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的魅力
⑴ 设计的魅力有哪些
能让客户满意当然是最好的。
我是做平面的,我认为设计是种那难说的东西,有时候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做好的、你认为简直就是极品的东西,但是客户一句话就给推翻了;你认为不好的东西,但是客户就是看中了。设计的魅力就在于可遇而不可求
⑵ 如何展示你性格的魅力
人性的美丽在于人那迷人的个性。你的个性就是你的风格。凡是高情商的人都有其突出的个人魅力,这种魅力即来源于他的个性,而他的个性又表现在他做人的方式、做事的风格上。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体现着他的个人魅力,表现着他个人的风格。
我们知道,世界上的所有生物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正是依靠着这些特点,他们才得以在这个星球上生存。现代社会,知名的商品都讲究“品牌战略”,有了品牌,这种商品才可以走得更远。我们人类自然也不例外。我们要在社会中生存、立足,要与别人相处、共事,我们要发展自己,使自己踏上成功之路,我们也要靠我们的特点、个性、风格和“品牌”。
那么,你应如何打造一个健康的性格呢?让我们先从认识人的个性特征谈起。
(1)个性的倾向性
在形成个性的过程中,时时处处都表现出每个个体对外界事物的特有的动机、愿望、定势和亲和力,从而发展为各自的态度体系和内心环境,形成了对人、对事、对自己的独特的辱行为方式和个性倾向。
(2)个性的复杂性
个性是由多种心理现象构成的,这些心理现象有些是显而易见的,别人看得清楚,自己也觉察得很明显,如热情、健谈、直爽、脾气急躁等;有些非但别人看不清楚,就连自己也感到模模糊糊。
(3)个性的独特性
每个人的个性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即便是同卵双生子甚至连体婴儿长大成人,也同样具有自己个性的独特性。
(4)个性的稳定性
人的个性是逐渐形成的,一旦形成某种个性,包括它的组成部分,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没有特殊的事件是不会改变的。
(5)个性的完整性
如前所说,个性是个完整的统一体。一个人的各种个性倾向、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都是在其标准比较一致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绝不是偶然性地随机凑合。人是作为整体来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的。
(6)个性的积极性
个性不是被客观环境任意摆布的消极个体。个性具有积极性、能动性,并统帅全部心理活动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你的个性是你的特点与你的外表的总和,这些也就是你所以为你、区别于他人的地方。你所穿的衣服,你脸上经常的表情,你脸上的线条,你的声调、语气乃至于你的思想,以及你由这些思想所发展出来的品德,所有的这一切就构成了你的个性,而你的个性在生活中较稳定地表现出你自己的风格。
显然,你个性中的绝大部分,同时也是你个性中最重要的部分,你的风格所代表的那一部分,从外表上是无法看出的。我们平时说某个人的个性如何如何,其实更多地来自于他的外表,来自于他性格中外在的东西。
所以,你的风格或者个性,即使是你自己也很难用语言来概括。你的风格体现于你生命的整体,从你做人、做事、行为举止等等各个部分都能体现出来,但又不是特指某个部分。
在生活当中,一些人被人拒绝之后,就会变得垂头丧气,以为自己被整个世界拒绝,但是,性格优良的人就会在被拒绝中继续寻找机会,表现自己独具特色的风格。其实,我们只要想一下,即使是最差劲的人也会有一两个值得别人赞美的优点,所以,我们就应当在适当的时侯展示自己的魅力和长处。这也是你的风格之所在。良言一句三冬暖,世界上没有哪一个人不喜欢别人由衷地赞美他。如果你能够把最真诚的赞美送给别人,别人自然也会回赠你许多成功的机会。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对于人情世故是很讲究的,人们之所以喜欢找朋友聊天,是因为在这里能够得到一种被尊重、不被欺骗的感觉。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风格,但是,人类灵魂深处却有着一根共同的弦,那就是人类的情感。对于高情商的人来说,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一根弦,并将它轻轻拨响。
中国有一句古话,宰相肚里能行船,说的是领导者的胸怀之大。一个人的人格决定了它能够承担或包容的程度,正如佛语所说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真诚的笑容应该是从心底里发出的,所以,一个性格优良的人,应该常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本来是基督教教徒常用的字眼,它是一种深刻的感受。能够增强你的个人魅力,开启神奇的力量之门,发掘出无穷的智慧。
