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设计风格
⑴ 美国白宫的设计图
助手说,这块地毯代表了他的乐观主义精神
众所周知,美国总统日常办公、会见来宾的地方是椭圆形办公室。它位于白宫西翼,因其形状呈椭圆形而得名。布什自上任以来,一直在按自己的想法改造办公室,但最令他津津乐道的,却是办公室里那块劳拉亲自挑选的地毯。
每位总统上任,都要按喜好重新布置
椭圆形办公室长直径为10.9米,短直径为8.8米,建筑高度5.6米,从天花板到地面刚好是5米。
房间最北面是在电视镜头中常见的布什与来宾会谈背后的那个大壁炉,按由北向南的顺序,壁炉前是一圈沙发,布什会见客人及商讨大事便在这里进行。再前便是布什的大办公桌,其后是三面落地玻璃窗。椭圆形办公室共有4个门,东门通向白宫玫瑰园,西门通向布什的总统私人厨房和书房,西北角的门通向白宫西翼的主过道,东北门则通向总统私人秘书的办公室。
从建筑学角度而言,椭圆形办公室与白宫的整体风格并不匹配。其室内设计属于新古典主义巴洛克风格,并非典型的美国式,但据说这种设计可以体现总统的重要性。1909年白宫开始启用椭圆形办公室作为总统办公室时,其位置在白宫西翼南侧中心,后于1934年挪到东南角,可以俯瞰玫瑰园。
布什是在椭圆形办公室办公的第17位美国总统。每逢新总统上任,这里的陈设都会按新总统的个人喜好进行重新布置,包括更换地毯、窗帘、墙上的装饰画以及一些家具。所有装饰费用来自政治捐款,国家不负责报销。
不过,室内一些陈设近一个世纪来一直保持原样,包括大理石壁炉架、天花板上的总统印章,以及总统办公桌背后的两面旗帜,一面是美国国旗,一面是总统旗帜。
古董办公桌,遭丢弃后被修车工捡到
布什入主白宫后,除更换了地毯、窗帘外,还将墙上挂的装饰画换成由老家得克萨斯州艺术家们绘制的展示得州风景的油画。为了表示对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和杰出总统林肯的敬意,布什还在墙上挂上了这两位前辈的肖像,以鼓励自己。
其实,从2001年任总统以来,布什一直在按自己的想法改造椭圆形办公室,直到2004年,才总算大功告成,让布什基本满意。他这几年添置的新玩艺儿包括两张非常时尚的绿皮大沙发,大得几乎搬不进门,还有一台大屏幕液晶电视。
按布什自己的说法,他嫌过去的椭圆形办公室风格过于正式,而他自己需要的是一个能放松自己的地方。不过,由于椭圆形办公室固有建筑格局,布什无法随心所欲地将这个地方完全个性化。比如,墙体上的书架非常浅,根本放不进他的大音响;弯弯曲曲的墙壁根本摆不下他喜欢的整套家庭影院设备;而且由于墙面空间有限,无法挂上他所喜欢的棒球明星的招贴画。
但布什还是尽可能地进行了个性化改造,比如把原来壁橱里放着的铜像换成棒球明星用的球棒。在办公桌旁边放了一个咖啡桌,以便把脚跷在上面。除此之外,侍从们还见缝插针地放进了一个旋转CD架、一个养着蜥蜴的玻璃容器、一台卤素灯。
下场最惨的要数十多位美国总统用过的“坚决号”古董办公桌。这张桌子颇有来头。在19世纪时,美国人找到了英国丢弃的战舰“坚决号”,把它作为礼物献给当时的英国女王。为表感谢,英国人在“坚决号”退役后,取用船上的橡木打造了一张办公桌,于1880年回赠给美国总统当礼物。但布什总觉得这张桌子太占地方,最后竟将它扔在白宫门外了事。
⑵ 白宫设计者是谁
白宫的设计者是著名的美籍爱尔兰人建筑师詹姆斯·霍本,他根据18世纪末英国乡间别墅的风格,参照当时流行的意大利建筑师柏拉迪的欧式造型设计而成,用弗吉尼亚州所产的一种白色石灰石建造。但当时并不称白宫,“白宫”是1902年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正式命名的。
⑶ 美国白宫是啥样的
请问你问的是作为政府性质的白宫还是作为总统府建筑的白宫呢?
