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ios系统和安卓系统在设计风格上的差异都有哪些

设计上来说这两个系统有些东西越来越通用了,目前很多Android的应用偏苹果风格,也就是说基本都是采用一套iOS设计模板来适配Android系统。
术语解读和系统平台对比
android是Google公司开发的操作系统。
iOS是苹果公司的移动操作系统。
导航方式不一样
iOS的Tab放在页面底部,不能通过滑动来切换,只能点击。也有放在上面的,也不能滑动,但有些Tab本身可以滑动,比如天猫的。还有新闻类的应用。

Android一般放在页面顶端,可以通过滑动页面来切换Tab,当然Tab可以点击切换,Tab多的话,Tab本身也可以滑动。比如豌豆荚,网络贴吧,QQ。总之,Android啥都可以有。
UI设计规范不一样
比如现在通常设计的尺寸对比如下:

iOS: 750*1334 或者 1242*2208
android:720*1280 或者 1080*1920
单条item的操作
iOS单条item的操作有两种,点击和滑动,点击一般进入一个新的页面,滑动会出现对这条item的一些常用操作,如微信里滑动一条对话,会出现标记未读和删除。

Android中,单条item的操作也有两种,点击和长按,点击一般进入一个新的页面。长按进入一个编辑模式,可以在里面进行批量和其他一个操作,比如删除,顶置等等。比如小米的短信页面;长按也可以弹出情境操作栏dialog,进行操作,比如Android版的微信。
例外的是,Android里面也可以有单条item的滑动,如新版QQ,这种比较少见。AndroidL的短信,可以滑动进行归档。大Android啥都可以有。
实体键
iOS只有一个实体键(音量,电源不算哈),home键,这个键有这么几个功能:

1、按一次,回到桌面。
2 、双击,出现多任务界面
3、iOS8里面,轻触两下Home键,调出单手模式
4 、指纹解锁
Android有四个实体键(现在很多被屏幕上的虚拟键代替,但功效是一样的)4.4一下的分别是back键,home键,menu键,和搜索键。4.4及以上,是back键,home键,多任务键。Android原生是这样,经过优化的Android就不一定了,比如魅族的smart bar,根据当前页面情景变化,不过蛮好用。
Android的back键,在大部分情况下,和页面上的返回功效一样。不过,Android的back键可以在应用件切换,还可以返回主屏幕。这个iOS里面的键不能在应用间直接切换。
浮窗设计元素不一样
Android里可以看到各种浮窗,流量,清理内存等等。iOS暂时还不支持这样的浮窗。越狱的貌似可以。

iOS和Android的UI区别七:图标尺寸和命名规范不一样
1、iOS和Android手机的APP图标尺寸规范和图标命名规范
2、对比PC、iOS、Android等终端APP的交互设计的差异化

② 简述网页设计的风格有哪些

一、首先从功能与设计目标来看, H5专网页主要有以下4大类型:

1.活动运营型

为活动推广运营而打造的H5页面是最常见的类型,形式多变,包括游戏、邀请函、贺卡、测试题等形式。与以往简单的静态广告图片传播不同,如今的H5活动运营页需要有更强的互动、更高质量、更具话题性的设计来促成用户分享传播。从进入微信H5页面到最后落地到品牌App内部,如何设计一套合适的引流路线也颇为重要。

2.品牌宣传型

不同于讲究时效性的活动运营页,品牌宣传型H5页面等同于一个品牌的微官网,更倾向于品牌形象塑造,向用户传达品牌的精神态度。在设计上需要运用符合品牌气质的视觉语言,让用户对品牌留下深刻印象。

3.产品介绍型

聚焦于产品功能介绍,运用H5的互动技术优势尽情展示产品特性,吸引用户买买买。

这一类型的H5页面多见于汽车品牌,LEXUS NX是其中的优秀代表案例。精致和极富质感的建模、细腻的光效营造出酷炫的视觉风格。用手指跟随光的轨迹切割画面揭开序幕,通过合理优雅的触碰、摩擦、滑动等互动形式带领用户一同探索产品的7大特性,宏观和微观都照顾周全。

