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没有朋友有那种蒸汽朋克风格的静物的图片

洛奇英雄传3月19日更新,蒸汽内衣来袭。美不胜收。以下为简介及图片预览。 对于女性角色的玩家来说,在蒸汽朋克的时装之外,还有项惊喜不容错过哦!3月19日(维护后)至4月1日(维护前),女性角色的“蒸汽朋克”内衣惊喜上架,永久期限限时销售!用“蒸汽朋克内衣”搭配“蒸汽朋克”时装,自然是美不胜收,再好不过哦!

㈡ 朋克的穿衣风格到底是什么最好附带图片说明

朋克元素有:骷髅头、铁链、个性涂鸦、刺猬头
除了这些“基本元素”之外,别针、钉钉、金属条也被广泛地应用到服装中。
还有黑色的紧身裤啦,松松垮垮的外套、皮衣等等
朋克服装典型代表设计师:VivienneWestwood
有关朋克风格的电影我最喜欢的是NANA,如果你喜欢朋克,强烈建议你去看看哦~~
而且里面的服装也很经典。

㈢ 怎么才能把图片P出朋克风

朋克有很多种.你要P哪种啊!

P出来的不好看.

还是原汁原味好.

你选一个废墟作为背景拍照.

然后弄的很诡异.

下面有张参考我弄的

㈣ 求赛博朋克风格的一张图片,衣服是银白色中间有个气

现在工作都是这样,计件工资。除非是公务员,国有企业是按照中产值平均分配回,私企个服务行答业都是个人多劳多得,看自己的能力。

如商家跟你签用工合同,底薪(不低于当年所在地最低标准)十医保社保。商家是合法的,至于你说提成,个人觉得还算合理,毕竟多劳多得。

如果觉得工资分配不合理,可以换个工作,毕竟现在不再是老板挑工人的时代,打工的也可以挑老板。

㈤ 在ps中如何将街景图做成赛博朋克风格,请尽量详情一点,谢谢

将照片拖入acr中,点击上方菜单栏中箭头所指矫正工具,然后再点击箭头所指的A自动校正,使画面横平竖直。

在基本面板中,赛博朋克风需要一个冷色调色温,将色温向左移动一点。增加一点曝光,降低对比度,将暗部细节拉回来。把高光大幅度降低,阴影加100。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画面的细节足够丰富,这时候不要担心画面太灰,我们可以把清晰度大幅提高,让画面有层次。并且降低一点白色色阶,降提高一点黑色色阶,这样可以保证细节。增加一点点鲜艳度降低饱和度,让整体画面提升一点色彩鲜艳度,降低饱和度的目的是让鲜艳度的提升更加自然。

HSL的色相中,为了让画面中的各种颜色更加统一,将红色色阶、橙色色阶向左移动,将洋红向右移动,使画面中的暖色符合需要的效果。将蓝色滑块往青色方向移动,让画面中的蓝色呈青绿色,这同样是这类风格照片调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

HSL的饱和度中,主要加强画面中的冷暖色调,使大面积的青色与部分暖色形成对比。

HSL的明度中,适当增加冷暖色调的明度,使画面显得不那么沉闷。

这里仅调节红色曲线和蓝色曲线即可,在红色曲线的阴影部分向右拉动增加青色,增加画面的冷色背景基调。在蓝色曲线的阴影部分向右拉动加入一点点黄色,使画面显得不要过于偏冷,为画面中行人的肤色和地面颜色找回一点暖色。同时在高光部分向上拉动一点,为画面中明亮的灯光处增加冷色。

已经初步具有赛博朋克风了,但霓虹灯中的色彩还不明显,冷暖冲突不够,而且画面较沉闷,科技感、梦幻感不足

1、新建一层图层,颜色选择洋红色,用带有柔边效果的画笔涂抹画面中发亮的霓虹灯广告牌,然后再复制一层。这样涂抹,看上去会很假,所以一定要将图层混合模式分别设成滤色和柔光,并调节不透明度。

2、盖印(ctrl+shift+alt+E)一个图层,打开滤镜中的Color Efex Pro 4最后增加一点亮点,选择“古典柔焦” 降低一点强度和亮度,让画面中的灯不要太刺眼。这样做可以给画面增加一点朦胧感、科技感。