白宫是美国总统府所在地,坐落在首都华盛顿市中心区的宾夕法尼亚大街1600号。北接拉斐特广场,南邻爱丽普斯公园,与高耸的华盛顿纪念碑相望。
白宫的基址是美国开国元勋、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选定的,始建于1792年,1800年基本完工,有趣的是,第一位入主白宫的总统并不是第一任总统华盛顿,而是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从此,美国历届总统均以白宫为官邸,使白宫成了美国政府的代名词。
白宫的设计者是著名的美籍爱尔兰人建筑师詹姆斯·霍本,他根据18世纪末英国乡间别墅的风格,参照当时流行的意大利建筑师柏拉迪的欧式造型设计而成,用弗吉尼亚州所产的一种白色石灰石建造。但当时并不称白宫,“白宫”是1902年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正式命名的。
1814年,英军攻占华盛顿时,将其付之一炬,后几经修复和改建,才成目前的规模;其中最大的一次扩建和修缮是在1948-1953年间,加修了一座二层阳台,安装了电视系统和空调设备,增建了双层地下室和坚固的地下防空室;白宫内部原有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房间基本保持原貌,以作纪念。
白宫共占地7.3万多平方米,由主楼和东、西两翼三部分组成;主楼宽51.51米,进深25.75米,共有底层、一楼和二楼3层。
底层有外交接待大厅、图书室、地图室、瓷器室、金银器室和白宫管理人员办公室等;外交接待大厅呈椭圆形,是总统接待外国元首和使节的地方,墙上挂有描绘美国风景的巨幅环形油画;地上铺有天蓝色底、椭圆形的花纹地毯,上绣象征美国50个州的标志。1940年罗斯福总统曾在此发表过著名的“炉边谈话”。
图书室约60多平方米,按19世纪早期风格布置,室内的桌、椅、书橱和灯具等,均为古典式,藏有图书近3000册,其中不乏美国各个时期著名作家的代表作;此外,这里还存有美国历届总统的有关资料;在藏书壁柜旁的墙上挂着五幅印第安人的画像,这是当年美国总统在白宫会见过的印第安部落代表团的成员。
地图室珍藏有各种版本的现代地图集和一幅名贵的18世纪绘制的地图;二战期间,这里曾是罗斯福总统研究战争形势的密室,从1970年起,此处已改为接待室,室内挂着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画像和美国19世纪哈得逊河画派的风景画,如:哈特作于1858年的名画《山间湖水》等。
金银器陈列室藏有各种精致的英、法式镀金银制餐具和镶金银器。
瓷器室收藏有历届总统用过的瓷制餐具,其中有一套从中国进口的名瓷。
主楼一层的北面是白宫的正门,进门后是大理石结构的门厅;大理石的墙、大理石的地板和许多大理石的柱子,气魄宏大,宽敞、明亮。四周墙上挂着20世纪美国总统的肖像。东大厅、绿厅、蓝厅、红厅和宴会厅依次相邻;东大厅是白宫中最大、装饰最富豪华气派的厅堂,长约24米,宽约11米,高约2.5米,可容纳200多人;这里有敞亮的落地长窗,光洁的橡木地板,巨型的水晶吊灯和烛台,桃木心木钢琴的琴腿上雕饰着四只金鹰,有18世纪名画家吉尔伯特·斯图亚特的传世名作—巨幅油画华盛顿及其夫人的全身像,这里曾是美国总统及其家属举行婚丧大事的会场,有4位总统的女儿在此举行过婚礼,7位总统在这里举办过丧事;1945年,美国第三十二届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逝世后就停灵于此。1974年,理查德·尼克松因“水门事件”离职前夕,也是在此与他的助手们挥泪告别的。现在,此厅供美国总统举行宣誓就职仪式、记者招待会、酒会、圣诞舞会等使用,有时,逢节日和周末,也请文艺界和体育界的名流在此演出和表演。