4.总结报告型

自从支付宝的十年账单引发热议后,各大企业的年终总结现也热衷于用H5技术实现,优秀的互动体验令原本乏味的总结报告有趣生动了起来。

二.形式为功能服务

在确定了专题页的功能目标之后,接下来就是关键的设计阶段了。如何有的放矢地进行设计,需要考虑到具体的应用场景和传播对象,从用户角度出发去思考什么样的页面是用户最想看的最会去分享的。

1.简单图文

简单图文是早期最典型的H5专题页形式。“图”的形式千变万化,可以是照片、插画、GIF等。通过翻页等简单的交互操作,起到类似幻灯片的传播效果。考验的是高质量的内容本身和讲故事的能力。

2.礼物/贺卡/邀请函

每个人都喜欢收到礼物的感觉,抓住这一心理,品牌推出了各种H5形式的礼物、贺卡、邀请函,通过提升用户好感度来潜移默化地达到品牌宣传的目的。既然是礼物,那创意和制作便是重要的加分项。

3.问答/评分/测试

问答形式的H5页面也屡见不鲜了,利用用户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一路选选选,看最后到底是什么成绩。一条清晰的线索是必要的,最后到达的结果页也需要合理不突兀,如果能辅以出彩的视觉和文案,弱化答题的枯燥感那就再好不过了。

4.游戏

从 “围住神经猫”、“看你有多色”等单纯小游戏再到杜蕾斯“一夜N次郎”(即山寨版“别踩白块儿”)等品牌植入式小游戏,H5游戏因为操作简单、竞技性强,一度风靡朋友圈,但创意缺乏和同质化现象导致用户对无脑小游戏逐渐产生了厌倦。品牌要在游戏上做到成功传播,需要在玩法和设计上多下点功夫。

三.为设计加分的4个要点

一个H5页面设计品质的出众与否,会直接影响其传播效果,甚至影响到用户对品牌形象的认知。在这里总结出以下的设计要点:

1.细节与统一

要成就高品质的用户体验,必须考虑到细节与整体的统一性。复古拟物的视觉风格,那字体就不能过于现代;幽默调侃的调调,那文案措辞就不能过于严肃;打情感内容牌的,动效就不能过于花哨。

2.紧跟热点,利用话题效应

想要你的H5专题页一夜爆红,第一时间抓住热点并火速上线,借机进行品牌宣传也不失为一条捷径。

3.讲个好故事,引发情感共鸣

不论H5的形式如何多变,有价值的内容始终是第一位的。在有限的篇幅里,学会讲故事,引发用户的情感共鸣,将对内容的传播形成极大的推动。

4.合理运用技术,打造流畅的互动体验

随着技术的发展,如今的HTML5拥有众多出彩的特性,让我们能轻松实现绘图、擦除、摇一摇、重力感应、擦除、3D视图等互动效果。相较于塞入各种不同种类的动效导致页面混乱臃肿,我们更提倡的是合理运用技术,用心专注于为用户提供流畅的互动体验。

结语

随着手机硬件的升级、HTML5技术的发展以及微信平台的开放,HTML5的跨平台、低成本、快迭代等优势被进一步凸显,这对身处于移动互联网大潮的企业主、品牌、设计师和开发者来说,都将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③ 现在的UI设计的风格有哪些

1.半扁平化的设计
在过去的两年左右,扁平化无疑是讨论最多、最火的设计趋势。但设计趋势往往受到媒体,技术,和实用性的影响,一般都以缓慢渐进的方式渗透在我们的设计中,周期在1-2年之间。目前已经有很多设计师对它进行细微改进,形成了一个新的设计趋势-半扁平设计。
半扁平化设计说直白点,其实就是结合了materialdesign和flatdesign两种风格的处理手法。使简洁的设计上多一些空间感,包括悬浮的按钮和卡片的设计。按照Wired的话来说,那就是让像素具备海拔高度,这样子的话,系统的不同层面的元素,都是有原则、可预测的,不让用户感到无所适从。
2.更多三维呈现
在以前,UI或运营设计中常见的都是二维的处理手法。元素以平面的方式展示给我们,但是今年会慢慢趋于更多3D的效果,使内容更加有纵深感从而也提升了设计的趣味性,尤其是运用在运营设计上会让画面显得更加丰富。
3.几何图形的点缀
从2016年年底就有一些设计作品或者设计包装采用不同颜色的几何图形进行点缀。它不是作为设计内容的主角,而是起到渲染画面氛围的作用。用色一般鲜亮大胆,会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多用于运营设计。
4.渐变色的运用
渐变色的运用范围很广,它可以当作背景使用,也可以在logo或者按钮上使用。今年的渐变不再是像拟物化时代为了还原物体本身的空间所做的处理。这里的渐变多为大撞色的使用,为了营造氛围和产品气质使用。
5.大标题,大间距的处理
预测今年将会有越来越多优秀的产品跳脱出系统本身规范的束缚,开始更大胆的设计。不在局限于本身规范里最大字号不能超过多少px,间距最好在稍稍px之内等等…而是针对不同场景,不同用户群体,不同的内容去特殊处理。
所以出现了目前更多大标题大间距大量留白的设计作品。其实像这种处理手法有点类似几年前微软的MetroDesign,只是现在很多优秀设计师都能把不同的设计语言灵活的去运用,而不仅限于某个系统平台。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点赞,谢谢!

