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萨特的存在主义的核心内涵是什么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大致有三点

第一、存在先于本质

第二、自由选择

第三、世界是荒诞的

1、“自在”与“自为”
萨特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问题,并将存在区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两种。想要理解萨特的存在主义,必须首先弄清这两个概念的涵义。

2、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即是把纯粹的主观性,即自为,当作人的基本存在;把它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并由此推导出外部客观世界的存在。因此“人的存在”或者说“纯粹主观性”被当作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基础和本原。人的存在被认为是第一性的。基于此,对于人的存在及本质问题,萨特一反“本质先于存在”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

3、自由理论
萨特认为自为是绝对自由的,不受任何东西,包括自身的束缚,它不断否定、创造着自己,发展着自己,正因为人是完全自由地造就他自己,人从根本上说就是自由的。同时人的自由亦先于人的本质,人并不是首先存在以便后来成为自由的,人的存在和他“是自由的”这两者之间没有区别。

4、责任与人道主义
萨特分析了人之所以被判定为自由的原因:第一,上帝不存在,没有天赐的戒律可以依据。个人无依无靠,必须自己去探索和选择;第二,没有先验的、普遍的人性,因而也就没有一种普遍的伦理学指示你该如何做,你的意志是绝对自主的,可以在各种可能性中进行选择;第三,世界是荒诞的,无所谓必然性,没有客观的必然性能束缚自我的自由选择。

㈡ 让-保罗·萨特的写作特点

萨特是法国战后重要文学流派存在主义的倡导者。他的代表作《恶心》(1938)是存在主义的著名小说。这部日记体小说的主人公罗康丹所生活的是一个污秽龌龊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人都萎靡不振,浑浑噩噩,彷徨苦闷,感到生活没有意义。罗康丹是一个典型的存在主义人物。短篇小说《墙》(1939)通过对西班牙反法西斯战士格里在监狱里等候处决时的种种心理活动的描写,说明对死亡的恐惧是生与死之间的一堵墙,只要克服这种恐惧,就能获得生的自由。
萨特的剧作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他的存在主义思想。剧本《群蝇》(1943)以奥瑞斯忒斯铲除篡位的暴君并为父报仇的古希腊传说为题材,阐明人要用意志和行动去争取自由,完成生存的使命。《密室》(1944)是阐述存在主义哲理的剧本,剧中塑造了3个死后不改生前本性、在阴间互相追逐的亡魂,说明客观世界(包括他人的存在和自己的旧习)直接制约着人的生存和活动,人死之后还念念不忘他人对自己的议论,因而认为“他人就是地狱”。
萨特主张“介入文学”(或译献身文学),即作家要投身到改造社会的活动中去,对各种政治事件和社会问题表明自己的见解;文学作品要干预社会现实。在创作方法上,他主张写真实,不讲究艺术雕琢和浮华的辞藻,但求文字朴质自然。在他的小说中,作者叙述往往和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互相交织;在作品时间的处理上,讲求同时性。例如在长篇小说《缓期执行》中,他同时描写了约20处的人物活动情景。他的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法国文学有重要影响。

㈢ 萨特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让-保罗·萨特,法国思想家、作家,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大师。
萨特的哲学是一种激版进的自权由意志主义。所谓自由意志是和决定论相对的,决定论认为人是被某种存在的意义(或者换句话说,上帝)束缚着,而萨特则认为认为人类有绝对的自由。“上帝已死”,尼采名言可以看作萨特哲学的一个基本前提。人是被抛弃的,是自由的。所谓的自由,就是人没有存在的意义,也没有先于存在的正义或者价值,脱离一切束缚的绝对的自由。萨特说“人是被判定为自由”时想要表达的意思就是作为一个人并不是自愿存在于世的,然而一旦存在,他就是自由的;但同时他要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负责。
由于没有存在的意义,所以人类就有了创造意义的需要。简言之,存在就是存在,人类也一样——只不过人类会追求存在一张的东西而已。
萨特的哲学十分高深复杂,我所能提供的,也就只有这个粗浅的理解了。

㈣ 禁闭 体现了萨特什么样的艺术风格

《禁闭》是典型的萨特式的境遇剧

介绍
萨特对自己戏剧的称谓。其剧作不按传统戏剧的原则处理环境与人物的关系,而是给人物提供一定的环境,强调人物在环境中选择自己的行动,造就自己的本质,表现自己的性格和命运。这种剧实际上是在演绎萨特自己的存在先于本质、他人即地狱、自由选择等存在主义哲学观点。这些剧曾在上演时造成轰动效应。

萨特存在主义“境遇剧”的哲理性
2西文通过对萨特存在主义“境遇剧”代表作《禁闭》的分析,指出萨特“境遇剧”具有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载体功能,使萨特戏剧中人物的境遇体现为他的哲学著作中的人的境遇,而人物的“自由选择”也是一种超越生活现实的哲学思辨,而不是一般意义上表现生活现这的戏剧。

