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设计的风格
『壹』 欧美设计风格与日本设计风格是怎么样的
我自己也是做设计的(我是排版师),不妨也说一下自己的愚见啦,哈哈哈。
以下都是一些杂志和封面的排版说法——
个人觉得欧美的风格很干净利落,醒目、大气、简单、明亮,是欧美的作风。封面来说,他们会将金发女郎(也有黑人或黑发的美人儿),放在杂志中央,大大突出她们的焦点位置,让人第一眼就可以看到那个金发模特——再配以刊物名称,附加导读,通常不会显得凌乱,相当有秩序。
至于排版方面,就相当有创意,他们总能打破一切框框障碍,跳出框框。别人尝试过的,他们不轻易去重复。相当另类!新潮!
犹太人的风格,通常是走复古的路线。他们最喜欢在封面四周加入“画框”“边框”“花纹”来修饰,让封面看起来像一幅名画。显得相当的优雅别致。
排版方面亦一样走高雅时尚路线,显得别具一格,在细节修饰相当花心思,刚看的时候你会觉得他们很琐碎,因为在不起眼的地方他们总要放入一点元素来装饰,将整个画面饱和起来,有人不会习惯这种风格,但亦有人钟爱。
日本风格显得极其.......朋克?呵呵,不知道怎么形容,我觉得他们什么东西都要撑爆画面,我不喜欢这种风格。但日本人觉得这类的封面相当的hot,新潮和另类。封面的人物和文字,全部都成了杂志的焦点(这跟我所学的艺术设计相违背,一个成功的作品只能够有一个视觉焦点,日本人设计的封面太多视觉焦点让你眼花缭乱)。什么都是大,大,大,再大....
排版方面显得极其暧昧,常用粉红、红、黄、紫色等色系,再配黑色垫底,我的天囧......看上去有点“色色”的感觉,还有,他们也喜欢将引以为傲的“萝莉萌”风格(卡通人物,水汪汪那类)放进去,哇赛......
韩国就显得很彩色,colorful,但用色绝对不会显得乱七八糟,相当有秩序、均衡,看上去挺舒服的,韩国风格要古老有古老,要新潮有新潮,韩国人做的设计的确挺令我喜爱的。他们着色都挺大胆,即使是冲突颜色,但经他们一调教后就显得相当和谐。另外,他们是讲求“平衡”和阴阳学原理(看他们的国旗就知道啦噶噶),如果左边设计太重太饱和,他们在右边的下角位置放点树叶、酒杯来点缀。在角位置坐点缀是他们的风格,平衡了画面。他们设计是亚洲第一的,无可否认。
排版方面走得挺新潮,有街头文化。可以用hot fashion(热潮)来形容,相当有个性。
中国风格呢?很多人批评中国风格垃圾啊之类.....其实我们真的不应该这样自卑,即使是flash,中国人制作的网络游戏的flash在亚洲是No.1的。中国人设计的东西,都比较倾向遵循一个原则——简洁就是力量!(就像网络首页,嘿嘿)。封面设计里,一个封面女郎,配合一些文字,迅速排版,从上到下一翻,搞定快夹靓。中国设计从来不喜欢太复杂,太繁琐,通俗、易懂即可。
排版方面完全是从读者角度来考虑和出发,凡事都会为阅读方便着想,相当的稳固和保守路线。但缺点是有时候太死板,没有创意。
另外,中国人太多,有些人喜欢抄袭和盗用别人创意,这类人实在败坏我们设计界啦.......山寨风格,no good啊!!!
土耳其那边的风格,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但从他们的阿拉伯蛇形文字就有一种伊斯兰那边的风格啦......看上去很古老,尊崇一种老旧的风格一直不变.......