④ UI设计的风格有哪些

1.半扁平化的设计


在过去的两年左右,扁平化无疑是讨论最多、最火的设计趋势。但设计趋势往往受到媒体,技术,和实用性的影响,一般都以缓慢渐进的方式渗透在我们的设计中,周期在1-2年之间。目前已经有很多设计师对它进行细微改进,形成了一个新的设计趋势-半扁平设计。


半扁平化设计说直白点,其实就是结合了materialdesign和flatdesign两种风格的处理手法。使简洁的设计上多一些空间感,包括悬浮的按钮和卡片的设计。按照Wired的话来说,那就是让像素具备海拔高度,这样子的话,系统的不同层面的元素,都是有原则、可预测的,不让用户感到无所适从。


2.更多三维呈现


在以前,UI或运营设计中常见的都是二维的处理手法。元素以平面的方式展示给我们,但是今年会慢慢趋于更多3D的效果,使内容更加有纵深感从而也提升了设计的趣味性,尤其是运用在运营设计上会让画面显得更加丰富。


3.几何图形的点缀


从2016年年底就有一些设计作品或者设计包装采用不同颜色的几何图形进行点缀。它不是作为设计内容的主角,而是起到渲染画面氛围的作用。用色一般鲜亮大胆,会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多用于运营设计。


4.渐变色的运用


渐变色的运用范围很广,它可以当作背景使用,也可以在logo或者按钮上使用。今年的渐变不再是像拟物化时代为了还原物体本身的空间所做的处理。这里的渐变多为大撞色的使用,为了营造氛围和产品气质使用。


5.大标题,大间距的处理


预测今年将会有越来越多优秀的产品跳脱出系统本身规范的束缚,开始更大胆的设计。不在局限于本身规范里最大字号不能超过多少px,间距最好在稍稍px之内等等…而是针对不同场景,不同用户群体,不同的内容去特殊处理。

