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请简要概括王戎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王戎小时候,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文章最后讲“取之信然”说明他的推理是正确的,他是一个聪明的小孩。

② 竹林七贤的王戎的个性特征

王戎在晋代是有名的孝子。武帝时为其母守丧,虽逾越礼制,饮酒食肉,但面容憔悴,身体虚弱,连起身都要扶拐杖。中书令裴楷往吊其母,说:“若使一恸果能伤人,浚冲必不免灭性之讥。”而尚书和峤在同时遭父丧,虽然寝苫食粥,但哀毁不过礼,气色不衰。刘毅称之为“和峤生孝,王戎死孝。”
世说新语记载王戎为人贪吝,其俭啬一篇共有九条,即有四条记王戎事。晋书谓王戎“性好利”,多置园田水碓,聚敛无已,富甲京城。王戎早年在荆州刺史任上就曾私派部下修建园宅,因此被免官,后来出钱赎回。据说王戎经常与夫人手执象牙筹计算财产,日夜不辍。同时又十分吝啬。家中有棵很好的李树,王戎欲拿李子去卖,又怕别人得到种子,就事先把李子的果核钻破。王戎之女嫁给裴頠时,向王戎借了数万钱,很久没有归还。女儿回来省亲时,王戎神色不悦,直到把钱还清才高兴起来。王戎的侄子要成婚,王戎只送了一件单衣,完婚后又要了回来。时人谓王戎为“膏肓之疾”。但有人认为这是王戎避祸于乱世的“自晦”之举,晋武帝也曾以“不欲为异”为王戎辩解。东晋人戴逵评论道:“王戎晦默于危乱之际,获免忧祸,既明且哲,于是在矣。”今人余嘉锡则认为,王戎天性鄙吝,戴逵所言,乃是出于“名士相为护惜”,“阿私所好,非公论也。”
王戎厌恶其族弟王敦,常托病不见。王戎及其堂弟王衍素与征南大将军羊祜不睦。羊祜在荆州时曾欲以军法斩王戎,又谓王衍败俗伤化,故王戎、王衍兄弟衔怨,时常诋毁羊祜。时人语:“二王当国,羊公无德”。王衍曾拒绝品评当时在琅邪作郡吏的孙秀,而王戎却劝王衍给孙秀好的品级。及赵王伦、孙秀掌权,杀戮朝官,王戎、王衍得以幸免。
王戎之妻常以“卿”称呼王戎(按礼,妇人应以“君”称其夫,“卿”乃是夫对妻的称呼)。王戎说:“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其妻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王戎也无可奈何。成语“卿卿我我”即出于此典。

③ 孩子们的表现是什么,王戎的表现是什么,表现了王戎怎样的特点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孩子们的表现是:都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摘李子,王戎的表现是:没有动。表现了王戎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分析的特点。

④ 王戎有什么性格特点

王戎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精神

⑤ 王戎七岁表现了王戎怎样的特点

这个故事写王戎小时候,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文章最后讲“取之信然”说明他的推理是正确的,他是一个聪明的小孩.

⑥ 古代王戎的主要作品

王戎主要作品:

《华陵帖》

王戎(234年-305年7月11日),字浚冲。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官员,"竹林七贤"之一。

王戎出身琅玡王氏。长于清谈,以精辟的品评与识鉴而著称。最初袭父爵贞陵亭侯,被司马昭辟为掾属。累官豫州刺史、建威将军。后参与晋灭吴之战,吴国平定后,因功进封安丰县侯。在荆州拉拢士人,颇有成效。又被征召为侍中,迁任光禄勋。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傅、中书令、尚书左仆射等职,并领吏部事务。元康七年(296年),升任司徒。王戎认为天下将乱,于是不理世事,以山水游玩为乐。司马伦杀张华等,王戎因是裴頠的岳丈而被免。又起用为尚书令,再迁司徒。

张方劫持惠帝入长安后,王戎逃奔陕县。永兴二年(305年),王戎去世,年七十二,谥号"元"。

人物生平
折叠早而夙慧
三国志11的王戎
三国志11的王戎
王戎出身于魏晋高门琅玡王氏,祖父王雄,在曹魏官至幽州刺史;父亲王浑,官至凉州刺史,封贞陵亭侯。

王戎自幼聪颖,神彩秀美。据说能直视太阳而不目眩。裴楷称赞他说:"戎眼烂烂,如岩下电。"王戎六七岁时,在宣武场看表演,当时猛兽在栅槛中咆哮,众人都被吓跑,只有王戎站立不动,神色自如。魏明帝曹睿在阁上看见后,称赞王戎是奇童。

