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极少主义风格和减少主义风格的区别

在视觉形象处理上,极少主义可以说是去除了一些复杂的元素,没有个人主观的诠释,将艺术的境界达到本质的极少。极少主义使用最简单的几何图形和不具有个人情绪的艺术语言,被视为是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反叛。同时,这一艺术流派也排除具象的图像与虚幻的画面空间,偏好单一的图像,经常包含着以各自形状安排的小单位元素。极少主义是第一个完全由美国艺术家发展出来,具有国际性意义的艺术活动,并且在绘画、文学、建筑、音乐等方面都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影响,进而衍生出近代许多重要的艺术派别。

然而,“极少”并不意味着单纯的简化,相反,它往往是丰富的统一,是复杂的升华。无论是形式语言、表现主题,还是审美功能,极少主义风格的艺术都做的是“加法”之后的“减法”。极少主义追求的是用最直接的方式传达思想,之前以往的种种艺术流派更多强调的是形式,往往因为繁复的形式而使它要表达的思想被埋没、被忽略。繁复到了一定的极至必定走向极端的简单,最终各种艺术形式回到了它的本原,以极简的方式崇尚自然、崇尚本原。

B. 简约主义和极少主义的关系简约主义是由极少主义发展而来的,还是两者就是一个

就是一个
简约主义又称极限艺术、最小主义、极少主义。源于六十年代兴起的一种非写实绘画雕塑,其理念在于降低艺术家自身的情感.
极简主义或简约主义又称极限艺术、最小主义和极少主义。极简主义源于非写实绘画、雕塑。其理念在于降低艺术家自身的情感表现,而朝单纯、逻辑的选择发展。它可以是一种艺术流派(此时译作极少主义或最简单派),也可以指一种生活方式或时装风格(此时更多地译作简约主义)。

作为一种现代艺术流派,极少主义出现并流行于20世纪50—60年代,主要表现于绘画领域。极少主义主张把绘画语言削减至仅仅是色与形的关系,主张用极少的色彩和极少的形象去简化画面,摒弃一切干扰主体的不必要的东西。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或设计风格,极简主义直至20世纪90年代才变得时髦。90年代有一句口号“Backtobasics(回归本始)”足以与80年代的“回归自然”成为姐妹篇。回归是感到前无去路的困惑的当代人的惟一选择,而basics是指基本要素。90年代迷惘的一代不会回归到维多利亚式的价值观去,他们选择与极少主义相通的东西。

极简主义在绘画、雕塑、室内设计、建筑、服装、环艺、电影乃至文学创作等方面都被点赞,特别是室内和服装方面,一度成为白领的时尚

C. 为什么说极少主义是现代艺术的极端为什么说极少主义是现代艺术的极端

为什么说介绍注意是现代艺术的阶段?为什么说介绍注意是现代艺术的极端呢?介绍最多是很少人的想法呀,是现代的,有些人是。看不到,想象不到的。他都是一个极端的想法普通人是无法想想到

D. 极少主义代表人物

作为一种现代艺术流派,极少主义出现并流行于20世纪50--60年代,主要表现于绘画领域。极少主义主张把绘画语言削减至仅仅是色与形的关系,主张用极少的色彩和极少的形象去简化画面,摒弃一切干扰主体的不必要的东西。极少主义在20世纪60-70年代盛行美国,又被称作最低限艺术或ABC艺术。

作为一种现代艺术流派,极少主义出现并流行于20世纪50--60年代,主要表现于绘画领域。极少主义主张把绘画语言削减至仅仅是色与形的关系,主张用极少的色彩和极少的形象去简化画面,摒弃一切干扰主体的不必要的东西。极少主义在20世纪60-70年代盛行美国,又被称作最低限艺术或ABC艺术。通过对抽象形态的不断简化,直至剩下最基本的元素来进行的艺术探索。特征在于取消了艺术家个性的表达姿态,无内容、无主题、客观化,表现的仅仅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纯粹物。极少主义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至上主义和新造型主义的关于艺术必须和实用艺术相结合的原则。

当年信奉极少主义的画家中独多美国人。劳申伯格(Rauschenberg)、斯特拉(Stella)和约翰斯(Johns)是他们的代表人物。简洁又是美国时装的传统。所以,简约主义在美国时装设计师那里似乎更加得心应手并不奇怪。看看卡尔文·克莱恩(Calvin Klein)叫和他的美国同行就可以明白。中国的时装设计师和消费者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也注意到简约主义。由于简约主义时装对廓形、结构、材料及工艺的把握均有极高要求,所以并非所有的设计师都敢于在此一试身手。再加上不少设计师囿于识见,缺乏自信,难以摆脱繁复琐碎的陋习,自然也无法臻于简约之境。这样简约主义一度成为检验中国设计师成熟与否的试金石。然而,中国大都市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特别是白领阶层,却毫不费力地接受了简约主义。以"引导消费"自诩的中国设计师,实在应该虚心向消费者学习才是。