绿厅较东厅小得多,因以绿色基调装饰而得名,四壁有绿绸装饰的水彩画,地上是19世纪苏格兰画家大卫·马丁画的富兰克林肖像;现在,它是美国总统的客厅,总统常常在此举行正式酒会;而当年,杰弗逊总统曾将绿厅用做餐室,门罗总统常在这里打牌消遣。
蓝厅以蓝色调著称,窗帏是蓝色的,座椅靠背和座垫是蓝色的,窗外的天空也是蓝色的,厅内有一块19世纪的中国地毯,7把法国镀金椅子,一对19世纪路易十六时代的镀金桌子等名贵之物;还陈列有几幅美国早期总统及其夫人的画像;红厅多由总统夫人使用,厅内四壁上的红绸水彩画同由斯图亚特画的麦迪逊总统夫人朵拉的红色肖像相辉映;此处有一总统贵宾接待室,以19世纪初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风格加以装饰,室内家具十分名贵,其中有一架1805年的法国枝形吊灯和英国1850年制作的红、米、蓝、金四色地毯。
国宴厅是白宫第二大厅,以其华丽的装饰和精致的餐具著称;桌椅家具全为橡木所制,可同时宴请140位宾客,是举行国宴的地方;厨房在地下室,可用升降机将食品送到宴会厅,厅中的设计与装饰均采取19世纪初叶英国摄政时期的风格;墙中间悬挂着林肯的肖像;壁炉上方刻有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在迁居白宫后的第二个夜晚所写的一封书信中的名句:
“我祈祷上苍赐福于这座宅邸以及所有来日居于此间的人,愿白宫主宰者皆为诚实、明智之人。”
主楼二层,为总统全家居住的地方。主要有林肯卧室,皇后卧室,条约厅和总统夫人起居室,黄色椭圆形厅等;林肯卧室是林肯办公和召开内阁会议的地方,著名的《解放黑人宣言》即在此签字,以玫瑰色和白色为主调加以装饰的皇后卧室,曾接待过英国伊丽莎白女王、荷兰女王等贵宾。
白宫西翼由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主持,于1902年建成;东翼由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主持,于1941年建成,其中最主要的厅室是西翼内侧的椭圆形总统办公室;它宽敞、明亮,地上铺着一块巨大的蓝色地毯,地毯正中织有美国总统的金徽图案:50颗星排列成圆形,环绕着一只鹰;办公室后部两侧分别竖立着美国国旗和总统旗帜,正面墙上是身着戎装威容凛然的华盛顿油画像,两边摆着两只雅致的中国古瓷花瓶;办公室左边墙架上陈设的外国贵宾赠送的礼物中,有中国1979年赠送的“马踏飞燕”仿古青铜器,总统的大办公桌上放置着这样一条座右铭:
“这里要负最后责任。”
白宫的南面,是一个由粗大的乳白色石柱支撑的宽大门廊,正面4根,旁边各2根;门廊的正前方就是有名的南草坪,总统的直升飞机座机可在此起落,由于白宫是坐南朝北,因此南草坪就成了白宫的后院,通称为总统花园,园内,灌木如篱,绿树成荫,如垠草坪中有一水池,池中喷泉喷珠吐玉,高可数丈。池塘四周的花圃里,姹紫嫣红,南门前两侧8棵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木兰树,已有150年树龄,国宾来访时,都要在南草坪举行正式欢迎仪式;每年春天的复活节时,总统和夫人都要在这里举行传统的游园会。
白宫每星期二到星期五对外开放,供游人参观的部分主要是白宫的东翼,包括底层的外宾接待室、瓷器室、金银器室和图书室,一楼的宴会厅、红厅、蓝厅、绿厅和东大厅;虽然在白宫130多个房间中,只有10余个房间开放,但它毕竟是世界上唯一定期向公众开放的国家元首的官邸,因而,吸引了大批的游客,每年来此参观的人数达200万人。
⑷ 美国白宫的主要设计师