这就是我自己的感觉啦,希望帮到你。
『贰』 日本设计风格有哪些特征
汉唐风格(古建筑)
『叁』 日式设计风格是什么样的
日式风格
关键词:舒适,放松,随意,安闲。 效果:家具紧贴地面,没有地脚,会给人很强的安全感。浅淡的颜色居多。整体低矮。 日本和式建筑,又称“和样建筑”或“日本式建筑”。十三至十四世纪日本佛教建筑继承七至十世纪的佛教寺庙、传统神社和中国唐代建筑的特点,采用歇山顶、深挑檐、架空地板、室外平台、横向木板壁外墙,桧树皮葺屋顶等,外观轻快洒脱。 日式设计风格直接受日本和式建筑影响,讲究空间的流动与分隔,流动则为一室,分隔则分几个功能空间,空间中总能让人静静地思考,禅意无穷。 日式风格特别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借用外在自然景色,为室内带来无限生机,选用材料上也特别注重自然质感,以便与大自然亲切交流。
更多资讯,可咨询犁讯装修网,域名地址:室内装修
『肆』 什么是真正的日系平面设计风格
日本的民族设计是干净而整洁的,这个特点从视觉设计到产品设计都遵循这个原则。特点二: 没有阴影的平面,日本有一种崇尚“平”的情结。还有其他等等
『伍』 日本设计的特点
日本建筑的特点
在世界建筑发展大潮中,日本建筑无疑是令人瞩目的。作为经济、文化、科技三者结合的产物,日本当代建筑创造了建筑史上划时代的作品。日本的当代文学、美术、音乐似乎还没有日本当代建筑这样高的成就。中国建筑界一直关注日本建筑界的发展动向,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马国馨院士的《日本建筑论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就是这方面的重要著作。
《日本建筑论稿》包括《日本建筑文化浅析――吸收与创造》和《日本建筑国际化的第四次浪潮》这些很有分量的长篇论文,还有关于丹下健三、黑川纪章及日本女建筑师的专题研究,还涉及日本的野外博物馆、日本桂离宫及其大修、日本的村山水、赖特和日本等问题,内容十分丰富,显示了作者的渊博学识。本书最吸引人的当然是作者对日本建筑近现代步伐和新时代新发展的精彩论述。马国馨认为:日本有着与众不同的强烈的传统文化,有着固有的独特的建筑观,同时又存在着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吸收。在创作方法上,日本存在着多种理论和流派,比如老一辈建筑家村野藤吾就始终和现代建筑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丹下健三则一直致力于日本的的现代建筑运动,使之逐渐在日本建筑界占统治地位;矶崎新使用的视觉语言,是在世界的文脉中找出他认为适当的语言;黑川纪章则要在东洋的思想中表现现代日本的主题;安藤忠雄清水混凝土最简洁的质感体现了低技――高手工技术。这些建筑家各有不同的立场和方法,主要观点有三:其一是努力研究和提炼日本的特点,然后用现代的手法来加以实现。其二是追求“无形”的普遍性,也就是如何把日本的精神用一种暧昧的形式来加以表现。其三是一种新的和洋折中的方法,但有时一看就完全是日本的风格,又都只是表层的内容。在实际创作中,日本的建筑家常常在这些观点之间摇摆、彷徨,从中努力寻找新的结合点,寻找一条新的出路。
本书论述的“日本建筑国际化”亦是读者感兴趣的问题。80年代后半期到90年代初,日本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泡沫经济”,出现了一时的建筑热潮。国外建筑师尤其欧美建筑师大量涌入日本建筑市场,随之出现了日本建筑国际化的“第四次浪潮”(日本建筑史学家铃木博之语)。马国馨在本书中讨论了日本建筑国际化的第四次浪潮,分析了其中深刻的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从世界级大师到后起之秀,从建筑设计到室内设计,从欧洲到美国,最引人注目的大师如美国的格雷夫斯、埃森曼、屈米、贝聿铭,英国的福斯特、罗杰斯、斯特林,意大利的皮阿诺、罗西,瑞士的波塔等都在日本留下了作品,表明日本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有数的建筑活动的中心和热点。这次浪潮,如铃木博之认为追求的是一种“同时代性”,即不仅是追求一种异国情调而是和别的国家“现时”同一水准的内容,是日本建筑和外国建筑的“平起平坐”。马国馨则认为从另一个角度来考察,尚没有完全达到“平起平坐”的地步,引进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就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次浪潮将深刻影响到日本建筑界。这种外来建筑文化和日本本土建筑文化之间包含着复杂的内容。他们既有彼此在一定时期内共存的一面,也有产生激烈冲突的一面,由此将引起日本建筑系统整体结构的变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建筑界在吸收与创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样值得中国建筑界思考。