㈥ 什么是朋克风格

朋克(Punk)
朋克运动的兴起和影响主要在英国,它与西方,特别是英国社会日益蓑落有着直接的联系。1973年,英国爆发经济危机:原油价格猛涨,汽车工业几近破产,纺织、煤碳、钢铁工业都陷入困境,国际贸易停滞不前,物价上涨,大量工人失业。年轻一代对此毫无办法,精神上受到严重打击。而这个时候的乐坛却由明星主宰了潮流。这种情况下,青少年对现实社会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朋克音乐正反映了这些青少年对现实的强烈不满情绪,甚是绝望的心情。他们愤怒地批评社会的各个方面,而且是用大喊大叫、古怪的形象和疯狂的舞台行为表现出来的。
从音乐上,朋克摇滚作为摇滚乐的一个分支,并没有为摇滚乐带来任何新的东西,它只是把主流摇滚中从硬摇滚到重金属那种比较强劲的风格推向了极端。朋克反对主流摇滚中从"披头士"以后那些进行音乐实验和艺术创新的倾向,如技术性的器乐独奏,摇滚乐和其他音乐相结合的严肃探索等。它比硬摇滚更加强调简单、重复,强调最"基础"的摇滚。歌词也比硬摇滚更加直接了当、明确无误,像华丽摇滚一样,朋克的意义不在音乐,而在音乐之外。他们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引起人们的关注,使人震惊?在朋克中,音乐似乎是最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想恶心什么人"。
英国最重要的朋克乐队是成立于1975年的"性手枪"(Sex Pistols),他们创立了一种愤怒的、反对一切的年青人形象,以及一种渎神和强暴的气氛。他们的音乐恢复了50年代最"硬"的、简单而大声的摇滚语言,只是更缺乏技巧和味道。主唱约翰尼·罗坦(Johnny Rotten)在加入乐队前从未唱过歌。"性手枪"于1976年与EMI签约,发行单曲《英国无政府》(Anarchy in the Uk)。第二年初,在伦敦"今日电视节目中接受采访时,罗坦用粗鲁、下流的语言,对有关社会传统准则等问肆言抨击,引来了从国会到报纸的谴责。EMI付出一万英磅立即解除了他们的合同。不久,"维真"唱片公司与他们签约,并于1977年,在英国庆祝伊丽莎白二世继承王位25周年的同时,发表了他们模仿英国国歌的同名讽剌曲《上帝保佑女王》(God save the queen)。歌中唱道:"上帝保佑女王,这个法西斯政体。在英国的梦想里,没有前途。没有前途,没有前途,没有前途。"尽管这首歌曲到处被禁演,但却受到"幻想破灭"的青少年无条件的支持,在英国排行榜上获第二名。同年年底?quot;性手枪"推出他们惟一的专辑《别担心阉割,这里有性手枪》(Never Mind The Bullocks,Here's The Sex Pistols)。1978年,罗坦退出"性手枪",成立了一个新的乐队。维希亚斯(Sid Vicious)成了"性手枪"的主要成员,他的极端主义和对整个世界的憎恨远远超过罗坦。同年10月,他因谋杀女友而被捕。第二年年初,在候审期间,他被发现死于吸毒过量。1979年,"性手枪"乐队解散。
英国其他重要的朋克乐队还有"冲撞"(the Clash)。从歌词和行为来看,他们不像"性手枪"那样让人难以接受,但音乐同样简单、重复、猛烈,有很多尖叫和失真。1977年,他们发表了第一张专辑《冲撞》,其中几首歌曲对一切都提出了抗议:烦人的工作、警察、美国、摇滚乐、暴力和种族主义。
虽然,朋克的兴起和影响主要在70年代中期的英国,但从音乐和歌词来看,类似的特点早已在美国60年代末的一些乐队中出现了。
还需要提到的是"地下丝绒"(the velvet underground)乐队,它是由受过古典钢琴训练的路·里德(Lou Reed)于1965年组织起来的,他们与米高梅唱片公司签约,于1967年发行专辑《地下丝绒和尼科》(尼科Nico,1966年加入乐队任主唱,1967年离队),包括了几首毫不隐讳地涉及吸毒和施虐狂的歌曲。1968年,推出第二张专辑《白光/白热》(White Light /White Heat),其中,专辑标题同名曲就是一首关于吸毒的歌曲;《礼物》(the gift)在充满噪音的、不断重复的音乐伴奏下,用语言说出超现实主义的、与性有关的歌词;《雷大姐》(Sister Ray)长17分钟,半说半唱,内容明确地与性相联系,伴奏音乐不断重复,且被严重歪曲。这张专辑在排行榜上列为第199名。作为反传统的先锋派乐队,"地下丝绒"作品的内容主要强调吸毒和性。他们于1972年解散。
后来,朋克摇滚从英国传入美国。作为一个运动,它在美国的规模较小。而且,它不像在英国那样是一种政治上无政府主义的音乐,而是青少年反对他们的父母和反对他们感到格格不入的中产阶级的一种新的语言。美国主要的朋克乐队?quot;纽约娃娃"(New York Dolls),"雷蒙斯"(Ramones)等,代表歌手有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等。

