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请问白水晶就是透明水晶吗

白水晶不一定是全透明的水晶,最好的白水晶是全透明的水晶,而且阳光从水晶穿过,整体都不会光线出现折射。差一点的就是内部有一些内裂或者絮一些东西,一般看着白水晶是全透明的,但是里面还是有一些杂质的。

『贰』 白晶的白水晶介绍

白水晶被誉为“水晶之王”,在整个水晶的族群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她晶莹通透,包含冰裂、云雾等内涵物,甚为美观。白色是红、橙、黄、绿、蓝、靛、紫所有光色的综合体,代表着平衡和美满。
白水晶佩戴禁忌:佩戴白水晶的同时貔貅、八卦镜、龙龟、白菜、财神、鹰、文昌塔、聚宝盆、泰山石。。要是带白水晶再带就无任何功效,只能当做一般的饰品。

『叁』 在石头里有白色晶体是什么

石英一类的晶簇

『肆』 白晶的个人简介

白晶,男,33岁,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学以致用,服务首都电力,是白晶从工作第一天起就立下的志愿。在从事继电保护专业一线工作12年的时间里,他以勤奋践行诺言,履行职责,为首都电网建设谱写出青春之歌。他曾获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

『伍』 石头里面有白色晶体是什么

有可能是石英晶簇
挺漂亮的

『陆』 石头中的白色结晶体

矿洞中白色的晶体(石头),常见的可能有下列几种:
1.石英:硬度大,小刀刻划不动.常呈现油脂光泽.晶体为六方柱状.
2.方解石:晶形为菱面体,硬度较小,小刀可刻动.加盐酸起泡强烈.
3.白云石:
.加盐酸起泡不强烈.
4.沸石:常呈白色粉末状.
5.重晶石:呈板状,小刀可刻动.加盐酸不起泡.
究竟是哪一种,还需做些测试才能确定.

『柒』 怎样用ps做光滑透明质感的网页按钮

几乎没有哪种按纽的受欢迎程度能与透明质感按纽相比。自这种风格的按纽一问世,立刻风靡全球,从庞大的商务网站到简单的个人小站,处处都能看到剔透的风采。这种漂亮按纽最大的作用就是修饰网页,仅仅使用几个这样的按纽,就会给你的网页像水晶糖果一样诱人。透明质感的按钮种类之多,制作方法之广,无法尽数。在这里,我总结了几种较为好看的却又比较简单的,供大家作为参考。
第一款:Aqua按纽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透明按纽了,如果运用的好的话,效果是非常理想的。这种按纽的做法有很多种,有些真的是相当相当的麻烦。当然,效果也是相当相当的漂亮,漂亮到你会不舍得把它用于网页按钮。实际上,如果用那种耗费大量时间做成的按钮装饰网页的话,需要小心喧宾夺主:游客会不自觉的把注意力集中到漂亮夺目的按纽上,网页最重要的内容却会被忽略掉。说了这么多,好像偷懒是理所当然的了。那么这一次,我们应用图层样式来打造这个按钮,这样我们就可以一劳永逸,以后都可以坐享其成了。更重要的是,我们制作的是可以装饰你的网页的按纽,它仅仅起到了点缀的作用,就像是做菜时使用的鸡精,一点足以勾出鲜味,过多反而不好了。
1. 新建文档,RGB模式,白色背景。建立图层1,设置前景色为RGB(51,143,206)。然后选择圆角矩形工具,在工具选项中,设置绘图方式为填充像素,将矩形的圆角半径设为50像素,选择消除锯齿。点击几何选项,将矩形的大小设为91×27像素,在画布正中点击一下,即会出现一个蓝色的圆角矩形。(图01)

2.现在我们开始添加图层样式了。首先选择投影:将投影的不透明度降低为33%,取消全局光,角度为134度,距离和大小均为1像素,扩展为0,品质不变;
然后是内阴影样式:将内阴影的颜色设为RGB(0,56,113),不透明度为100%,取消全局光,角度为90度,距离为6像素,阻塞为15%,大小为16像素,品质保持不变,这样,按纽就具有了立体感。(图02)