⑤ 如何做到win10风格扁平化设计

样的显著功能之外,Windows10还拥有不少改变了系统外观和感觉的细微改动,那么Win10界面究竟带来哪些变化呢?下面是笔者带来的Win10界面改动介绍。 扁平化的图标 Windows8虽然加入了风格迥异的开始屏幕,但除了开始菜单被移除之外,系统的桌面模式却没有什么变化,基本还维持着Windows Vista时的风格,也就是所谓的Aero Glass设计。虽然这种透明化的美学风格在当时看上去很棒,但现在已经显得有些过时了。 而Windows10对系统的桌面进行了一番重大修改,包括桌面图标、网络设置、家庭组和部分文件夹在内的元素都受到了影响。新的图标更具扁平化的风格,这也是Android和iOS如今所推崇的。 这种外观设计和Windows8的Metro风格也存在明显不同。在移动设备上,极简的Metro带来了优雅直观的美学设计,但在PC上,许多用户都抱怨它太过简单了。台式机和笔记本都拥有大尺寸的显示屏,那为什么还把大量的屏幕空间白白浪费,仅是填充上大片的纯色呢? 在Windows10当中,桌面图标变得扁平了,并提供了更多信息,这也在最大程度上利用了屏幕空间。原来的空白区域现在被更小、更复杂的项目所占据,它们依然很显眼和易读,但比占据Windows8的磁贴要更加精细。 蓝色似乎成为了微软的新宠,这是他们在发布会上所用的色彩主题,同时也体现在了许多新图标上。虽然这不免让人联想到同样拥有很多蓝色图标的Mac OS X,但两款系统的区别也仅限于此。 除了颜色,这两款操作系统的图标看上去非常不同。微软对于扁平化的追求要更激进一些,彻底放弃了渐变效果。简洁性和大量蓝色的使用让我们想起了曾经的Windows 95/98,但精细程度和对比度都更高了。 但扁平化的处理却并未完成。文件夹、磁盘和库图标和从前一样,未有任何改变。而在任务栏当中,新的Home文件夹看上去和其他文件夹很不同。此外,搜索和任务视图也体现出了扁平化的风格。很显然,曾经的Aero图标最终会被完全替代。 更窄的边框 在每一个窗口化的应用程序当中,微软还带来了一个细微但统一的改变:除了标题栏之外,系统中所有窗口的边框都不见了。 这其实是多年演变的一部分。Windows8保持了Windows Vista和Windows7的Aero式图标,但用扁平化替换掉了透明的外观 严格来讲,这些窗口并不是完全没有边界的,但在标题栏的映衬之下,这些苗条的边框几乎可以完全被忽略,这也让Windows10的外观和Windows8相比显得更加精致了。 新的开始菜单 微软在Windows10身上采取的美学设计风格已经很明显了:扁平化,蓝色的主色调。但如果你打开开始菜单,那事情就变得有些仍然让人疑惑。 Windows10新的开始菜单就像是一个被缩小了的Windows8开始屏幕,这正是问题的所在:其中的Metro设计元素和Windows10的更加精细的桌面模式并不搭调,在这个新的Windows环境当中,两者之间的差距看起来有些太大了。 在开始菜单当中加入动态磁贴只会放大Windows10两个部分之间的区别,对实用性几乎没有帮助。但如果彻底放弃Metro元素,那就相当于承认Windows8对于非触屏设备来说根本一点用也没有。 而即便忽略掉动态磁贴,开始菜单看上去依然不对劲。在默认下,它的色彩会根据系统主题而变化,但这同时也是Windows10当中唯一会适配系统主题的菜单。把它和Windows7直接对比你就会发现,后者仅更易阅读,同时也显得更加紧凑。 当打开“所有应用”之后,会有一个肥厚的滚动条出现,而开始菜单本身的搜索功能由和菜单中右下角的搜索按钮相冲突。这些问题都表明,从设计的角度来讲,微软都还没有彻底决定自己想让开始菜单变成什么样。 从前的元素 首次使用Windows10的感觉和Windows8存在很大不同。开始菜单的加入以及把搜索功能带回桌面让大多数用户都不必再去使用Metro界面。 但Windows8的身影并没有在新版系统当中彻底消失。比如说,Wi-Fi菜单并没有恢复到之前的状态,或者是迎来新的扁平化外观。此外,Windows8的Metro应用功能会在桌面搜索结果当中占据主要位置,即便系统中存在其他拥有相同功能的桌面菜单或应用。微软需要在Windows10正式发布之前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对于入门用户来说会显得非常让人疑惑。 Aero也没有彻底消亡。任务栏依然维持着毛玻璃的外观,新的任务视图也大量使用的透明化风格。我们希望任务视图在系统发布之前能够得到调整,因为目前的设计看上去是Windows Vista,8和10的奇怪混合。 总结: 微软说Windows10技术预览版是一个相当早期的版本,事实的确如此。我们虽然没有看到太多的bug,但这款操作系统显然还没有完工。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明显看出Windows10想要让自己区别于之前的版本。 虽然Windows10更加重视桌面体验,但微软并不只是在扭转Windows8所带来的改变。作为替代,微软将Windows Vista/7和Windows8/8.1当中成功的部分集中在了一起,这种方式将会帮助我们来判断Windows10是否是一个拥有明显进步的系统版本。

⑥ 如何选择标识系统的设计风格

首先可以根据标识系统的适用领域来为其定一个设计的风格基调,是严肃活泼抑或是轻松愉悦都要根据环境性质去定夺。一个与环境格调大行径庭的标识系统不仅不会为环境增添光彩,还会破坏掉环境自身的美感,这一点需要我们好好地去把握;