㈦ 朋克风格是什么意思

朋克(punk),又译“朋克”、“鬅客”。是一种文化。

朋克文化是一种起源于1970年代的亚文化。最早源起于音乐界,但逐渐转换成一种整合音乐、服装与个人意识主张的广义文化风格。

朋克文化始于1970年代,由英国开始,最初的时候它是一种音乐上的叛逆运动,主旨是在抗拒反对一些包括前卫摇滚(progressive rock)、重金属(heavy metal)在内,已经既存的流行音乐形式。在朋克文化的诉求中,这些流行音乐的歌手们早已因为过分英雄崇拜式的偶像塑造,而与他们的歌迷们疏离太远。

朋克文化的追随者以地下音乐(underground)、极简摇滚(minimalist rock)等音乐形式为基础,发展出他们自己反乌托邦风格的音乐。在朋克摇滚领域与雷蒙斯合唱团(The Ramones)是朋克音乐启蒙时期较为人所熟悉的代表性乐团。

渐渐的,朋克变得更加多样化并且更少最低限要求主义,这是随着像The Clash这样的乐队融入了如ska和rockabilly甚或hip-hop这样的其他地下音乐影响而发生的,但是音乐所散发的讯息还是一样的;它带有颠覆性、叛逆性以及无政府主义。它取材于诸如面对社会的问题、下层阶级的被压迫等等这样的主题。朋克文化是对社会的一个讯息,也就是,不是所有人都过得很好、不是所有人都一样。

(7)朋克风格的图片扩展阅读:

朋克设计——

早期朋克的服装赋予日常物品以美学价值,比如将衣物撕裂再系以别针或捆带,使用颜料在衣物上作画和装饰,把黑色的垃圾塑料袋作为衬衫或衣裙,把扣针、剃须刀等作为饰物,他们还常常有意使用皮革、橡胶、乙烯基塑料作为衣物,使人联想起一些非性质活动。

总之是使自己的造型极度夸张、放荡不羁、充满挑衅性。但显而易见,朋克尽管气势咄咄、对日常生活及其中之用品,以及被附于其中的意义和标志胡捣乱搅,却从不拒斥它们。该运动本身就很商业化。随着经济的复苏,朋克激烈的标新立异也被融入主流文化中,成为时尚

那种玩世不恭的时髦味和颠覆味的朋克语汇为时装设计和时尚刊物带来的影响最显而易见。把朋克服装或新浪潮服装带进主流文化的最重要设计师是英国人薇薇安·魏斯伍德。另一位英国朋克服装设计师赞德拉·罗德斯(Zandra Rhodes,1940年生)作品风格更加温和,得到更多富人和名流认可。

在视觉传达领域中,朋克同样经历了一个被驯化的过程,这尤其凸现于早期的朋克刊物和后来出现的、往往被误以为属于朋克文化的时尚杂志之间的对比。美国的《朋克》(Punk)、英国的《毒》是具有代表性的朋克刊物,但均随着朋克文化被驯化这一过程而停刊。

㈧ 朋克风的特点是啥

朋克风的特点是另类、粗野故意的毛边,不规则的造型,破损残旧,随意混搭。风格甚至成为高级时装的设计灵感源,主流时尚和街头风格之间相互影响,时装设计师们把朋克服装的不同元素运用于设计中,为服饰潮流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

在中国,朋克风格的服装是与大众不同的,如女穿男装,穿着皮革,佩带着带铆钉的饰品,全身穿得破破烂烂等等。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朋克风格,其实喜欢朋克的人,自我思想严重,不人云亦云,有创造力,无所不在的抗议,抗议任何不满的事情。朋克一直生活我们的世界里,展现着另类的个性。

二战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在经济不景气和特殊的社会政治背景下的英国社会下层的青年人中间,产生了由失业者和辍学的学生组成的反传统主义的“工人阶级亚文化”群体———朋克团体(Punk)。他们用自己特立独行的装束风格彰显自己,表明其与主流文化及其他的青年亚文化圈的不同。

(8)朋克风格的图片扩展阅读

朋克一族发展到后来开始流行穿鼻钉、舌钉等,穿玄色T恤或黑色有风帽的运动衫、男装牛仔裤、廉价的男士板鞋等,并流行小装饰,服装上有印有不同图案和文字的各式各样的logo,以此来表达他们的内心感受,从不被大众时尚潮流所左右。