3. 接下来我们要制作光线从按纽中透出的感觉。选择内发光样式,将混合模式设为颜色减淡,不透明度为30%,颜色为白色,方法为较柔软,居中,阻塞为31%,大小为21像素,要特别注意等高线的形状,打开默认的等高线编辑器,将曲线设为图03的形状,选择消除锯齿,范围为31%;(图03,04)

4. 下面是最关键的一步——添加强烈的反光效果。选择斜面和浮雕样式,将样式设为内斜面,方法为平滑,深度为81%,方向为上,大小为9像素,软化为1像素,阴影的角度为90度,高度为73度,高光和暗调的不透明度均为100%,暗调的模式为正常,颜色为RGB(4,126,188),这样高光效果就出来了。

但这样是不够的,我们希望高光效果更为贴切。选择等高线,注意是斜面等高线,而不是光泽等高线,将等高线类型选择为预设类型中的半圆,消除锯齿,范围为69%,这样就能得到逼真的反光效果。(图05)

5. 为了使按钮看起来更好,我们添加一些简单的阴影效果。但我们的样式中已经采用了投影样式,所以要另外想办法。按住Ctrl键,载入按纽的不透明度区域,从编辑菜单中选择合并拷贝命令,在图层1之下新建一层,按Ctrl+V,将图像粘贴到新层中,取消选择。
合并拷贝命令可以复制选区内所有图层的图像,包括图层样式在内,这里,我们所用这个命令就是为了拼合图层样式的效果。此外,在粘贴前,如果没有取消选择,那么图像会粘贴入选区中,否则的话,图像会被自动粘贴到图层的正中。
对图层2使用高斯模糊,半径大概为5.5像素左右。再用移动工具将图层移动到按纽的右下方,作为透明阴影。(图06)

6. 最后,在按纽上写上文字即可。如果你更喜欢淡灰色的透明按钮,这里有个简单的法子:打开通道面板,点击蓝色通道,仅显示这一个通道的图像,由于我们的按纽是蓝色调的,所以这个通道内的图像最能体现按纽的情况。如果你的按纽是红色调或是绿色调的,那么同样,分别选择红色通道和绿色通道,就能得到灰色的透明按钮了。(图07)

『捌』 墙面出现白色晶状物是什么原因

是水泥墙壁受到水气侵蚀,当水气进出水泥隙缝裂缝时,发生「酸碱中和」所产生的碳酸盐(尤其是碳酸钙)结晶体(亦即所看到的毛状白色物),当其淤积墙面上造成墙面涂料壁纸起泡、鼓起、碎裂、剥落;所以水气才是真正的肇因祸首。当墙壁在雨季漏水、渗水或建筑物通风不良,环境中累积了大量的水气;此水气再遇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即形成酸性水气,进而在水泥墙上凝结成酸性水露(亦即有如酸雨一般,PH值可达4.0之低);此酸性水气、酸性水露,会因为墙面防水不良或有隙裂缝而渗透到墙壁内而与水泥、砂、砖墙里的碱性分子(如钠、钙、镁、钾)产生中和作用,再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结合成结晶体,这就是你所看到的白色针状或粉末状的东西了。
办法是可以重新粉刷,以后保持室内干燥

『玖』 急求!!西欧,日韩,中国,各自的网页美工设计特点

中国与欧美用户在色彩感受、页面布局、浏览习惯上同国人都有很大的区别。
欧美用户不习惯艳丽、花哨的色彩和网页设计风格,他们比较钟情于简洁、平淡而严谨的风格,即使许多大型网站也是这种风格。

欧美网站在首页页面上通常不会放置太多内容,也很少

欧美用户在色彩感受、页面布局、浏览习惯上同国人都有很大的区别。

欧美用户不习惯艳丽、花哨的色彩和网页设计风格,他们比较钟情于简洁、平淡而严谨的风格,即使许多大型网站也是这种风格。

欧美网站在首页页面上通常不会放置太多内容,也很少放置广告,他们倾向于将首页做成各类功能、板块的引导界面,即使有内容表现,也是比较简洁的,不超过2屏,完全不像国内网站喜欢堆积大量广告和内容。

国外传统网站比较讲究网站的实用性和便利性,他们会花很多时间去制作很多周到实用的细节,功能虽然大多平实但很有效。

国外网站对安全性的要求非常高,许多服务和功能都需要进行安全连接,而国内只有交易、银行等网站才会注意到.网站建设专家企创动力竭诚为您服务!