在西方建筑文化占主流地位的情况下,日本建筑界作出了有力的回应,日本建筑文化因此成为当代世界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丹下健三、矶崎新、安藤忠雄等也成为国际知名的建筑家。而中国,虽经过长期的奋斗,但似乎还未能在国际建坛上起主要作用。整个20世纪,能在世界建筑史上留下名字的中国建筑师恐怕只有戴念慈一人,他是具有保守倾向的古典主义大师(这里的“保守”指一种文化态度,没有贬义)。而力图创造中国现代建筑的建筑师,则因为没能解决世界性的难题而不为国际建坛所关注。追求创新的建筑师,有时却只能落得“勇敢的牺牲”的结局。面对中国建筑的现状,日本建筑的发展应该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参考资料:书名:日本建筑论稿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学术丛书)
『陆』 日式风格平面设计特点有哪些
1、色彩淡雅为主
日式风格装饰确定主要色调,色彩淡雅清爽,浅色调为主,并且崇尚自然的设计,贴近自然的特点,一般不选用浓烈的色彩,显得空间过于浮华与现代化,比如原木色家具、灰色的沙发、木色地板等,柔和的光线映衬,使得整个家居舒适而温馨。
2、自然材料
日式家居装饰注意物与物的呼应,室内环境和大自然的呼应,运用大自然材料装饰,比如原生态的木材,更有线条感,使得静谧的日式空间,又营造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充满着生气。大自然的装饰材料有木材、竹子、藤等。
3、自然装饰
通过自然材料装饰,打造出自然的日式空间,木材保留着原木色的纹理,木材之间的细缝适合,又能增强空间感。自然材质而有质感,整体的木材搭配得当,提高客厅的一体感、立体感,避免给人突兀的感觉,也是遵循大自然和谐的原则。
4、格子拉门
格子拉门是日式风格的特点,也是不可缺少的元素。格子拉门增加空间的通透性,也不失隐秘性,同时也是很好的装饰空间作用。
5、强调功能实用
日式风格强调功能实用性,拒绝繁杂的装饰,简洁的空间布局,简单自然的家具非常有质感。从空间布局,到家具陈设等,一切以实用、舒适为主,比如沙发简洁线条设计,也会设计收纳功能,使得整个空间更加简洁与宽敞。
『柒』 北欧跟日本的设计风格有什么区别
日本给人的是意境,让人想融入其中;北欧更有亲切感,即使深浅色搭配也阳光明媚。
我觉得两者最明显的区别是情绪上的。
北欧的像是个好脾气的白白净净的阳光少年,喜欢做家务,同时也爱热户外活动。但又都不过度热衷。心情郁闷了就打扫一下房间。心情好了就做杂果沙拉吃。
日本的设计不仅仅是表现上的简洁,并且有着发自里面的自恋与忧伤。
像个不懂得如何与外界接触的少年。有些病弱,不养宠物但是偶尔会去喂街角的流浪猫。烧水的铜壶是祖辈在一块铜板上一下一下敲出来的。
可以在北欧风格的家居里面,摆放好多儿童用品玩具,摆一座非洲的木雕,感觉都不会突兀。
『捌』 日本设计美学有什么特点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日本
比较精致
缺乏大器
『玖』 日本设计风格有什么特点
日本的设计与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和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下面康石石就以日本产品设计为出发点具体分析一下日本设计美学有何特点。
『拾』 日本的现代设计的发展概况和特点、名家
1、概况:日本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它的传统与现代双轨并行体制,针对日本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不同的两种设计体制也是双轨并行的。
2、特点:在创造空间时,对表层选材的处理十分重视,往往强调素材的肌理,暗示功能性来突破框框。大胆地原封不动地表露水泥表面、木材质地,以及铝合金、钢铁等金属板格、金属复合板材、人造石、马赛克等饰面。
着意显示素材的肌理效果或本来面目,加以精密的打磨,使这些现代技术加工的表层材料质感完全像是用相机拍摄的效果一样,或像透过滤色镜观看材质一样的诉诸视觉的材料运用。
3、名家:,丹下健三、黑川纪章、矶崎新、安藤忠雄等。
(10)日本设计的风格扩展阅读:
名家代表作:
1、丹下健三
东京奥运会主会场、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广岛和平纪念公园、、东京罗马天主教圣玛丽大教堂等。
丹下健三,日本著名建筑师,曾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东京奥运会主会场就是他的杰作。1961年他创建了丹下健三城市·建筑设计研究所。1964年东京奥运会主会场——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是丹下健三结构表现主义时期的顶峰之作,具有原始的想像力,达到了材料、功能、结构、比例,乃至历史观的高度统一,被称为20世纪世界最美的建筑之一。
2、黑川纪章
大阪国家人种学博物馆,福冈现代艺术博物馆,郑东新区CBD等。
第二代日本建筑师,曾多次获奖并获得多项国际荣誉。他曾与和矶崎新、安藤忠雄并称日本建筑界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