E. 名词解释什么事极少主义

极少主义出现并流行于20世纪50--60年代,主要表现于绘画领域。是一种现代艺术流派。它主张把绘画语言削减至仅仅是色与形的关系,主张用极少的色彩和极少的形象去简化画面,摒弃一切干扰主体的不必要的东西。极少主义在20世纪60-70年代盛行美国,又被称作最低限艺术或ABC艺术。

详细可以参考一下网络。

F. 减少主义风格就是极少主义风格吗

守主义风格和极少主义风格嘛,不是这样的,主要是搞得我们把风格的实质性的内容用语言式来或用文字的形式告知大家就可以了

G. 简述极少主义设计思想

强调单纯化、标准化的设计思想,直到90年代建筑设计开始产生新的思想,提出后现代设计的“反思想”,于是出现了自然界的景点,景观移置运用在室内,室内室外情景交融,有整体回归自然的感觉。 简约现代风格 称为极少主义派。. 登贝设计风格简述 从0年代到0年代,荷兰的平面设计受瑞士风格的影响,讲究功能,清洁而又冷漠,

H. 极少主义风格的描述

在视觉形象处理上,极少主义可以说是去除了一些复杂的元素,没有个人主观的诠释,将艺术的境界达到本质的极少。极少主义使用最简单的几何图形和不具有个人情绪的艺术语言,被视为是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反叛。同时,这一艺术流派也排除具象的图像与虚幻的画面空间,偏好单一的图像,经常包含着以各自形状安排的小单位元素。极少主义是第一个完全由美国艺术家发展出来,具有国际性意义的艺术活动,并且在绘画、文学、建筑、音乐等方面都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影响,进而衍生出近代许多重要的艺术派别。
然而,“极少”并不意味着单纯的简化,相反,它往往是丰富的统一,是复杂的升华。无论是形式语言、表现主题,还是审美功能,极少主义风格的艺术都做的是“加法”之后的“减法”。极少主义追求的是用最直接的方式传达思想,之前以往的种种艺术流派更多强调的是形式,往往因为繁复的形式而使它要表达的思想被埋没、被忽略。繁复到了一定的极至必定走向极端的简单,最终各种艺术形式回到了它的本原,以极简的方式崇尚自然、崇尚本原。
在材料的选用上,极少主义借助于彻底与传统艺术脱离后追求创新,艺术家多选用非天然或工业材料。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如同工程师一样,显现的是社会属性。他们意图除去这些有机的活力,使用无机材料,没有历史内涵,抽象冷峻,不给观众联想的余地,更能注意作品本身。极少主义追求无内容、无主题的表现,作品直接与观众产生沟通,手法上多采用系列化的方式。同时极少主义风格的艺术推崇整体性,取消一切分散注意力的细节,没有令观众产生空间深度幻觉的视觉创造。极少主义艺术品中的构成元素对于整体是从属的,不同元素之间的联系被取消,均衡不再是构图的唯一指南。以波洛克为例,他的作品虽无明显秩序,但他以同样的力度处理画面每一寸空间,到处都充满细节。从制作工艺上来看,极少主义艺术崇尚机械加工过程,多运用工业生产方式,刻意追求画面或雕塑表面的光滑平整,这也是追求无内涵、无先例材料运用的自然延伸,体现工业化生产的特点。色彩特征上,极少主义艺术作品中一般只出现一两种颜色,若非明亮纯色便是黑白灰,是在现代艺术基础上进一步的简化。尽管艺术家对颜色有不同偏爱,但多是选择一种单一的色系,灰色系或者鲜艳的色调,以增加作品的空间感和光的效果。

I. 极少主义风格的影响

实际上,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这种新的艺术活动已取得较大的影响,并于1966年举行了极少主义第一次大型的艺术展览。显然,极少主义从一开始就是一种不同于抽象表现主义的艺术形态。极少主义又称ABC艺术或硬边艺术,源于抽象表现主义,一般按照杜尚的“减少、减少、再减少”的原则对画面进行处理,造型语言简练,色彩单纯,空间被压缩到最低限度的平面,并力图采用纯客观的态度,排除创造者的任何感情表现。极少主义以一种客观、冷静和非叙事性的眼光与形式,从事艺术表达的艺术倾向或流派,提倡“纯粹的虚无”,追求最简洁的艺术效果:无空间、无质感、无感情、无气氛,只有最简单的色与形,而在雕塑中,则体现为最简单的几何形构成。
极少主义艺术作品的影响停顿在感性思维中,这种美作为最强的抽象,将艺术性紧缩到最小的可能,作为一种自然简练的微妙与平衡而被人们认识。极少主义艺术家认为,形式的简单纯净和简单重复,就是现实生活的内在韵律,所表现出的去除一切装饰的简洁代表着进步,在外表简单枯燥的作品后面,是艺术家对生活和社会秩序的渴望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