。因此,凡是接受过宽松教育的人都被称为“宽松世代”,这些人大体上是从1987年4月2日-2004年4月1日出生的。

政府满心以为减轻了他们的课业,增加了他们自己的可支配时间,就会创造一个辉煌的时代。

然而,却适得其反。

“宽松世代”们的特点

1.私生活优先

宽松世代的人在工作和私生活之间,一般都倾向于私生活优先。对他们来说,工作只是确保满足私生活需求的一种路径,并没有提升上人生意义的等级。另外,对于组织的团结、上司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如果对上司组织的聚会不感兴趣就会断然拒绝参加。

2.经受不住打击

许多上司会感慨:“现在的年轻人,你稍微对他大声一点,立马就泄气了。”宽松世代似乎惧怕面对失败,一点小小的挫败就能把他打垮,搞得上司们都不好对他们发飙。另外,也有人被斥责后干脆就装病请假,就这样不来上班直到自动离职。

3.没有自主性

一般都不会自己主动采取行动,只会干坐着等待指示,对于规章指南有着强烈的依赖心理。工作中向上司提意见都不敢有自己的主张,过于拘泥主张的对错。可能是因为他们从小就生活在情报化社会中,习惯于不需要思考就可以轻易找到答案的生活模式。

4.有储蓄倾向

他们大多不会肆意挥霍工资,而是会将钱好好存起来。1987年后出生的宽松世代,他们所感受到的日本经济基本是停滞不前,没有经济上升好转的印象。所以,为了将来考虑,他们的储蓄意识较强。

5.对自我成长的焦虑

宽松世代眼前上演过太多倒闭破产剧目,使得他们会以公司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倒闭为前提来考虑问题。因此,比起组织他们更注重个人发展问题。他们急切想早日成为具有市场价值的人才,却对于不能如愿成才感到无比焦虑。

从以上的特点看来,宽松世代对日本的未来没有什么信心,多为自身的经济保障问题感到不安。在当前社会情势下,一旦失败就可能引发“生存危机”,因此他们对于失败极度恐慌。他们竭力希望可以不依靠公司而成长起来,所以不会优先考虑公司,考虑问题也相对保守。由此看来,不被人看好的宽松世代并不是为宽松教育所累,更多是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宽松世代”为何在日本处处受排挤?

表现如此不尽如人意,自然在日本处处受排挤。

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宽松世代”们大学还没毕业的时候,社会上的人就指责他们的学习内容太简单,脑子笨;他们毕业后进入社会,又被指责没有常识没有责任心,不像个成熟的“社会人”。

“宽松世代”的人追求的不是“No.1”而是“Only one”,这和现在主导日本社会的大部分中老年人的想法是格格不入的。认为他们太过追求自我而没有团队意识。

于是,“宽松世代”变成了大部分日本人眼里的“垮掉的一代”。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改变“宽松世代”的境遇,从2008年开始,日本逐渐实行“脱宽松”的方针。

2013年,宽松教育在高中阶段全面废止,彻底宣告失败。

其实,日本“宽松世代”也罢,中国“迷惘的一代”也罢,美国“垮掉的一代”也罢,他们都是时代的产物,并没有对错。

Ⅲ 日本现在还是宽松教育吗 宽松教育是怎么回事

所谓日本的宽松教育,日文是“ゆとり教育(ゆとりきょういく)”,是由日本教职员组合(日教组)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目的是把传统的知识重视型填鸭教育模式转变成为经验重视型教育模式,具体的做法就是减少学生在校的学习负担(减少授课时间及削减学习内容),为学生创造更宽松的学习环境。

宽松教育的方针被写入1980年度、1992年度、2002年度的《学习指导要领》(由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的教学大纲基准),实际上各学段实施宽松教育的时间段如下:
小学 1980年至2010年
初中 1981年至2011年
高中 1982年至2014年(其中数学和理科是到2013年为止)
所以目前还在实施的宽松教育的只有高中的部分科目了。

2002年4月开始日本在中小学全面导入双休日,以此为契机宽松教育全面得到展开,但由此而产生的日本中小学生的学力下降问题开始越来越明显。从2005年开始,日本政府就有修改宽松教育的声音出现,而且越来越大。2008年《学习指导要领》全面修正,将分学段分批恢复授课时间及内容,正式宣布了宽松教育的结束。

以上,请参考!