一个人要想拥有迷人的魅力,语言才能是一个硬件,能说会道也是一个高情商者所应该具备的能力。因为语言表达能力是构成个人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想在紧张激烈的人生竞技场上做一个常胜将军,必须培养自己机智、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会倾听也是一种风度,一种魅力。就人性而言,每一个人最为关心的无疑是自己。每一个人都喜欢讲述自己的故事,希望找一个忠实的听众。如果你是一个高情商的男人,如果你是一个优秀的对话者,那么,首先学会倾听吧!千万不要忘了,静静地倾听别人讲话,也可以展现你无穷的魅力。
打动人心的最理想方式,莫过于在了解对方的兴趣时,尽量满足他的欲望。如果你是一个性格优良的人,如果你能坚持这么做的话,你就是一个受欢迎的人,就是一个有魅力的人,就是一个会取得人生成功的人。
一个人最为重要的品质是诚信,被别人信任的第一要素是诚实。诚实是树木之根,没有根,树木也就没有了生命。每一个性格优良的人都要树立起诚信的优良品质。
还有,你的衣着式样,以及它们对你来说是否得体,构成了你风格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别人大多都是从你的外表获得对你的第一印象。
还有,你与别人握手的态度,也密切关系到你是否排斥或吸引跟你握手的人,它也表现着你的个性,体现着你的风格。
你眼中的神情也是你个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些人就能通过这扇窗户看穿你的内心世界,看出你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思想。
你的身体洋溢着的活力,或者说通过你的言谈举止所体现出的个人魅力,也是你个性的一个组成部分。
当然,最重要的是,你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将你的个性或者个人风格尽情地展现出来,而且,能够使你的个性永远受人欢迎。这种方式就是对其他人的生活、工作表示深切的关心与兴趣。你需要做一个无私、大度、热忱、宽容的人。
我们很难想像一个极端自私自利、狭隘、冷酷无情的人能讨人喜欢。这样的人,即使他衣冠楚楚、长相英俊,也难言有什么个人魅力。
你的内心世界决定了你的个性,你的思想品德高尚与否决定了你的风格。
要活出自己的风格,表现出你受人欢迎的个性,还得从加强你的文化修养、丰富你的精神世界做起。
要活出自己,的风格,而且使别人也能接受、欣赏你的风格,首先要求你的风格令人喜爱。如果你自己的“风格”十恶不赦、人见人厌,那不要这种“风格”会更好一些。再就是你要强化自己的风格,一旦发现你的某种行为深受众人喜爱,你不妨将其加强突出。这样,你的风格就会越来越突出。
有了自己的风格,还要找机会展示自己的风格,展示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个性魅力。对于现代人来说,展示自己风格和魅力的地方很多,比如,大学生毕业求职的时候、演说的时候、述职的时候,甚至在我们做一些日常工作以及生活当中,都有无数个展现我们个性魅力的机会。生活已经告诉我们,如果你拥有一种令人倾倒的人格魅力,那么,你在人生的旅途中就会游刃有余,这也同时意味着你拥有了一笔巨大的财富,它会使你享受人生的快乐和喜悦,使你赢得身边人的喜爱和信任。
⑶ 简欧风格为什么成为那么多人的魅力之选
1.设计特点
简欧来风格其实就是经过改源良的古典欧式主义风格。而欧洲文化涵盖的开放、艺术底蕴、思想等姿容,获得了无数人的青睐和追求。因为简欧风格从最开始的繁杂,再从整体到局部,精益求精,所以给人留下了一种专心致志的印象。一方面它很好的保留了材质、颜色的大致风格,依然可以让人感受到历史痕迹和文化底蕴,同时又舍去了复杂的装饰和肌理。
2.色彩搭配特点
简欧风格的装修一般都是以白色为主色调,然后用深色和浅色作为辅助颜色。一般搭配棕色、米色、金色等色调,再通过色彩的对比给人打造出一种华丽的感觉。同时为了增加空间色彩的丰富之感,房间内还可以加入一些其它的颜色来点缀。其实,不管在哪种装修风格中,色彩使用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⑷ 做人要有风格,风格是什么意思
做人要有风格,风格意思是:指具有独特于其他人的表现,打扮,行事作风等行为和观念。
【词语】:风格
【拼音】:fēng gé
一、风格基本释义:
具有独特于其他人的表现。
二、风格引证解释:
风度;品格。
徐迟《井冈山记》:“但他讲了一个伟大的心灵,伟大的人格,极为平凡的事迹,崇高的风格。”
三、风格用法示例:
1、她有松树般的风格,有着梅花似的品行。
2、昙花虽不华贵,但其淡雅的风格却吸引了很多人。
(4)风格的魅力扩展阅读
风格近义词:作风、风度
一、作风
【词语】:作风
【拼音】:zuò fēng
【释义】:指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态度或行为风格;文艺家或作品的风格。
示例:
1、政治上做明白人,经济上做清白人,作风上做正派人。
2、牢记政治责任,保持好的作风,掌握理论武器,深入扎实工作。
二、风度
【词语】:风度
【拼音】:fēng dù
【释义】:指人的言谈举止和仪态。
示例:
1、逆境专为意志刚强的人平添风度,磨难常给充斥自负人士培养魅力。
2、木棉花红艳夺目,盛放着南国的风度。
⑸ 怎么变得风情有魅力
如果是女生的话,个人建议应当具备一些自身条件!