到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一种混合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新的朋克样式出现了,身着Converse、All-Stars等牌子的鞋子,格子花呢的裤子、紧身T恤、镶有撞钉的皮带、有弹性的露指手套、颜色鲜艳的运动夹克……所有的一切都被大众鉴戒和模仿而成为流行,从而影响至今。

第一阶段英国朋克伴随着the Sex Pistols在1978一月份的解散而中止了,但是这种风格仍旧繁盛---它的音乐是朋克的标志---直到1982年左右。

在那段时期,残留的原始朋克已经扩大了他们的音乐风格,并且英国朋克本身已经变异和分裂成一些其他的流派,如流行传统的新潮,艺术挑逗的前朋克,冰冷阴暗的歌特摇滚,无政府的硬核朋克和早期的另类摇滚。

㈨ 朋克风格是什么风格

朋克是无所不在的重金属似的威力,无拒无束的自我表现、快乐完全的、清晰的并且总是不用经过审查的。打翻甚至包括打翻自己——朋克的精髓。

朋克风格是兴起于1970年代的一种反摇滚的音乐力量,朋克用简陋的音乐把他们露骨的叛逆行为提升到了哲学层次,在主观能动性和否定之否定的理论下创造了一种扭曲的责任感和边缘文化现象。


(9)朋克风格的图片扩展阅读:

发展历程

1、Post-Punk

自1977年朋克革命后,在朋克的独立精神和直白表达的鼓舞下,许多乐队涌现出来。他们没有重复sex pistols的风格,而是延续了除朋克摇滚外的roxy music、david bowie和t.rex的道路,进入到一种更具实验性质的领域,形成了后朋克风格。

部分乐队因其反文化精神和对既定的摇滚习俗的反抗而联合在一起,许多这样的组织----如joy division,the cure----用合成器和吉他创造了一种黑暗、阴郁的音乐表达形式。

2、Proto-Punk

说到原型朋克音乐就不能不提及一小批无法给予意义界定的独立乐队,他们出现于60年代末期,并且一直延续了自己的风格直到朋克音乐成为一种潮流(大概在1975-1976年左右)。很显然,这些乐队并不能被称为原型朋克乐队。

3、Punk(朋克)

朋克摇滚是最原始的摇滚乐----由一个简单悦耳的主旋律和三个和弦组成。其变化在于朋克摇滚将过去的旧式摇滚演奏得更快速更激昂。

由于有些乐队片面地理解了朋克音乐的风格----包括60年代的车库摇滚乐队和the velvet underground、the stooges、the new york dolls----直到70年代中期朋克音乐流派才正式形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朋克风格



㈩ 朋克是个什么样的概念朋克风格又是什么样的

PUNK的精髓在于破坏,彻底的破坏与彻底的重建就是所谓真正的PUNK精神。

PUNK风格大致来说包括音乐和服饰两个方面。

发泄怨恨、进行控诉,这种称之为朋克的反摇滚音乐力量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从朋克音乐诞生的那一刻起,朋克风格就变成了另类时尚的标志。早期朋克的典型装扮是用发胶胶起头发,穿一条窄身牛仔裤,加上一件不扣钮的白衬衣,再戴上一个耳机连着别在腰间的walkman,耳朵里听着朋克音乐。美国歌坛大姐大麦当娜就是朋克时装潮的代表人物,她曾将英国著名的朋克时装品牌PauricSweeney其中一季的秋冬系列服饰全部买下。

朋克风格为各大设计品牌所重构吸收始于VivianWesterwood。VivianWesterwood被称为“朋克之母”,她是20世纪后期国际上最重要的设计师之一,早在70年代就以叛逆的服装风格成名。这种服装就是早期朋克运动的服饰。许多人对VivianWesterwood对时装界的贡献总结为:将地下和街头时尚变成大众流行风潮。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时装界出现了后朋克风潮,它的主要指标是鲜艳、破烂、简洁、金属、街头。反观今年的朋克潮,颜色方面却回归了以往的以沉色为主,款式基调依然是简洁,少了金属和街头的气息。

这里有一些国际大师设计的PUNK风格的时装
http://www.sg.com.cn/ls/WACS/t20031229_61829.htm

punk起源

PUNK INTERIOR

PUNK, 是兴起於1970年代的一种反摇滚的音乐力量。 PUNK在中国大陆译作"朋克"; 在台湾译作"庞克", 香港则叫作"崩"。 在西方, PUNK在字典是解(俚语)小流氓、废物、妓女、娈童、低劣的等意思 (虽然现在它的意思有了一定的改变)。 从最早由Leg McNeil於1975年创立《PUNK》杂志,之后由Sex Pistols将此音乐形成潮流距今已有25年历史了。 要了解PUNK对世界及对室内空间的影响, 必先了解PUNK的意义及发展。