国外用户很看重个人隐私,因此国外网站对个人信息和隐私也非常注意保护,除了隐私条款外,在细节上也需要加强隐私保护的说明和功能。

国外商业用户对网站的信誉度很看重,如果你没有详细描述关于网站的介绍、提供足够充足的范例和建立严谨而值得信赖的流程,那么你就很容易丢失用户。

国内外网站之间的差异估计同各自的文化教育、甚至语言文字等因素相关。通常我们所说的国外网站是指欧美网站,而以上所描述的也主要是针对欧美用户而言,其他国家例如韩国又会是另外一种国内网页设计师经常借鉴的风格,但这种风格绝对不适宜建立英文网站。网站建设专家企创动力竭诚为您服务!

再补充一点,就是中国人做的英文网站需要注意英文使用习惯,许多你觉得翻译非常到位的语句其实在国外看来是非常好笑也很难理解的,就像阿里巴巴这样的知名网站也有不少英文是令老外比较难接受的,所以如果你做英文网站,完成之后最好让国外朋友帮你看看,否则别人会对你的网站印象会大打折扣。

放置广告,他们倾向于将首页做成各类功能、板块的引导界面,即使有内容表现,也是比较简洁的,不超过2屏,完全不像国内网站喜欢堆积大量广告和内容。

国外传统网站比较讲究网站的实用性和便利性,他们会花很多时间去制作很多周到实用的细节,功能虽然大多平实但很有效。

国外网站对安全性的要求非常高,许多服务和功能都需要进行安全连接,而国内只有交易、银行等网站才会注意到。网站建设专家企创动力竭诚为您服务!

国外用户很看重个人隐私,因此国外网站对个人信息和隐私也非常注意保护,除了隐私条款外,在细节上也需要加强隐私保护的说明和功能。

国外商业用户对网站的信誉度很看重,如果你没有详细描述关于网站的介绍、提供足够充足的范例和建立严谨而值得信赖的流程,那么你就很容易丢失用户。

国内外网站之间的差异估计同各自的文化教育、甚至语言文字等因素相关。通常我们所说的国外网站是指欧美网站,而以上所描述的也主要是针对欧美用户而言,其他国家例如韩国又会是另外一种国内网页设计师经常借鉴的风格,但这种风格绝对不适宜建立英文网站。 上海网站建设专家企创动力竭诚为您服务!

再补充一点,就是中国人做的英文网站需要注意英文使用习惯,许多你觉得翻译非常到位的语句其实在国外看来是非常好笑也很难理解的,就像阿里巴巴这样的知名网站也有不少英文是令老外比较难接受的,所以如果你做英文网站,完成之后最好让国外朋友帮你看看,否则别人会对你的网站印象会大打折扣。

韩国网站的设计大都色彩鲜亮,大面积使用图片,且Flash动画居多,所以导致打开网站速度非常的慢。这种风格,目前来讲还不太适合中国的国情,中国网速慢——大唐视觉:网站建设公司,给你专业的体贴的提醒。

一、页面结构
韩国网站的页面结构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可以说几乎是统一的风格,顶部的左边是网站的logo,右边就是它的导航栏,和国内网站不一样的地方它甚少采用下拉菜单的样式,而是把各级栏目的下级内容放在导航栏的下面。然后下面是个大大的Flash条,再往下就是各个小栏目的主要内容:

二、色彩运用
韩国设计师很多都是科班出生,对色彩的运用非常得当,在我们看来有些非常难看的颜色到了他们的手里很轻易的就搭配出一种很另类或和谐的美感,给人的感觉要么淡雅迷人,要么另类大胆,让人觉得欣赏他们的网站是一个非常愉悦的过程。在我看来,韩国的设计师真是深得Windows xp的设计精髓,渐变色以及透明水晶效果用得非常恰当,而不像很多网站动不动就滥用仿苹果按钮,和整体风格不协调,看起来显得很突兀。韩国网站的各个栏目一般都比较喜欢采用不同的色调来表达不同栏目的主题,灰色是他们最爱用的颜色,因为灰色比较中庸,能和任何色彩搭配,大大的改变色彩的韵味,使对比更强烈,正文文字也大都采用灰色。而局部则喜欢用色彩绚丽的色条或色块来区分不同的栏目。
下面这两个网站运用渐变色很出色,图3一看颜色就知道是个女性的时尚站点,它把几个栏目做成晶莹剔透的泡泡球放在顶部的大Flash条里,非常醒目。整个站点显得异常优雅迷人。

三、Flash动画及图片的运用
韩国的宽带普及率很高,所以设计师设计起页面来完全毫无顾忌,大量的图片、flash得到很好的运用,网站里的图片动不动就是40、50K的大图,网页图片多的页面大小通常都是几百K,这在我们国内是根本不敢想像的。韩国的flash banner大都以横幅广告条出现在页面的导航栏下面,采用的都是精美的图片或者是手绘风格的矢量插图。国内很多网站也采用大幅的flash广告条,但是通常都是着眼于如何去表现flash动画的酷、炫的感觉,使得浏览者过于关注flash而忽视了页面的其他内容。而韩国的flash则更好的服务于网站的主题,和整个页面搭配起来看得很舒服而不抢眼,他们的关键就在于整个flash不是全部变化,而只是局部在动,以及文字和背景的巧妙配合。韩国网页设计师的手绘能力很强,页面中大量采用手绘的矢量图片,使得整个网站显得精致而与众不同。
图5是个很养眼的网站,颜色采用类似色调搭配,看起来很舒服。最欣赏的就是flash的右边的树叶,有几片叶子在轻轻飘动,左边的图片淡淡地消失、出现,文字缓缓出现,真的是非常有意境,整个网站看起来生机盎然。
最近在杂志界开始吹起了复古风,六、七十年代的手绘插图又开始流行,杂志书籍中大量使用矢量时尚插图取代以前的照片,这股流行势力很快也蔓延到了网络上,韩国网站紧随其后,在时尚站点和儿童站点中大量运用手绘的插图,如图6 、图7所示。

四、文字排版
网站的内容排版因为要考虑到可读性,很多栏目的文字编排都比较简单,利于阅读,而在一些内容较少的页面如网站的广告或宣传页上排版则富于变化,更类似于杂志内页的排版,我怀疑很多韩国网页设计师都是从平面设计师转行过来的。

五、页面的立体感及细节处理
韩国网站还有个令人称道的地方就是它的网站看起来很有层次感,而这个层次感不是靠作几个立体字来体现的,其实靠的也不过是添加简单的图片或文字阴影效果和巧妙的利用构图来形成视觉上的差异,但就是这种设计上的不拘泥于形式使网站的立体效果呼之欲出。我最佩服的是韩国设计师做事的认真态度,他们的每一个按钮、图片的处理都及其讲究,其实一些细微的部分不仔细看还不一定容易发现,但是如果少了这些细节的地方,整个网站的整体形象就要大打折扣了。

先说这个“长”,中国网站的页面真是长啊,以至于我坐在电脑前浏览的时候经常会想,这个页面的最低端会不会已经搭拉到我的脚面上了。我们的万里长城是第几大奇迹来着?反正中国的网站应该紧排在她后面。
我们的大型门户网站恐怕应该是长页面的领军者吧。现在能生存下来的大型门户各个实力不凡,又纷纷上市,其他网站能与他们页面相似应该也能说明实力相似吧,这几家大型门户已经给用户形成了“长则是好”的印象,于是众多网站都纷纷“长”起来了。无论是综合性网站还是专业性网站,只要有内容,就能做多长就做多长,没有内容,抄袭别人内容也要做长,以至于不少实力有限的网站只是首页很长,到了栏目页面(二级页面)就简陋的可怜了。