美国白宫的主要设计师来自南卡罗莱纳州的爱尔兰人James Hoban。 1790年12月,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定址后,根据一项国会动议,建造白宫。乔治·华盛顿总统亲自协助城市规划师Pierre L'Enfant选址。主持工程的建筑师通过比赛选出,共收到九个方案。来自南卡罗莱纳州的爱尔兰人James Hoban获得这项殊荣。工程于1792年10月13日奠基,它的设计模仿现为爱尔兰议会所在地,原为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的一所公爵府莱恩斯特宫(en:Leinster House)的一、二层。华盛顿总统并不完全满意最初的设计,他认为原稿设计太小,不适合做总统的住所。借鉴其故居的设计,将白宫的设计按比例放大了30%,并增加了东厅。工程于1800年11月1日竣工,耗时8年,花费232,371.83美元,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大约等于现在的二百四十万美元。
⑸ 白宫的特色
1792年由爱尔兰工程师詹姆斯·霍本根据18世纪末英国乡间别墅设计的具有乔治亚建筑风格的白宫真可谓小巧玲珑。乍看白宫,真有点感到美国的历任总统都过于简朴了,因为白宫比想象的要小得多。白宫的首位主人是美国第二任总统亚当斯,之后它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总统宫”了,白宫可供游客参观的是一楼5个房间:东屋,白宫最大的厅,用于政府举办仪式和舞会;绿屋因墙壁为绿色丝绸装饰而得名;蓝屋是总统夫妇款待宾客的地方;红屋是总统夫人用来接待宾客,以红色为基调;国家宴会厅可容纳140人,屋内挂有林肯画像。白宫后翼是总统活动范围,包括闻名的“椭圆形办公室”和“玫瑰花园”。出得白宫,便是所谓的南草坪,只是肯定没有总统新闻发布会。规定白宫每天接待不得超过5500人。因此,欲去白宫,必须早7点赶到白宫南侧对面的游客服务中心排队领票,自10点开始按要求排成方队随领队鱼贯而入,12点结束参观。在白宫外兜售照相的绝招是做出同其人一样大小的克林顿夫妇画像,游客可获他们“接见”、并与他们合影。现在画像可能又换成小布什夫妇了。
⑹ 介绍一下白宫及其周围的建筑
白宫(英语:The White House)也称为白屋,是美国总统的官邸和办公室。1902年被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正式命名为“白宫”。白宫由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拥有,是“总统公园”的一部分。
白宫是一幢白色的新古典风格砂岩建筑物,位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西北宾夕法尼亚大道1600号。白宫共占地7.3万多平方米,由主楼和东、西两翼三部分组成。因为白宫是美国总统的居住和办公的地点,“白宫”一词常代指美国政府。
(6)白宫设计风格扩展阅读:
一、结构设计
从正门进入的国家楼层(State Floor)共有五个主要房间,由西至东依序是:国宴室、红室、蓝室、绿室和东室。东室是白宫最大的一个房间可容纳三百位宾客,主要用作大型招待会、舞会和各种纪念性仪式的庆典。
历史上许多重要事件在此发生:这里曾经停放过七位总统遗体,这里也曾举行过许多位总统女儿们的婚礼,罗斯福在此观赏过日本相扑表演,肯尼迪则在此欣赏优美演奏。
总统办公的椭圆办公室最让人好奇,可能是因为国家最高领导人在那里治理国家大事而使人感到神秘吧!椭圆办公室位于西厢的旁边位置,对面是总统专属的玫瑰花园,相传肯尼迪的子女常在花园和办公室之间跑来跑去的游玩。
年轻的总统常在办公的闲暇时与他们玩耍,留下许多温馨的画面。在肯尼迪时代,他曾邀请过各种音乐大师、诗人作家、演员歌者等到白宫来表演,白宫又成了这些人展示艺术的舞台。
二、建筑规模
1、外交接待大厅
外交接待大厅呈椭圆形,是总统接待外国元首和使节的地方,铺着天蓝色底、椭圆形的花纹地毯,上绣象征美国50个州的标志,墙上挂有描绘美国风景的巨幅环形油画。
2、图书室
图书室约60多平方米。室内的桌、椅、书橱和灯具等,均为古典式。藏有图书近3000册,其中不乏美国各个时期著名作家的代表作。此外,这里还存有美国历届总统的有关资料。在藏书壁柜旁的墙上挂着五幅印第安人的画像,这是当年美国总统在白宫会见过的印第安部落代表团的成员。