Ⅳ 为什么宽松教育弊大于利

无论是英国,日本,台湾的教育改革,都显示出了宽松教育快乐教育的危害。
首先说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毫无疑问,产生优秀的大人,让孩子们更好的适应社会,获得更强的工作能力。这难道是玩能带来的吗?
其次,所谓的宽松教育其实就是国内的素质教育,“素质”是什么?非常难以定义,而且培养素质的方法很费钱,英语口语教学,乐器,这些兴趣爱好的培养非常费钱,可以确定,大城市的孩子素质普遍高于农村的孩子,如果我们以素质定高低,不仅会出现腐败,更容易令教育资源分配极端化,导致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穷人孩子一辈子翻不了身。

Ⅳ 为何说日本教育的去宽松化并不是重视应试教育

据报道,上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作为一个人口稠密、民众普遍重视学历的东方国家,日本几乎所有家庭都希望多出来的钱可以资助孩子上大学,于是,上大学的考试竞争变得异常激烈,但是通过日本的人口数据发现,1992年,日本18岁人口达到战后第二次婴儿潮高峰,之后,直至2014年的22年间,18岁人口从205万减少至118万,降幅达42%。

专家称用考试把学生区分开来这件事,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使得这件事变得更科学。好的考试制度必须考虑这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考试的科学性,制度能否真正地把人给区分开来,二是多元的区分,每个人有不同的“材性”,三,考试制度也有公平性和成本的问题。

Ⅵ 比起中国的义务教育,日本的宽松教育输在哪

宽松教育是教育方式。义务教育是国家福利。不能混谈。
日本的宽松教育,也是义务教育。

中国的填鸭式教育的弊端已经讨论了很多了,当然这样的教育方式也教育出很多数奥冠军,就不多说了。

日本的教育方式其实和中国有很多相似点,搞宽松教育旨在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发展,自主的寻找学习方向。实践证明,该教育方法只在部分顶尖的学校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也就是只有优秀的学生由于减少了束缚,变的更优秀,更多样化了。但是绝大部分平庸的学生,在没有了学习压力后,就更加懒散,导致整体学习水平下降。鉴于此结果,日本正在逐渐的放弃宽松教育。

根本原因还是教育资源匮乏。不是教育方式能左右的。

Ⅶ 关于日本教育的问题

日本之前的教育制度的确是很宽松,曾经有教授告诉我他的女儿在上小学时,老师教给他女儿圆周率值是3,而不是3.14。其主要原因有二,其一,因为小学,初中,大多为国、公立学校。是完全的9年制义务教育。所以,在这些学校中的一般的学校里,学习气氛还是比较淡的,所以,孩子们都相对来说不怎么爱学习,所以也没有什么耐心学那些复杂的东西。其二,就是老师们最怕的就是学生们在学校里出什么事。只要把他们哄好,不打架,不闹事,好好的来学校,好好的回家就OK了,所以也有应付了事之嫌。
因为小学,初中基本上都只有半天课。下午2-3点就放学了。因为学校教的东西太少,太浅。所以日本很多学生到了初中后,在学校放学后,都会去其他的补习的地方补习。从前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台后,就主张重振教育制度。所以,近年来,日本的学习风气较以前相比有所改善。但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维持。

Ⅷ 日本告别宽松教育,宽松教育真的失败了吗

不是失败了,我认为是人们现阶段的社会层次没有达到那个水平

Ⅸ 教育失败啊

中国教育没有失败,是非常成功的教育。这些年中国得益于教育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了许多人才。当前中国的经济规模使用不完这些人才。相比较日本的宽松教育,日本实行宽松教育后三十年,GDP没有增长,而中国逐渐成为世界无论社会制度,社会民生,和吏治清廉,社会稳定方面都是逐渐成为世界最好的国度。
在中国,甚至做小偷小摸,做混混都不如好好打一份工。欧美的人一旦成年就脱离父母,他们的社会和家庭文化就很好吗?德国有多少青年乞丐,30岁左右人高马大的乞丐,巴黎有多少骗子?各色人种的骗子。中国的版图如同整个俄罗斯以东的欧洲版图,欧洲一国就是中国一镇,一县市,一省大小。欧洲各国语言就如中国方言一样多,在语言统一方面,文化统一方面可如中国?
综合上看,中国当前无论教育和社会经济,稳定上不输于整个欧洲。经济GDP可以和整个欧洲媲美。中国100万亿GDP,不算汇率,算综合购买力和生活质量,媲美整个欧洲。所以中国教育没有失败。是因为1945-1979年阶段摸索经验不足,发展速度没赶上,自1979以后整个世界就中国发展最平稳,最快速。
所以1979至今,中国教育非但没有失败,而且获得非常巨大的成就。文盲问题得到很大解决,为社会的高速发展奠定基础。
虽然可能有点夸大,我依然认为很多是事实,而且成就远远不止
而且个人认为中国的科学科技奖和国外诺贝尔奖的评奖方式有差别。具体的是中国科学奖讲究实用性和巨大的社会效益性,诺贝尔奖讲究第一发现性,谁第一个发现谁就获奖,中国追求的是能转化为实用的。就比如中国最高科学奖,往往是给做出巨大实用性贡献的人,而非发给能把便便经过无害化处理居然做出能给人或动物当食物的人,也不会发给发现某种物质居然能把腐败变质的肉变成能安全实用的鲜肉的人。

Ⅹ 日本“宽松教育”的陷阱吗

日本的教育也并不宽松,要想读好的学校,各种私塾必须去上,数学类似中国的奥数,英语比中国要求低,地理历史物理化学也要懂一些的。
日本对教育的投入并不多,政府认为即使不投入,家长也会为孩子买单的。这跟中国很像。
总之,亚洲不存在宽松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