长的基础就是要内容要多,这些众多的长网站在组织内容的思路上基本是一致的,就是把二级页面的内容摘要的放在首页上。首页分成若干个相应的通栏的大块儿(这样可以逐个部分的下载页面,易于显示),再在每两块之间加一条广告,最后再在页面的最上面加一个更综合的区域,所谓的重中之重,这样以来页面想短都短不了。

按照Jakob Nielsen的说法:网站首页的长度不应该超过4屏。当然这个准则也未必就那么准确,但是至少应该承认页面不是越长越好的。

第二,说说“闪”。就是网页上能动的东西―――动画。主要是Gif动画,flash动画,脚本语言实现的图片交替效果,还有就是弹出窗口。动画对网页表现本应该是个很好的补充,但是现在的实际效果是对网页的干扰,因为动画从一开始就扮演着广告的角色。虽然将各种形式的动画应用于网站在国外的网站上也常见,但是中国网站上的动画实在是太多了。恐怕也是因为中国网站页面长吧,能放动画的空间自然也就大了。整个页面到处都在不停的闪。科学家已经证实,在月球上是看不到万里长城的,但是我想,应该是可以看到中国网页的,它们不仅长,而且还在不停的闪烁。

这些动画通常是广告,网站要生存,要有经济效益,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却不可接受,尤其是太多的时候。最不可接受的是一些网站会把自己的栏目名称,网站logo之类的很重要的内容也做成动画,以为这样可以更醒目,要知道,绝大多数用户是经验丰富的,他们看到动画闪来闪去就会认为那是广告的,尽管你不是,那也活该,谁让你乱闪来着。

虽然弹出窗口里的内容不一定是动画,但是它“噌”的一下弹出来,着实是够“动”的,就动画的效果而言,绝对是最具视觉冲击力的。还好,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雷锋式的好公司提供了能屏蔽弹出窗口的工具。

脚本语言实现的图片交替效果目前主要是用在网站头条的图片报道上,虽然是动,分散用户的注意力,好在这种方式还是为了给用户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应该值得肯定,也应该是动画应用于网络的发展方向,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哪位设计师灵感突现,把广告也伪装成这种样子,应该能在一片骂声中为公司赢得不少经济效益。

Gif动画是种传统的动画形式了,不过在flash动画面前,它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了,与flash动画相比恐怕Gif动画唯一的优势就是在用户将网页“另存为…”后,Gif动画还能显示,而flash就不行了。虽然Gif已是人老珠黄了,但是还是要批判,因为它通常是广告。

Flash动画无疑是网页动画的主力了,文件小,效果好,一个白方块在黑背景上隔帧出现,连续几次,只要尺寸稍大就足以造成用户暂时性失明。实际上,flash基于其强大的交互性应当能为提高用户界面的性能提供巨大帮助,但是如前面所说,它更被广告商所看好。更不幸的是越来越多“闪客”在为这项事业服务,原本代表特例独行、自由创造精神的人走向了相反的方向。这有点儿象政府将反政府武装招安后让他们穿着原来的军装去给政府机关当保安。

第三是“挤”。我们的网站看上去满满当当的,比公共汽车还挤。每天早上都是挤公共汽车,然后挤地铁,挤电梯,挤着打卡,好容易坐下了,打开电脑就不要再那么挤了,大家站开点儿吧,网页上有的是地儿。

与英文相比,中文本身就显得比较复杂,对于有链接的文字中国网站又往往更倾向于传统的随时保持下划线的方式,再加上小的几乎不存在的行间距(显然,这里夸张了,至少还要有划下划线的地儿),使得页面看上去分外丰满,如同我小时候习惯了在田字格本上写字后,初次改用行距很小的单线格本写字所展现出的风采。

即便是体检用的视力表也没有把行距安排的如此之小,那可是专门给我们眼睛找麻烦的工具啊,我们的网站无一不是把用户放在第一位的(至少自称是这样的),为什么不能把行距拉大些呢?