3、地图室
有各种版本的现代地图集和一幅名贵的18世纪绘制的地图。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曾是罗斯福总统研究战争形势的密室。从1970年起,此处已改为接待室,室内挂着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画像和美国19世纪哈得逊河画派的风景画,如哈特作于1858年的名画《山间湖水》等。
⑺ 白宫是什么样的
白宫是白色的
⑻ 美国白宫什么风格装修
美国白宫的风格属于英式建筑风格。
白宫的设计者是著名的美籍爱尔兰人建筑师詹姆斯·霍本,他根据18世纪末英国乡间别墅的风格,参照当时流行的意大利建筑师柏拉迪的欧式造型设计而成,通体用弗吉尼亚州所产的一种白色石灰石建造。
⑼ 白宫属于什么建筑风格
白宫(英语:White House)是美国总统的官邸和办公室,位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西北宾夕法尼亚大道1600号。白宫其实是由一组建筑构成的建筑群,包括了做为主居住区的中央建筑和东西两个侧翼。
白宫属于新古典的建筑风格。它的设计者——著名的美籍爱尔兰人建筑师詹姆斯·霍本,根据18世纪末英国乡间别墅的风格,参照当时流行的意大利建筑师柏拉迪的欧式造型设计,并用弗吉尼亚州所产的一种白色石灰石建造而成。在1812年发生的第二次美英战争中,英国军队入侵华盛顿,并于1814年8月24日焚毁了这座建筑物。1815年,官邸在原设计师和总监工霍本主持下重修。为了消除大火后的烟痕,霍本吩咐工匠把整座官邸粉饰成白色。从此,总统官邸被人们称做“白宫”(The White House)。
⑽ 白宫的结构设计
从正门进入的国家楼层(State Floor)共有五个主要房间,由西至东依序是:国宴室、红室、蓝室、绿室和东室。东室是白宫最大的一个房间可容纳三百位宾客,主要用作大型招待会、舞会和各种纪念性仪式的庆典。历史上许多重要事件在此发生:这里曾经停放过七位总统遗体,这里也曾举行过许多位总统女儿们的婚礼,罗斯福在此观赏过日本相扑表演,肯尼迪则在此欣赏优美演奏……
总统办公的椭圆办公室最让人好奇,可能是因为国家最高领导人在那里治理国家大事而使人感到神秘吧!椭圆办公室位于西厢的旁边位置,对面是总统专属的玫瑰花园,相传肯尼迪的子女常在花园和办公室之间跑来跑去的游玩,年轻的总统常在办公的闲暇时与他们玩耍,留下许多温馨的画面。在肯尼迪时代,他曾邀请过各种音乐大师、诗人作家、演员歌者等到白宫来表演,白宫又成了这些人展示艺术的舞台。
东厢前花园是贾桂琳花园,杰奎琳·肯尼迪是对白宫最有贡献的第一夫人了 。她为了将白宫变成一座极有价值的博物馆,开始有系统的收集白宫历史和文物,四处搜寻古董真迹。在白宫历史学会成立后,她请来史密松宁博物馆的专家将白宫所有收藏重新审视整理编目,赋予了白宫历史的内涵。许多房间里陈设的精致古董,大半是门罗总统(James Monroe)时期的收藏,尤其是蓝室充满法国皇家气派: 室内以蓝色为主饰以金边花纹的墙壁,衬托出蓝室豪华的风格,因此这个房间经常用来招待贵宾:其中包括1878年到访的第一位清朝中国使节。克利夫兰总统的婚礼就是在蓝室举行的,每年白宫圣诞树也固定在这里闪耀。蓝室之下是外交使节接待室,是专供各国大使呈递到任国书之处。
蓝室的阳台面对南院草坪,是总统与贵宾经常向民众挥手露面的地方。南草坪上许多树木也是总统或夫人亲手种植,这可能是名垂青史的一种方法吧。当年杰克逊为纪念亡妻而种的一棵木兰花,至今已成枝叶茂盛的百年老树,它和这个国家一起成长茁壮。南草坪正位于整栋大楼中央位置,与上下楼层共三个房间同属椭圆型。 蓝室之上的椭圆房间,曾经是总统办公室还做过内阁室和签约室,属于家庭楼层不对外开放,林肯曾在这个房间签署了著名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因而爆发分裂国家的南北战争,也埋下日后遭到暗杀的导火线。
