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风格
『壹』 莫扎特和巴赫的曲风有什么区别弹奏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巴赫是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宗教作品为主,神圣悠扬,充满神性。一定是复调音乐。复调音乐的演奏主要注意各个声部的独立旋律。一般三四个声部吧,弹奏的时候应该能突出各个声部的独立乐句,不能各个声部混在一起杂乱无章。弹奏巴赫一般可以拘谨一点,身体不要乱晃,不要有多余的动作。但不像很多人所说的巴赫是无感情的,巴赫的很多音乐还是非常动听的,只不过那个时候更多以宗教音乐为主,感情比较内敛吧。
莫扎特是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在巴赫之后了。这个时候音乐已经以主调音乐为主,所以一般不太有复调音乐。莫扎特的音乐极其纯净,有的活泼清新,有的悠扬动人,莫扎特的音乐是美好的代名词。弹奏莫扎特的音乐的时候注意指尖立起,手指太高,这个与弹奏肖邦之类的不同。最主要的是要把莫扎特的那种纯净或者童真弹出来,触键一定要干净,注意情绪的变化起伏,这个与巴赫不同,巴赫的音乐起伏不大的,与时代有关。
如果弹奏的话建议多听大师的录音,非常有帮助,无论在感情的把握上还是弹奏的技巧都会有提高的。
『贰』 巴赫的各种独奏曲有什么风格
巴赫为小提琴、大提琴、长笛等写了各种独奏曲,并在创作中发挥了这些乐器的独特技巧和表现力,如为小提琴写的《六首独奏奏鸣曲和一首帕帝塔》(BWV1001-1006)采用了小提琴的双音及旋律大跳等。他为大提琴写的《六首组曲》(BWV1007-1012)及独奏长笛帕蒂塔(BWV1013)也采用了意大利奏鸣曲的形式。这些乐曲都发挥了独奏乐器的歌唱性和表情性的长处,带有法国琉特琴和楔槌键琴的音乐风格。
『叁』 巴赫在音乐风格上的创作有什么特征
在音乐风格方面,巴赫创作的意义更多不在于“创新”,而在于他融会贯通专了几个世纪以来,欧洲音乐属和他同时代人的音乐创作的丰富经验,特别是意大利、法国等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与德国的音乐传统相结合,融为具有独特魅力的音乐风格。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是欧洲早期音乐的总结和里程碑。他把大小调和声体系与高度发展的复调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严谨的结构、精美的形式、严密的逻辑和精湛的技巧,表现了深刻的哲理、强烈的戏剧性和高尚优美的抒情性。因此,他是欧洲音乐的集大成者,在音乐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肆』 巴赫与巴洛克音乐的特点
巴赫的音乐作品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他把复调音乐推向了后世无人能够超越的、完美的顶峰。巴赫的音乐之美,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严格和均衡的美,主要体现在其对曲式的完美应用上,对这个方面的领悟要结合相关的曲式学知识;另一方面是深刻的抒情美,这个方面你只要用心听就不难领会,他的无伴奏小提琴,平均律,勃兰登堡,哥德堡,哪一首不是充盈着无比的深情?巴赫的音乐有不少都充满了沉思冥想的意味,当然也不乏生机勃勃、激动人心者。他的作品体裁多样,乐队的有六部〈勃拉登堡协奏曲〉、四部〈管弦乐组曲〉等,管风琴是他的强项,作品无数,我们熟知的有〈d小调托卡塔及赋格〉、〈c小调帕萨卡里亚〉等,其他键盘的有如雷贯耳的〈平均律〉、〈哥德堡变奏曲〉、〈英国组曲〉、〈法国组曲〉、<古组曲>等,小提琴的有〈无伴奏小提琴组曲与奏鸣曲〉、多部〈小提琴协奏曲〉、多部<小提琴奏鸣曲(有伴奏)>等,大提琴的有〈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与奏鸣曲〉等等等等....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的音乐,可以说是构成欧洲音乐殿堂的一根重要支柱。对于整个巴罗克时期的音乐来说,巴赫的音乐成就,可以说是架在这座殿堂上的圆顶;对于其后的欧洲音乐发展来说,虽然直到19世纪巴赫才具有真正的影响力,但是这种影响力一旦产生,便对欧洲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只有当巴赫在新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具有新的文化意义时,他的音乐作品才对现代音乐具有“启示录”的意义。而对于后人来说,没有研究过巴赫,就不可能理解欧洲音乐;未能深入研究过巴赫的作品,就难以成为一个严谨的、精通其专业的音乐家;若不能透过巴赫音乐纯朴的形式、精练的技巧乃至宗教音乐形式上的“外壳”,体验到巴赫音乐中蕴藏着的很深的思想情感,也就难以透彻地认识巴赫音乐的本质.
