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椰子有哪些品种

1、香水椰子:香水椰子产量高,果皮绿色,果皮和种壳较薄,椰水和椰肉品质内较佳。其最大特色容是椰子水带有浓郁的芋香味,糖分含量高,椰肉细腻松软,营养丰富,是优质的天然绿色食品。

2、红矮椰:果形长圆形,果纵剖面形状为圆形,果皮橙红色,核果外形近球形,没有特别的椰水芳香气味。果实长度约22.5厘米,宽度13.5厘米。

3、黄矮椰:果形棱角形,果纵剖面形状为圆形,果皮黄色,核果外形近球形,没有特别的椰水芳香气味。果实长度约25厘米,宽度15.5厘米。

4、绿矮椰:其特征是果实和叶片呈深绿色,开花早,植后3年左右开花结果,茎干较小,树冠密集果实小,产量高,椰肉薄。

5、文椰:果形卵圆形,果纵剖面形状为圆形,果皮棕黄色,核果外形近球形,没有特别的椰水芳香气味。果实长度约21.5厘米,宽度16.5厘米。

6、高种椰子:果形卵圆形,果纵剖面彤状为卵形,果皮绿色,核果外形卵形,没有特别的椰水芳香气味。长度21.5厘米,宽度17.5厘米。

⑵ 椰皇就是圆圆的黑黑的那种 椰青是头尖上去的那种 难道椰青的形状随着成熟起来就变圆了椰子外壳都是绿

不是有哦 椰子是各形各状的球体,椰子外皮有青皮黄皮红皮,至于椰皇是用老椰子打磨抛光上蜡而成

⑶ 海南椰子丶越南椰子丶泰国椰子各有什么特点

除了生长地点不同,没有什么鲜明的特点。

高种椰子植株高15-30米,基部膨大,异株授内粉,7-8年开始结果,容含油率高,经济寿命长达70-80年。矮种椰子按果实和叶片颜色分为红矮、黄矮和绿矮三类。植株仅高5-15米,自花授粉,3-4年开始结果,果小而多,椰肉薄、软,含油率低。经济寿命30-40年。

⑷ 椰子有哪几个品种

椰子品种

椰子栽培历史悠久,在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中,形成许多 类型和变种。近年来以栽培品种角度分析、鉴别认为有野生种和栽培种,栽培品种中又可分为高种、矮种和杂交种。
(一)、高种椰子:该品种是目前世界上最大量种植的商品性椰子,植株高大粗状,树干围径90-120厘米,树高可达20多米,茎干基部膨大称"葫芦头"。树冠圆形、半圆形、Y形,由30-40片叶组成;叶长5-6米。结果迟,植后7-8年开花结果,经济寿命达60-80年,自然寿命长达100多年。雌雄同序,花期不同,先开雄花,后开雌花,异花授粉。所有植株均为杂合体。椰果较大,椰干品质率高。椰干产量1-1.5吨/公顷。
1、 高种椰子根据叶片和果实颜色差异可分为:红椰、绿椰二种。 高种椰子以果实形状和体积又可分为:大圆果、中圆果、小圆果三个类型。
(1)、大圆果:果实围径70-90厘米,果重2.4-3.1公斤,椰子重0.49-0.63公斤,椰水重0.74-1.15公斤,椰壳重0.32-0.36公斤,果实圆形、椭圆形、椭圆形。单株产量低。在高种中为数不多。