王戎曾与同伴在路边玩耍,见道旁有结满李子的李树,其他人争相去摘,只有王戎不动声色,别人问他为何如此,答曰:"树在道旁而多果实,果实必定是苦的。"验证之后,果然如此。

折叠清识所赏
王戎与王浑的朋友、年长其24岁的阮籍交好。时阮籍与王浑同任尚书郎,每造访王浑时,与王浑见一面就离去,和王戎交谈,很久才出来。便对王浑说:"浚冲清虚可赏,和你不是一类人。与你说话,不如与阿戎说。"王浑去世后,他的故吏赠钱百万助丧,王戎辞而不受,因此而显名。 钟会评论说:"裴楷清通,王戎简要。"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
王戎身材短小,性格坦率而不注重仪表,为人健谈,善于提出话题,并能抓住谈话的要领。一次,众名士一起到洛水边游玩,回来的时候,乐广问王衍:"今天玩得高兴吗?"王衍说:"裴仆射(裴頠)擅长谈论名理,滔滔不绝,志趣高雅;张茂先(张华)谈《史记》、《汉书》,娓娓动听;我和王安丰(王戎)谈论季子(季札)、张子房(张良),也议论高超而玄妙。"王戎就是这样受到鉴识者的欣赏。他曾与阮籍饮酒,当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座,阮籍因为酒少,不给刘昶斟酒,刘昶没有表现出遗憾的样子。王戎感到奇怪,隔日问阮籍说:"他是怎么样的人?"阮籍回答道:"胜过公荣的人,不能不和他一起饮酒;如果不如公荣,就不敢不一同饮酒;惟独公荣可以不和他一起饮酒。"王戎常与阮籍作竹林之游,王戎有一次曾经后到。阮籍说:"俗人又来败坏我的兴致。"王戎笑着说:"你的兴致也太容易败坏了!"

⑦ 此必苦李中王戎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此人必定能吃苦而且在李渡八中学习过并且能在这里称王很擅长兵器

⑧ 竹林七贤各自的代表作

一、嵇康

嵇康原是魏宗室的女婿,任过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司马氏掌权后,嵇康便弃官闲居,或与三五好友作竹林之游,或入山采药。后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当局,遭钟会诬陷,为司马昭所杀。

代表作:《与山巨源绝交书》、《难自然好学论》、《幽愤诗》、《赠秀才入军》等 。

二、阮籍

与嵇康不同的是,阮籍在曹马之争中采取了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司马昭曾为司马炎向阮籍的女儿求婚,阮籍为了躲避这一政治联姻,遂饮酒六十余日,终得以摆脱。钟会也多次探问阮籍对时事的看法,阮籍每次都喝的醉醺醺的逃避过去,后来司马昭尝试与他谈论时事,但阮籍每次都以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来应付过去,让司马昭也束手无策。

代表作:《咏怀诗》

三、山涛

山涛前半生隐居不仕,与嵇康等隐逸竹林,年四十才出任郡主簿。山涛气度非凡,且见多识广,即使自己和嵇康的政治抱负不同,但仍在嵇康去世二十年后,不忘旧情,举荐嵇康的儿子嵇绍为秘书丞。

代表作:文集十卷、《淳化阁帖》收录有其书法作品《侍中帖》。

四、向秀

向秀才华横溢,并有深识远见,在曹魏时期就不愿入朝为官,遂于嵇康、阮籍结为好友,游于竹林,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但自嵇康被杀后,向秀迫于政治压力,便以应举之名入朝为官,向秀虽当了司马昭的官,但当官不管事,在世上留有存活之地罢了。

代表作:《思旧赋》、《庄子隐解》

五、刘伶

司马氏当权后,刘伶把一切都置之度外,脱离政治,远离社会,以酒为乐,来避免司马氏的迫害。

代表作:《酒德颂》

六、王戎

七贤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晋武帝时,历任吏部黄门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荆州刺史,进爵安丰县侯。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等职。惠帝时,官至司徒。戎苟媚取宠,热衷名利。不仅敛财无数,吝啬程度令人齿寒。

代表作:《华陵帖》

七、阮咸

阮籍与阮咸叔侄二人在当时并称为“大小阮”,阮咸同他叔叔一样嗜酒如命,狂浪不羁。阮咸为人所称道的地方,就属“善解音律”这一项了,有一种古代乐器还以“阮咸”命名。

代表作:《律义》

⑨ 王戎识李运用什么手法,表现出他----的特点

王戎用的是推理的方法:树上的李子很多,长在路边竟然没有被路人摘吃,这李子肯定不好吃。
表现他小小的年纪非常聪明,有超乎常人的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