保持良好的身形,性格开朗大方,待人谦和,会化妆,会穿衣搭配,注意身上的细节,有自己的风格和个性,学会爱自己,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有独立的经济能力。
希望能帮助到亲们!
⑹ 什么样的品格最具魅力
也许你喜欢以漂亮的服饰来装扮自己,并且以此来吸引别人?但是你的内心只要存在有贪婪、怨恨、妒嫉以及自私等想法,那么你将永远无法吸引任何人,却只能吸引你的同类——和你同样的自私、贪婪、怨恨、妒嫉的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是什么品格的人,你周围也便是什么品格的人。
任何人也许都可以用一个虚伪的笑容去掩饰他内心的真正感觉;用虚假的热情去和别人握手。如果这些方式缺少了一份真正的感情,那你吸引不了人,只会令他人逃得更远。
拿破仑·希尔认为,一个人之所以真正的迷人是因为:
1.养成对别人的工作、学习产生好感和兴趣的习惯。而且,通过关注别人,发现别人身上的美的东西。
2.培养一个人的说话能力,让他的话在众人面前有份量,有说服力。同时,你也可以把这种能力运用到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或公开演讲的时候。
3.为你自己创造一种不同别人的独特风格,使它适应你的外在的条件和你所从事的工作。
4.发展出一种积极的品格。
5.学习如何握手,使你通过这种方式表示你的热情。
6.要想把别人“吸引”到你身边,首先要“被吸引”到别人身边。
7.牢记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你惟一的限制就是你在你自己的头脑中设立的那个限制。
在这7项中,其中2和4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真正的拥有,或建立了上述的好的思想、行为或者感觉,那么可以说你就建立了一种积极的品格,然后用你自己的极富份量的说服力来表达你自己,那么你的迷人个性将展现无疑。
一个具有这种积极品格的人是极有吸引力的,但是这种力量有时并不是可以看见的。不过只要这个人在人群中一走,即使他一句话也没说,你仍会感到那种“看不到的内心深处的力量”。
现在我要提醒你注意的是,发展“迷人个性”中的第一个因素。
“与他人友好的相处”并不是说这个习惯能给你带来物质上的收获或者是金钱。但是关键是:通过和别人的友好相处,使自己产生一种美化的效果,让别人觉得你这个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你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别人将会和你友好的相处,并且感到快乐,那么你也会感到快乐,而这种快乐是其他的方式或方法不能得到的。
如果你有吵架,当然有时只是吵嘴的毛病,那么一定要改掉它,不要向别人挑战,不要处处示威,不要做无畏的争吵。摘下你的有色眼镜,看清每个人的真善美;扔掉你的“铁锤”,停止敲打,因为所有的奖都是给建设者的,无论哪一方面,而不是给破坏者。
建设房子的是艺术家;把房子拆掉的、买卖破铜烂铁的是旧货商。如果你只是满腹牢骚,这个世界肯定不会听你“胡言乱语”。但是如果你把乐观带给人间,世界也会聆听你的每句话。
所以,迷人的个性有如下特点:
1.善于言谈。
2.懂得微笑。
3.富有同情心。
⑺ 演讲语言风格有什么魅力
演讲风格,是不同个性的演讲者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对语言进行自成一体,别具一格的选择、加工,锤炼而形成的。要使演讲词能达意,妙语连珠,多姿多彩,就要精心追求演讲语言的风格美。
(1)凝练的美
凝练的风格,是由演讲者从表达演讲内容出发,适当运用蕴含丰富、意义深刻的词语和修辞方式,使旬义的缀合以单独连接为主而形成的。用语集中而丰满、简洁而味长,是凝练的主特征。如,一位演讲者对女英雄刘胡兰的赞颂:
敌人一口气铡死了六个同志,让十五岁的你看什么叫死。你早知道那是怎么回事,没眨眼就走过去,让誓言变成茴面。当你的头枕在铡刀另一边,你告诉刽子手:不怕死的,就是共产党员!你是站起又倒下的,但归根结底,你是倒下又站起的!