⑦ ui设计风格都有哪些

1.移动端UI设计:移动端的UI设计通常针对的是手机用户,包括各种APP的页面、软件内部的专界面设计、登录界面等等属,通常移动端的设计较为简洁,除了特殊要求外,不会采用过于复杂的颜色。而在移动端,扁平化风格的设计居多。
2.PC端设计:PC端的设计通常是针对电脑用户,各种PC端的图标,由于平台不同,PC端的设计颜色更为跳跃,渐变色的使用也更多。
3.游戏UI: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吧,游戏的登录界面、游戏装备界面、人物属性界面、装备界面、统统都属于游戏UI的范畴,游戏的UI不像手机端以简为主,元素涉及更为广泛,颜色样式的可选择性也更多。

⑧ 设计风格有哪几种

中国佛教设计风格有两种几种,一种是中国皇宫的设计式样;一种是印度设计式样,这种式样在现代已经很罕见了。

⑨ ui设计风格都有哪些分别都有什么

1.半扁平化的设计
在过去的两年左右,扁平化无疑是讨论最多、最火的设计趋势。但设计趋势往往受到媒体,技术,和实用性的影响,一般都以缓慢渐进的方式渗透在我们的设计中,周期在1-2年之间。目前已经有很多设计师对它进行细微改进,形成了一个新的设计趋势-半扁平设计。
半扁平化设计说直白点,其实就是结合了materialdesign和flatdesign两种风格的处理手法。使简洁的设计上多一些空间感,包括悬浮的按钮和卡片的设计。按照Wired的话来说,那就是让像素具备海拔高度,这样子的话,系统的不同层面的元素,都是有原则、可预测的,不让用户感到无所适从。
2.更多三维呈现
在以前,UI或运营设计中常见的都是二维的处理手法。元素以平面的方式展示给我们,但是今年会慢慢趋于更多3D的效果,使内容更加有纵深感从而也提升了设计的趣味性,尤其是运用在运营设计上会让画面显得更加丰富。
3.几何图形的点缀
从2016年年底就有一些设计作品或者设计包装采用不同颜色的几何图形进行点缀。它不是作为设计内容的主角,而是起到渲染画面氛围的作用。用色一般鲜亮大胆,会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多用于运营设计。
4.渐变色的运用
渐变色的运用范围很广,它可以当作背景使用,也可以在logo或者按钮上使用。今年的渐变不再是像拟物化时代为了还原物体本身的空间所做的处理。这里的渐变多为大撞色的使用,为了营造氛围和产品气质使用。
5.大标题,大间距的处理
预测今年将会有越来越多优秀的产品跳脱出系统本身规范的束缚,开始更大胆的设计。不在局限于本身规范里最大字号不能超过多少px,间距最好在稍稍px之内等等…而是针对不同场景,不同用户群体,不同的内容去特殊处理。

⑩ UI界面设计风格大致都有哪些

UI界面设计风格有:用户研究、交互设计、界面设计。

1、用户研究

用户研究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可用性工程学,研究如何提高产品的可用性,使得系统的设计更容易被人使用、学习和记忆;二是通过可用性工程学研究,发掘用户的潜在需求,为技术创新提供另外一条思路和方法。

2、交互设计

这部分指人与机之间的交互工程,在过去交互设计也由程序员来做,其实程序员擅长编码,而不善于与最终用户交互。所以,很多的软件虽然功能比较齐全,但是交互方面设计很粗糙,繁琐难用,学习困难。

3、界面设计

在漫长的软件发展中,界面设计工作一直没有被重视起来。做界面设计的人也被贬义的称为“美工”。其实软件界面设计就像工业产品中的工业造型设计一样,是产品的重要买点。

(10)系统设计风格扩展阅读

UI界面设计原则

1、用户是交互的中心,交互元素对应用户需要的功能。因此交互元素必须可以被用户控制。

2、可达到的效果也同界面设计有关。过于复杂的界面会影响可达到的效果。(参考简单导向原则)

3、设计时,要让用户把注意力放在最重要的地方。每一个元素的尺寸、颜色还有位置,它们为理解界面共同指明了道路。清晰的层级关系将对降低外观的复杂性起到重要作用(甚至当行为本身也同样复杂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