J.S.巴赫音乐中除那些直接为宗教仪式而创造的管风琴曲、弥撒曲、受难曲、经文歌外,器乐曲往往通过节奏的对比与变化,来表现复杂的均衡关系。通过这种均衡关系而作复调处理,对位、变化,达到一种极丰富的循环。他的音乐,简单的也就是最复杂的,师最基本的点、线、面的复杂变化,接近于数学与逻辑。所以研究巴赫的权威,著名管风琴家施魏策尔认为,巴赫的音乐是一种像宇宙本身一样不可思议的本体现象。
巴洛克一词本义是指一种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在当时具有贬义,当时人们认为它的华丽、炫耀的风格是对文艺复兴风格的贬低,但现在,人们已经公认,巴洛克是欧洲一种伟大的艺术风格。
古典主义者认为巴洛克是一种堕落瓦解的艺术,只是到了后来,才对巴洛克艺术有了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纪,进入18世纪,除北欧和中欧地区外,它逐渐衰落。巴洛文艺术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它无疑与反宗教改革有关,罗马是当时教会势力的中心,所以它在罗马兴起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巴格克艺术虽不是宗教发明的,但它是为教会服务,被宗教利用的,教会是它最强有力的支柱。概括地讲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首先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是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七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当然,一些积极的巴洛克艺术大师不在此例,如鲁本斯、贝尼尼的作品和生活仍然保持有密切的联系。
巴洛克一词的起源,有两种说法影响很大。意大利B.克罗齐等人认为源出于Baroco,原本是逻辑学中三段论式的一个专门术语;另一说认为源出于葡萄牙语baroco或西班牙语barrueco,意为各种外形不规则的珍珠,引申为“不合常规”。17世纪末叶以前最初将巴洛克运用于艺术批评,泛指各种不合常规、稀奇古怪,也就是离经叛道的事物。18世纪用作贬义,一般指称违背自然规律和古典艺术标准的情况。一直到19世纪中叶都是用于贬义而非艺术风格的名称。1888年H.韦尔夫林发表《文艺复兴运动与巴洛克》一书,对巴洛克风格作了系统论述,从此确定了巴洛克作为一种艺术风格的概念。20世纪西方学者对巴洛克作了更为深入的研究,赋予它不同的意义,但当做一种艺术风格理解仍是主流。
『伍』 巴赫用怎样的风格体现他的独特
巴赫写作管风琴作品格外得心应手。在当时最流行的管风琴体裁前奏曲与赋格、托卡塔与赋格、幻想曲与赋格中,他的《a小调前奏曲与赋格》(BWV543)、《g小调幻想曲与赋格》(BWV542)和《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BWV565)是突出的杰作。这些乐曲中严谨的对位逻辑、宏伟悲壮的感情与乐观明快的抒情性充分体现了巴赫创作的独特风格及他发挥这件乐器表现力的才能和技巧。
『陆』 巴赫的管风琴作品有什么独特的风格
巴赫写作管风琴作品格外得心应手。在当时最流行的管风琴体裁前奏曲与赋格、专托卡塔与赋格、幻想曲与属赋格中,他的《a小调前奏曲与赋格》(BWV543)、《g小调幻想曲与赋格》(BWV542)和《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BWV565)是突出的杰作。这些乐曲中严谨的对位逻辑、宏伟悲壮的感情与乐观明快的抒情性充分体现了巴赫创作的独特风格及他发挥这件乐器表现力的才能和技巧。
他为管风琴写的六首三重奏鸣曲(BWV525-530)是他把意大利室内乐三重奏鸣曲的形式移植到管风琴上的一种尝试。每首乐曲都是以意大利的快—慢—快结构构成,又都以三个平等的声部写成对位的织体,其中一个声部用脚踏板演奏。
『柒』 巴赫的音乐风格具有哪些特色
在音乐风格方面,巴赫创作的意义更多不在于“创新”,而在于他融会贯通了几个世纪内以来,欧洲音乐和他同容时代人的音乐创作的丰富经验,特别是意大利、法国等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与德国的音乐传统相结合,融为具有独特魅力的音乐风格。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是欧洲早期音乐的总结和里程碑。他把大小调和声体系与高度发展的复调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严谨的结构、精美的形式、严密的逻辑和精湛的技巧,表现了深刻的哲理、强烈的戏剧性和高尚优美的抒情性。因此,他是欧洲音乐的集大成者,在音乐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捌』 巴赫作曲有哪些特色
首先是大胆的改编,巴赫喜欢将为弦乐器所写的曲子扩大改写成键盘乐器,或者两者互换版,例如,他曾把维瓦权尔第的3首协奏曲改写成羽管键琴协奏曲,使羽管键琴曲显得更加丰富。而他也借用其他音乐家的主题来创作赋格曲。巴赫的管风琴曲中最平易近人的《G小调赋格曲》,就是撷取意大利作曲家雷格连吉和科雷里的曲子元素来创作的,因此很类似优美的意大利风格。此外,巴赫也采用其他曲式的长处,来表现管风琴曲,例如,意大利的协奏曲是由快、慢、快3个乐章组成的,巴赫运用这个形式,谱写成精彩的《C大调托卡塔、慢板与赋格曲》,而在其他作品的个别乐章中,也有许多使用协奏曲原理的部分。
『玖』 巴赫的曲子是什么风格的
巴赫的音乐是德国风格的音乐。
相关介绍:
巴赫的作品深沉、悲壮、广阔、回内在,充满了18世纪上半答叶德国现实生活的气息。他笃信宗教,是位路德教徒。他希望他的乐曲为教会服务,大多数作品也都是宗教音乐。他的音乐体现了生活在18世纪德国普通市民的思想。
巴赫的音乐内容的间接性决定了他的音乐风格的版活性和综合性。巴赫的声乐风格和器乐风格之间没有截然的区别,他创造了声乐器乐综合的新风格。
(9)巴赫风格扩展阅读
巴赫十五岁时只身离家,走上了独立生活的道路。他靠美妙的歌喉与出色的古钢琴、小提琴、管风琴的演奏技艺,被吕奈堡圣·米歇尔教堂附设的唱诗班录取,同时进入神学校学习。这里的图书馆藏有丰富的古典音乐作品,巴赫在其中全力汲取、融合着欧洲各种流派的艺术成就,开阔了自己的音乐视野。
巴赫的声乐作品中以康塔塔最为丰富多彩。巴赫的康塔塔一方面继承了接近歌剧的世俗“康路塔”的传统,另一方面继承了接近复调合唱的宗教康塔塔的传统,创造出一种声乐器乐综合的新型的康塔塔。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