演讲运用生动凝练的词语和修辞手法,使刘胡兰的形象气吞山河,光照日月,给听众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加之他选用的词语音节整齐,铿锵有力,寓意高深,适境得体,给演讲平添了悲壮感人,余音不尽的音响和色彩。
(2)繁丰的美
繁丰,就是泼墨纵笔,不惜反复,话说得痛快尽致,意思表达得酣畅淋漓。其特点是旬义复合意义缀合,即在一个语义段落中,围绕一个命题或中心思想,反复描述或说明,加重语气,深化主题。如孙泱的演讲词《理解万岁》:
乘着创世纪的诺亚方舟,理解是那只窥探到大自然,衔回了橄榄枝的鸽子;沿着千回百折的泪罗江,理解是屈原感叹社会而传唱于今的骚体长诗;拨出高山流水的琴声,理解是蔡锷、小凤仙人生难得一知己的知音一曲。反复的同义回环,渲染气氛,造就气势,强化节奏,加深情感,使理解之歌响遏行云、荡气回肠。
(3)朴实的美
朴实的语言特点是质朴无华,平白如水,清新自然,不加雕饰,少用比喻而多用白描,使语境语义纯净、真诚、厚重,形象亲切、生动、感人。语言的自然天成,是一种美的极致。“理不直指,情不显出。”作者的感慨情致和见识,自然熨帖地表露出来。
也许,平庸会对你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哪条大路平稳走哪条,保你一生快乐。
如果这样,你在平地上走了一辈子,临终时你依然在平地上;而别人在高峰上尽管只攀援半步,但他已经站在你的平地之上了。
《路,在你脚下》的演讲,格调厚朴,境界大方,气势磅礴,语言流畅,以高瞻远瞩的境界开拓攀登之路,鼓励听众“迈开无所畏惧的坚实脚步,走向憧憬,走向希望!”
而这些美好哲理的表达,却是通过朴素简明的语言来点拨的。
(4)绮丽的美
绮丽,是与朴实对应的语言风格。它多用形容词语和比喻。比拟等修辞方式,以及句子的整齐组合和双声叠韵词语的运用,力求达到绮美绚丽,情感浓郁。演讲者要把事物的形状和事件的背景绘声绘色、栩栩如生地呈现给听众,必须恰如其分地把握语言色彩的明暗、感触的硬软以及声调的响亮与沉郁,使演讲情景交融,丝丝入扣,出神入化,灿烂可观。如冯艺的演讲词《我们正年轻》:
索取不属于我们,我们只有付出,我们的心声呀,就是我们开始自由呼吸的时候流出的,流出积蓄已久的真挚的爱,流出绿绿的幼稚,流出皎皎的天真,流出殷殷的血丝,我们一定能养育出那森林、那牛羊那鲜花;当五彩的世界还在梦中,我们就毫不犹豫地仰起那红润的迷人的嘴唇……
演讲以绮丽的语言,深厚的情感,形成跌宕起伏的音律和景外有景的画面,并且通过每段落内部的意思衔接,蝉联而下,一气呵成,表示了事物之间的连锁、因果关系。
(5)庄严的美
庄严就是庄重肃穆、沉稳典雅的语言格调,它给人以高雅严谨、雄浑壮丽的感觉。庄严风格的形成因素,多因古词语的大量运用,以全称来称谓事物或运用正式交际场合的词语等。它常用于政论演讲及气氛庄重的场合。如:
我经常到天安门广场散步,那规模浩大、气势宏伟的广场使人心旷神怡。广场中央屹立着用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的巍峨纪念碑,高高的碑心石上,用镏金板镶嵌着八个闪闪发光的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每当我瞻仰碑的雄姿,心中就激起无际的波澜:这座人民英雄纪念碑是近百年来风云激荡的岁月中,革命先辈和广大爱国人民、青年用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血肉之躯铸成的。它是我们民族的灵魂。
魏久明《用青春建造新时代的丰碑》的演讲词,读来庄重典雅,慷慨激昂,气脉贯通,逻辑严密,演讲者用壮美多姿的语言于神圣拜谒的庄严场合,因而使人感受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高远博大,雄伟永恒。
演讲者发表演讲的目的,就是要吸引、说服、鼓动、感召听众,因此,如何使自己的演讲唤起听众的共鸣,从思想深处征服听众,就成为演讲者最为关注的问题。那么,演讲者怎样才能唤起听众的共鸣呢?