1970年代的英国

PUNK这一词是被英国人叫唤起来的, 当时战后的英国, 经济萧条, 失业率高企, 而当时美国那边厢的荷里活电影发展得蓬勃刺热, 间接导致英国的电影业一落千丈; 在音乐事业方面, 英国亦是处於低迷状态, 美国正流行著progressive 诗篇式的摇滚乐, 十多分钟的solo, 音乐十分注重技巧化的表达, 而当年的掘摇滚乐逐渐商业化起来, 成为主流的地面商品, 那时候progressive rock 的表表者有YES, GENESIS, KING CRIMSON…。 其实自60年代起, 摇滚乐逐渐步入了一种可悲的境地, 为了商业利益, 乐队及乐手越来越缺乏摇滚乐所应具有的敏感性行(sensitive)及抗争性(complaint)。

势如破竹的"崩"力量

1975年Virgin 唱片公司所签下的label - "SEX PISTOLS"(大陆译名"性枪手")是PUNK的起点。他们发表的专辑"GOD SAVE THE QUEEN"的唱片封套大胆地把英女皇的嘴巴用"SEX PISTOLS"的封条封著。大胆的作风前无来者(及后新浪漫时期英国一队band -JAPAN亦曾在music video 内炸毁毛泽东的俏像), 他们完全的发泄心里一腔的愤恨, 无论对前途、社会都是一种控诉。 这就是PUNK的诞生。

一时之间, PUNK就势如破竹的成为一种狂潮, 因为PUNK是属於大众的文化, 可以极容易使人认同(基於当年英国社会问题), 人们得到宣泄的途径; 而香港当时的许冠杰一曲"半斤八两"亦是受PUNK的文化影响, 写尽打工仔的心态, 可见PUNK的世界性及兼容性(君不见"半斤八两"一碟卖得满堂红?)

三个和弦的音乐

PUNK是物资与欲望、理想与环境的不均衡压缩之下的变形产物, 对物质的敏感是PUNK的重要理念。他们让你感到一种暴躁不安的侵略性与攻击性, 以及对事事都不易满足, 所以PUNK的音乐大都涉及性、药物、暴力等。

"三和弦论"的PUNK是一种极民主的ROCK N' ROLL; 三和弦, 是指一苜歌只是用三个chord (和弦)组成, 完全没有修饰, 直接的、有力的、赤裸的表达他们想说的, PUNK亦没有长篇大论, 只有2-3分钟, 完完全全跟当年的主流相反。

因为PUNK的简单大众化, 使许多PUNK BAND在街头巷尾、车斗里、仓库里响起了他们第一个音符, 音乐已经再不是什麼高深的学问, 因为PUNK有极强的可参与性, 使得PUNK音乐得以普及, 对摇滚乐有著积极的推动作用。

PUNK的演变

尽管PUNK是那麼的负面, 那麼的极端, 但它总算在世界艺术史上写下重要的一页。PUNK的出现, 不只於在音乐世界, 还影响了时装、平面图像、视像及室内装潢。一名作家Malcolm Mclarer说过"If punk was just about music this thing would have died years ago" "pu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event in post-war Britain." PUNK亦可能给予意义含糊的新浪漫(POST- MODERNISM )一点栓译。

PUNK的演变之广, 我们可能没有擦觉, 它已经变身成一种行为艺术, 一种思想, 甚至一种人生。 在平面设计方面, 由SEX PISTOLS的唱片封面引发起一种"并贴"的热潮, 当年的海报, 杂志等都以这种方式排版, 对往后的设计业影响钜大。

在时装设计方面, 大家一向可能误解那些PUNK头的人是PUNK友, 那是十分错! 其实PUNK的潮流, 在八十年代的青年人一定经历过, 当年梅艳芳的一身打扮都是受PUNK LOOK影响, 人们还以为梅小姐带领潮流, 其实她也是跟潮流! PUNK LOOK 往往是一种反叛型态, 80年代的男生gel起头发, 一条窄身牛裤, 加上一件不扣钮的白恤衫, 再戴上一个headphone连著腰间的walkman, 已经是一种PUNK LOOK。(可惜香港人只是学齐了人家的outlook,, 但headphone却听著中文流行曲!!)

这里有一篇PUNK的思考和讨论,比较长,如果有兴趣也可以看看咯。: )
http://www.groad.com/keats/important/forum/viewarticle.asp?id=2504&catagory=%D2%A1%B9%F6%B5%D8%B4%F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