经常可以看到某网站为了突出重点内容而使用14pt的字号,然而却不加大该内容与其他内容的距离,这样只能使页面看上去更拥挤。这种做法倒是与老板(个别的,个别的,如果您是老板,那这里所说的一定不包括您)的做法颇为相似:只增加工作,不加薪。也许是设计师在用这种拥挤的样式向老板示威吧。

第四是“花”,中国网站的色彩之绚烂,几乎无以复加。前面分析了首页的构成方式―――将各个栏目摘要排放在首页上,通常每一个栏目会有一种主色调,这样一来,首页上的色彩自然就很丰富了。

当然,分栏目确定主色调的设计方式本身并没有错误,也不足以搞“花”页面,然而实际情况却更复杂,以文字为例,未点击的链接文字有黑色和蓝色,重点的文字会用红色(重点通常还很多),点击后的文字链接是紫色,无链接且不重要的文字是灰色,此外为了突出某一个重点内容会添加一个醒目的背景色或文字颜色。网页设计师为了表明自己工作用心,会给每一个子栏目的标题部分设计一个很具有特色的背景,这些文字再与数不胜数的图片、动画交相辉映,使得用户可以在一个页面上将电脑可以显示的全部色彩尽收眼底。网页设计师实际上根本不需要绞尽脑汁为页面设定主色调了,所有的页面色调都已经设定好了―――彩色。

为什么中国网站会设计成这个样子呢?

造成“长,闪,挤,花”问题的实质是一个“多”字。中国网站首页上内容多,重点多,栏目多,图片多,广告多,该多的多,不该多的也多,要多多,有多多。

“多”是中国网站的特点,更是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无论是超级市场里还是购物中心里,到处是商品,到处是人潮,即使是象书店,美术馆这样的场所也是相似的场面,人们相信人多的商场里的商品会更好,人多的书店里的书会更全,人多的美术展会更有水平,卖家只能尽可能的展现自己的产品,从而证明自己的实力,而其他更高级的要求,诸如:环境,风格,品味,服务……都要为展示产品让路了。

在目前的中国,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广大受众的需求都远远没有得到满足,所以大家都希望能看到更多产品,这样就形成了“多则好”消费心理(浏览网站的消费形式显得更间接),网页设计师在应聘时经常会被问到:你是否能胜任“大型”网站的设计,即“能不能把页面做的很长。”

中国网页内容多,给人忙乱的感受,正象我们自己经常会向别人抱怨自己忙的要死,以此来表示我们自己的价值。

引用Donald Norman 在《emotional design》一书中的理论,设计可以分为三种层次:本能水平的设计、行为水平的设计、反思水平的设计。本能水平的设计是满足人类本能审美需求的设计,也就是漂亮、美观的设计;行为水平的设计是注重效用的设计,注重功能、易用性、可用性;反思水平的设计注重信息、文化的作用,一件产品被设计的很独特、出众、引人瞩目,用户会因为始终这个产品而产生乐趣,产生满足感。

根据这个理论,中国网站的设计普遍达没能实现本能水平的设计,虽然网站的boss、设计师本人都希望把网站设计的很漂亮,吸引用户的眼球。行为水平的设计逐渐被重视了,不过目前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不高的水平上。上面说到的中国网站的种种问题实际上正式在反思水平上的设计,一种变相的反思水平设计。

“多”这种看似缺陷的现象,实际上正式给用户一个好的反思―――“这个网站的内容丰富,在这里我能得到想要的东西。”尽管很多用户并不会真的关注首页上的内容。

正是这种反思吸引着用户,保证着网站的访问量。

造成上述网站首页设计问题的罪魁并不是设计师没水平或者用户没品味,而是产品不够,这表面上的“多”其实是由于“少”造成的。用户对网络内容的需求引导着网站的设计,策划人员有意无意的在迎合着这样的需求。

要改变中国网页设计单靠高水平的设计师是不够的,中国网页设计水平的提高是伴随着社会发展在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