(1)用趋同法唤起
演讲者与听众之间共同的地位、经历、愿望、志趣、信仰、理想等,都具有趋同性,演讲者可以从趋同的角度入手,去寻找与听众的共同语言,渲染与听众的共同体验,去缩短与听众的心理距离,唤起听众的心理共鸣。
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作的圣诞演讲:
我今天虽然远离家庭和祖国,在这里过节,但我一点也没有异乡的感觉。我不知道,这是由于本人的母亲血统和你们相同,抑或是由于本人多年来在此所得的友谊,抑或是由于这两个文字相同、信仰相同、理想相同的国家,在共同奋斗中所产生出来的同志感觉,抑或是由于上述三种关系的综合。总之,我在美国的政治中心——华盛顿过节,完全不感到自己是一个异乡之客。我和各位之间,本来就有手足之情,再加上各位欢迎的盛意,我觉得很应该和各位共坐炉边,同享这圣诞之乐。
在圣诞之夜的特定氛围中,演讲者娓娓述说共同的血缘、文字、信仰、理想,以及共同的奋斗结下的同志般的情谊。这些共同的体验把彼此的心连在了一起,实现了双向交流,唤起听众温馨亲切的心理感受。
(2)用求异法唤起
追求新奇是听众的正常心理,演讲者可以巧妙构思,以求异为“突破口”,给听众以新鲜奇特的刺激,设置吊起听众胃口的悬念,调动听众的逆向思维,在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使听众产生恍然大悟的心理愉悦。
例如,在一次演讲赛中,某演讲者走上讲台,展示出一张纸,上面写着“1>2,1>多”,然后讲道:
朋友们,看到这个题目,怎么样,很荒唐吧!是的,单从数字上说,“1”是所有自然数中最小的一个。可是,我要说,任何数字离开了具体事物只能是枯燥无味的,只有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才有实际意义。“1”在有些时候,它可以大于2、大于3、大于4,甚至大于多。比如计划生育吧,多生有害国家,多生有害人民,多生有害自己。夫妻同育一枝花,利国利民又利家。从这个意义上讲,难道不是1大于2、1大于3、l大于4、1大于多吗?
在这里,演讲者匠心独运,巧设悬念,反弹琵琶,求异促思,激发了听众的好奇心和思辨欲,最终在揭秘解惑的释然中,对演讲的主旨心领神会而产生强烈的共鸣。
(3)用对比法唤起
事物之间的对比能更清楚地显示各自的特征,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演讲中,用对比的方式来唤起听众的心理共鸣,可以突出演讲主旨的倾向性,引起听众对演讲信息的高度重视,从而与演讲者产生心理的交融。
例如,某大学邀请一位老教授作关于演讲技巧的报告,当时校园里正同时举行青年歌手大奖赛。老教授走上讲台,发现台下虽有空位,但走廊上却站着不少学生,可见这是心中犹豫不决的听众,他决定要争取这部分人。他放弃了原来的开场自,这样讲道:
同学们,今天首先是你们鼓舞了我,你们放弃了青年歌手大奖赛,来这里听我演讲,这说明你们严肃地作了选择,在说的与唱的之间,一般人选择唱的,而你们却选择了说的;在年轻小伙子、姑娘和老头子之间,一般人选择小伙子和姑娘,而你们却选择了我这半老头子。这说明你们认定说的比唱的好听,老头子比年轻人更有魅力,这使我产生了一种返老还童之感。
开场自后报告厅晌起了热烈的掌声,走廊里的人挤进了座位,后面的人又挤进了走廊。老教授先把说与唱、年轻人与老头子对比,再把一般人与听众在二者之间的选择作对比,既褒扬了听众,又巧妙地展示了自己的睿智,引起了听众的重视,使双方心理相容,产生共鸣。
(4)用想象法唤起
人的一切行为都离不开想象。在演讲中,运用想象激发听众的心理共鸣,变演讲者的有意想象为听众的无意想象,变演讲者的创造想象为听众的再造想象。通过演讲者绘声绘色的描述和生动形象的比喻,使听众在内心再现演讲者描述的艺术境界,从而心驰神往,深受感染。
例如,杨鹏程在湘潭师院新生开学典礼上的演讲《门》,他抓住该校新建校门的造型——“两个交叉的‘S’”,以此为“激发点”展开想象:
汉语教授认为它是校名第一个字“湘”的第一个字母“x”,代表新生一入大门,就成为一名光荣的师大生。数学教授认为它是数学王国里代表未知数的“x”。物理教授认为是一条抛物线,是声波震动示意图。英语教授认为是英文“科学”的第一个字母,这是一座科学之门。哲学教授认为是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两种理论命题的探讨……
最后,演讲者在想象的基础上满腔热情进行总结。演讲者关于校门的奇异诱人想象,唤起了莘莘学子强烈的进取意识,必将使之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5)用情感法唤起
情感是艺术的灵魂,也是演讲生命力的源泉。演讲只有用真情实感的流动、跳跃和燃烧才能感动听众,演讲者只有用血、用泪、用自己生命的激情去呼喊、去敲击才能叩开听众的心扉,震撼听众的灵魂,才能有效地唤起听众的心理共鸣。
例如,一次余秋雨先生在四川大学作演讲,述及他的一位上海音乐学院的朋友之死的情景,他深情地讲道:他的两个学生正在国外,听说老师病危,中止合同,飞回上海,为老师临终演出。那一天,有着许多毛病的上海人,正如我曾多次写过的一样,都激动起来、崇高起来,好多不懂音乐的人也买票去听。小学生们的家长对记者说:“带他们来,是为了让他们明白什么叫音乐,什么叫老师……几天后,这位教授死了,龙华附近花店的花一售而空。病房里堆满了鲜花,楼梯上一层一层地叠满了鲜花……”
这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感人的一幕,使听众分明感受到,那曾经在上海的带了几分悲怆和崇高的气氛,此刻就弥漫在演讲会场。听众的灵魂在演讲者动情的讲述中得到了净化和升华,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共振。
(6)用理趣法唤起
演讲的说理最忌空洞抽象,生硬说教,演讲者要善于揣摩听众心理,顺应听众需求,激起听众探究的兴趣,做到理趣相生。而理趣相生的说理能够使演讲的道理更加深入人心,激起听众发自内心的共鸣。
例如,某青年的演讲《新时代的流行色》中的一段:
也许有人会说,这不是表现自己吗?可我要说:表现自己又有什么过错呢?大干世界,万事万物不都在表现自己吗?孔雀开屏、白鹤亮翅;一粒种子总要发一片芽叶,一株小草总要顶一朵花蕾。就连没有生命的矿物质也是自我表现的呀,金子要发光,硫磺有气味,更何况我们人呢?……如果我们屈辱地保持那种夸张变形的谦虚,临阵畏缩不前,凡事后退一步,尽管你有经天纬地之才,万夫不当之勇,也只能自我埋没,自我淘汰
。这段话以一系列自然现象说明宇宙万物皆自我表现,这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规律。演讲者把精辟的论述与形象的描绘融为一炉,既给人以哲理的启迪,又给人以艺术的美感,理趣浑然,相得益彰,激起听众心理共鸣。
(7)用反问法唤起
演讲中的反问句并不需要听众来回答,而是一种表达强烈情感、进行双向沟通的手段,以反问的方式来唤起听众的心理共鸣,能激起听众心中的波澜,把演讲推向高潮,增强演讲的鼓动性和感染力。
总之,演讲者要善于根据不同的内容、形式、语境、对象等,选择恰当的手法,叩击听众的心扉,震撼听众的心灵,唤起听众的共鸣。当然,也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手法,对听众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的心理激发,打动听众,征服听众,取得最佳的演讲效果。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实用口才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