(2)、中圆果:果实围径60-70厘米,果重1.87-2.0公斤,椰肉重0.39-0.42公斤,椰子重0.41-0.45公斤,椰壳重0.24-0.26公斤,果圆形、椭圆形。产量中等,在高种椰子中为数最多。
(3)、小圆果:果实围径50-60厘米,果重1-1.5公斤,椰肉重0.25-0.30公斤,椰水重0.55公斤,。果实圆形、椭圆形。产量高,为数少。
2、 高种椰子特殊类型:
(1)、雄性树(雌雄不育)又称超优势公树:其特征是椰叶不完全羽裂。4-5片小叶粘合在一起,小叶较宽7厘米左右(正常4-5厘米),叶片长度较短400厘米(正常450-500厘米),花序较短70-90厘米(正常110-120厘米),雄花数量多,雌花少或没有,发育不正常,植株不结果。
(2)、雌性树(雄性不育):花序较短40-80厘米,花轴较短17-25厘米(正常40厘米),花枝数量少15-17条(正常36-40条),花枝较短12-15厘米(正常36-40厘米),花枝上仅着生雌花,雄花极少或没有,植株结果,产量低,植株之间差异大。
(3)、雌花行特多椰树:特征是花序上雌花特别多,每个花序雌花达104-214个,每个花枝雌7-12个,比正常高种椰子树多3-4倍。花枝和花序较短,雄花数量少,产量低。
(4)、多层花苞椰树:佛焰花苞双层(正常单层),有的双层花苞一样长,有的一层长一层短,叶片和花序及花枝较短,单株差异较大。
(5)、多层花苞椰树:佛焰花苞多层,花序较短,80厘米,花枝多层分枝(正常不分枝)。花序枯干之后不随叶片枯干脱落,树干上挂满残留花序,有的花序全是雄花,有的雌雄同序,产量低,罕见。
(6)、早熟椰子:苗龄仅3-4个月就开花,苗高约40厘米,叶片约10片,全是船形叶(未羽裂)。从中心抽出花序,雌雄同序,雌、雄体积比正常小,开花后不久植株死亡,不能繁殖后代。
(7)、多胚椰苗:正常椰果只有一个胚发育成一株苗,但有的椰果二个胚以上发育成苗。双胚苗常见,4-6株苗少见,最多达20多株苗,罕见。

⑸ 2ne1中dara大师椰子头的那张照片

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Temporary Internet Files\Content.IE5\7TBZM9W1\http_imgloadCASFUSCU.jpg
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Temporary Internet Files\Content.IE5\WGB0D1C8\http_imgloadCATWDZ7W.jpg
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Temporary Internet Files\Content.IE5\CKRGDUOU\http_imgload[10].jpg
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Temporary Internet Files\Content.IE5\K6EPNMJZ\http_imgload[7].jpg
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Temporary Internet Files\Content.IE5\BIZMKIRJ\d738c5c2a67c906eb319a8fd[1].jpg

⑹ 椰子是从结缔那头开吗

一般的话我们都是从姐弟那里开的,因为他那里比较好开一点,如果你从其他地方的话会比较难,而且切出来很不一样,到时候它那个汁都流光了。

⑺ 椰子脸适合什么发型

蘑菇头或短卷发

⑻ 椰子350真假对比

鞋头:拿到一双鞋,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定是鞋头,所以一双鞋的真假从鞋头就可以看出一二。椰子美洲限定 REAL 鞋头偏扁,放平贴近地面,轻轻按压鞋头上的鞋面,按压凹进去恢复平整比较快。FAKE 鞋头比较翘,放平离地面比较远,按压鞋头鞋面没有 REAL 恢复这么快。

鞋跟:椰子美洲限定 350 鞋款后跟放平,REAL 后跟大小看起来比较规则,后提拉下比较平,没有像之前其它椰子鞋配色那么凸起。有些 FAKE 后提拉下部分依然是凸起,细节是按照之前配色做的,会有点误差。

鞋身:整个 350 V2 美洲限定鞋身真假对比,此次分为侧面喷漆和鞋口。美洲限定 REAL 鞋口开口上部分小,中间大,下部分比中间小比上部分大。FAKE 开口有些是上中下一样大,像丝瓜一样的鞋开口。真美洲限定喷漆颜色看起来均匀,不会很鲜艳也不会很淡。FAKE 喷漆看起来很鲜红,也有很淡的喷漆,但细看都不太均匀,比较粗糙。

鞋底:美洲限定中底走线,REAL 走线规则,荧光下线显蓝色。FAKE 走线不规则,线在荧光下有些不显颜色。鞋底 Boost对比,真椰子鞋底 boost 颗粒大有油性,按下去快速回弹,踩下去有弹性,白灯照射下 boost 颜色偏黄有的绿。高仿 350 美洲限定底部有些用的真爆,颗粒小,按下没什么回弹,穿久没什么脚感,白灯照射下颜色偏白。

通过以上几个椰子 350 美洲限定真假对比细节,就可以很轻松的辨出椰子 350 美洲限定的真伪。但如果你是个球鞋新手玩家,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们建议要到正规的平台购买,一般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⑼ 怎么挑选椰子图解

中国北方人吃椰子考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又到南方热带水果陆续集中上市时,北方居民又可尝鲜了。