蓝室左右两旁的红室和绿室都是小型接待室,以不同色调装饰各有不同用途:绿室在杰弗逊时期是他的私人餐室,门罗则用来玩牌,内战时林肯爱子在绿室病死,这里成为林肯夫人的伤心之地,从此再不肯踏入一步。
红室是第一夫人们最喜爱的房间,红室布置成1830年早期型式,摆设在大理石壁炉上的一座十八世纪法制音乐钟,是法国总统在1952年所赠送。从桃莉的时代起,每周三晚在这里的盛会。红室之旁的国宴室(State Dining Room),摆放一张门罗时期的十三尺长桌,其上镂刻精致的纹饰是令人赞叹的杰作,是白宫的精品之一。国宴室可容纳130位宾客用餐,在大理石壁炉上方铭刻着第一位白宫主人亚当斯在1800年11月2日写给夫人信中的一段话:“我祈求上苍赐予最大福份给这所房屋和所有此后居住的人,但愿只有诚实和智慧的人住在此屋檐下。”
主楼二层,为总统全家居住的地方。主要有林肯卧室、皇后卧室、条约厅和总统夫人起居室、黄色椭圆形厅等。林肯卧室是林肯办公和召开内阁会议的地方,著名的《解放黑人宣言》即在此签字。以玫瑰色和白色为主调加以装饰的皇后卧室,曾接待过英国伊丽莎白女王、荷兰女王等贵宾。
白宫西翼由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主持,于1902年建成;东翼由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主持,于1941年建成。其中最主要的厅室是西翼内侧的椭圆形总统办公室。它宽敞、明亮,地上铺着一块巨大的蓝色地毯,地毯正中织有美国总统的金徽图案:50颗星排列成圆形,环绕着一只鹰。办公室后部两侧分别竖立着美国国旗和总统旗帜。正面墙上是身着戎装威容凛然的华盛顿油画像,两边摆着两只雅致的中国古瓷花瓶。办公室左边墙架上陈设的外国贵宾赠送的礼物中,有中国1979年赠送的“马踏飞燕”仿古青铜器。总统的大办公桌上放置着这样一条座右铭:“这里要负最后责任。”
白宫的南面,是一个由粗大的乳白色石柱支撑的宽大门廊,正面4根,旁边各2根。门廊的正前方就是有名的南草坪。总统的直升飞机座机可在此起落。由于白宫是坐南朝北,因此南草坪就成了白宫的后院,通称为总统花园。园内,灌木如篱,绿树成荫,如垠草坪中有一水池,池中喷泉喷珠吐玉,高可数丈。池塘四周的花圃里,姹紫嫣红。南门前两侧8棵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木兰树,已有150年树龄。国宾来访时,都要在南草坪举行正式欢迎仪式。每年春天的复活节时,总统和夫人都要在这里举行传统的游园会。白宫供游人参观的部分主要是白宫的东翼,包括底层的外宾接待室、瓷器室、金银器室和图书室,一楼的宴会厅、红厅、蓝厅、绿厅和东大厅。它是世界上唯一定期向公众开放的国家元首的官邸。
国家楼层之上是总统和家人居住休息的地方,也用来招待重要贵宾,世界各国领袖或王公贵族都以住过白宫为荣,1943年中国领袖蒋介石先生的夫人宋美龄访问白宫时,曾是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座上嘉宾,并在此住宿过,蒋夫人的许多中国式的规矩也让美国人大开了眼界。
从海斯夫人开始,在各个房间悬挂总统及夫人画像成为白宫新旧主人的共同爱好。在蓝室挂有四位早期总统画像:亚当斯、杰弗逊、门罗和泰勒,国宴室则悬挂林肯画像,东室有华盛顿画像──这是喜爱社交的麦迪逊夫人多莉对白宫唯一的功绩。两百多年时光弹指流逝,只有华盛顿的画像屹立在这里,注视着由他一手创立的国家。
注:白宫1902年拆花房改建行政办公室大楼,后称西厢;1909年扩建西厢,设总统椭圆办公室。1934年西厢扩建椭圆办公室移至玫瑰花园前。预计未来的20年,将花费国库3亿美元修筑新的地下设施,其中包括停车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