如果放在过去,甚至早些年,北方人想吃到南方水果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荔枝、龙眼、椰子、槟榔、香蕉……这些名贵水果在古代都是皇家贡品,一般人见都没见过,更别说品尝了。



(热带水果很丰富)

这一篇,先说说椰子。

在古代热带水果中,椰子以汁多出名,今人最爱饮用,如今超市里摆满了各种椰汁,虽然这些椰汁都标天然,不含防腐剂什么的,实际没有一个品种是天然的,都含添加物,经人工处理,价格却比普通的果汁要贵出许多。但即便如此,人们还是喜欢喝,可见人们对椰子的喜爱程度。

与荔枝一样,椰子当年也是南方进贡北方王朝的重要特产之一,今海南、越南很多。交阯(今越南北部,时属吴国)当年上贡最积极。



(三国版图)

据《三国志·吴书·士燮传》记载:时任交阯太守的士燮,每年上市时节,都会派人专程进椰子到建业(今江苏南京),让孙权班一班吴国贵族尝新。

从《三国志》记载来看,士燮进贡的土特产不少:“每遣使诣权,致杂香细葛,辄以千数,明珠、大贝、流离、翡翠、玳瑁、犀、象之珍,奇物异果,蕉、邪、龙眼之属,无岁不至。”



(南方猺人进贡名贵水果)

《三国志》所记士燮进贡品中的“邪”,就是椰子。又称“胥邪”,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上林赋》中即谓:“留落胥邪,仁频(槟榔)并闾。”

嵇含《南方草木状》“椰树”条称,椰子“叶如栟榈,高六七丈,无枝条。其实大如寒瓜,外有粗皮,次有壳,圆而且坚。剖之有白肤,厚半寸,味似胡桃,而极肥美。有浆,饮之得醉。”



(椰子树)

椰子过去有一俗名,叫“越王头”,这里面有一个典,与其名一样,邪。东汉时,象林邑(位于越南中部)功曹之子区连自立为王,史称“林邑王”,他派人杀了有宿怨的越王,将其头颅挂到树上,化成了椰子。

更玄的是,因为越王是喝醉酒时被杀,所以椰子“浆犹如酒”,“饮之得醉”。

这个故事在《南方草木状》也有记载:椰子,“俗谓之越王头,云昔林邑王与越王有故怨,遣侠客刺得其首,悬之于树,俄化为椰子。林邑王愤之,命剖以为饮器,南人至今效之。当刺时,越王大醉,故其浆犹如酒。”



(椰壳碗)

显然林邑王越王生椰子,是一种附会,类似的传说在中国海南也有,不过是越王换成“骆王”:海南岛西部部落首领叫骆王,被仇家砍下头颅,悬于树上,于是骆王头颅变成了坚硬的椰子,椰叶是骆王的头发,树干是骆王的化身。

“越王头”的传说当然是不可信的。据《岭表异录》:椰子,“大如瓯盂,外有麄[cū]皮如大腹,次有硬壳。圆而且坚,厚二、三分。”并且提到椰子汁:“壳中有液数合如乳,亦可饮之。”



(椰壳堆码在椰树根部,远看真像人头)

不过,从《岭表异录》所记来看,古人对椰子的最有兴趣的地方好像不在其汁,而颇青睐椰壳。北方人喜欢用之做成工艺品,放于家中,以显不俗。“有圆如卵者,即截开一头,砂石摩之。去其皱皮,其烂斑锦文,以白金装之,以为水罐子,珍奇可爱。”

古人用椰壳来做饮器似乎是传统。据《齐民要术》“椰”条,古人常用之来做碗或杯:“横破之,可做椀,或微长如栝[guā]蒌子;纵破之,可为爵。”



(桃椰子)

《桂海虞衡志》中也提到:“(椰子)皮中子壳可为器,子中瓤白如玉,味美如牛乳。瓤中酒,新者极清芳,久则浑浊不堪饮。”

如何挑选椰子?古人也有经验之谈,海南人称“不买椰衣只买心”。清范端昂《粤中见闻·物部九》“椰”条中记述一妙招,一挑一个准:“凡拣椰子,以平摇之,听其中水声清亮,则其心大而甜,其肉厚;水声浊则否。”

范端昂所记极是,大家去水果摊买椰子时可以照着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