旨在自由的境遇剧
我们都知道萨特是一位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但如果他不同时也是一位文学家的话,其声名大概不会那样响亮,他的思想也不会那样流行。萨特很擅长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化手段来影响人们。虽然他自称写不来诗,但他写小说、戏剧、以及传记、评论等却都是一把好手,尤其是戏剧,其影响可能胜过他所使用过的其它所有艺术形式,这不仅因为萨特在戏剧中倾注了很多的心血,而且跟戏剧形式的本身特征以及它在法国的特殊地位有关。诉诸戏剧往往就意味着直接诉诸公众。现在收在这本《萨特戏剧集》中的八种戏剧,除《涅克拉索夫》不太成功以外,几乎每一个上演后都曾引起过轰动和巨大的反响,并且历演不衰,有时甚至他的好几个戏剧同时在巴黎上演,这在戏剧史上也是不多见的现象。

萨特的戏剧成功的秘密
萨特对戏剧的艺术形式并无多少创新,他的戏剧成功的秘密主要还在于他浇注和融贯在其戏剧中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深刻地反映了当时法国人的某些基本情绪:苦恼、焦虑、紧张、犹疑、失望、恶心、希望、渴求等等,总之,这是一种陷入困境而又企图摆脱困境的情绪。萨特自称他的戏剧是一种情境剧(或译为“境遇剧”),他总是使他的主人公处于某种极端的、边缘状态的处境中,但他并不只是想暴露和描述人生常常面临的这种困境,而是想揭示他的一个基本思想:人是完全自由的。在萨特看来,虽然人生在世,总要受到种种限制,但从本体上说,人是绝对自由的,这种自由又常常在某种特定的境遇中爆发,即使在最极端、看起来最无自由的境遇中,人也能通过自己的逆向选择确证这种自由。至于性格,不过是选择的凝固,本质,只是存在的结果。所以,我们可以说,萨特境遇剧的主旨和中心是自由,而且是在各种境遇中体现和爆发的自由,由这种自由又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自由选择的标准问题、责任问题、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都在他的戏剧中得到了反映。有意思的是,萨特晚年对自己的绝对自由观又有所后退,他意识到:人有时也会被他的处境束缚住而无法自由选择,有时是“势所必然”而并不总是能“自使其然”。

萨特创作和改编的剧本
如果除去萨特早年的试作不算,萨特创作和改编的剧本共十一种,这本书收了八种,虽然还差三种(它们是《啮合》(一九五三)、《金恩》(一九五三)和《特洛亚妇女》(一九六五)),但我们可以说,萨特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剧作都在这里了。书内还附有一个萨特自己解释自己的戏剧的长篇资料,这种解释确实是很有必要的,尤其在萨特已经去世的情况下。全书总的说来译笔流畅,但由于译者不一,译文风格上还不够统一。另外,第987页上的“格拉姆奇学院”似应用目前通行的译名“葛兰西学院”;《脏手》似不如原译《肮脏的手》更能强调出该剧的主旨,当然,后面这种感觉或许只是受了第一印象的影响也未可知。

我是萨特吧的吧主,有关于萨特是问题欢迎讨论
祝看书愉快

㈤ 萨特《禁闭》的艺术特点

这部悲剧,新颖深刻,其艺术特征主要有三:

第一,题材的荒诞性。萨特从人生的非理性和社会的荒诞性出发,在构思之初,为表现人际关系,想选择一个封闭的环境条件——二战中长期轰炸期间的一群人被关在地窖内。后又对题材作了重大改造:把地窖改为地狱,把活人改为死者,这就增强了鲜明的荒诞色彩。《禁闭》旨在写现实之魂,关注的是悲剧人生,然而选取的却是非现实题材,全部描写都是地狱罪人的矛盾纠葛。作者通过荒诞场景和荒诞情节,形象而奇特地写出了一批荒诞人物在荒诞处境中的真实感受。伊内丝身在地狱却能看见人间的活动:她生前住过的房间被一对男女租用,男人坐在床上,女人双手搭在男人肩上,接着什么都消失了。他们在低声说什么?为什么不开灯?会不会在她床上互相爱抚?她看不见也听不见,这才意识到自己完全死了。同样,加尔散也看到报社的同事们在议论他,说他是胆小鬼,令他心里不安。他还看到:活着的妻子仍然痛苦,人们把他的遗物归还给她,她正坐在窗户旁思念丈夫。昨天死掉的艾丝黛尔,则看见了自己的葬礼都还未结束,“风吹动了我姐姐的面纱。她竭力想挤出一点眼泪”。丧事办完后,客人纷纷散去,相互问好握手,丈夫则悲痛欲绝地守在家里。她还看到自己曾经爱过的小伙子,被女友带往舞池,拥抱着跳舞,便生出嫉恨之情。对女友她妒火中烧又无可奈何,对男友想重温旧梦又不能还阳,欲投身其中而不得,欲罢手又不能。这种奇异的精神折磨,只有通过新逝鬼魂的荒诞感受,才能生动感人地展现出来。萨特由阳通阴,以阴写阳,这种奇特新鲜的超现实感,便形成了浓郁的荒诞色彩。

第二,境遇的极限性。萨特剧作的具体境遇,往往是特殊条件下的极限境遇,常常通过人物的自我毁灭而确立自己,以便使“自由”在最高程度上展现出来。他只给主人公留下两条出路:或生或死,或成或败,或冲出牢笼或永远负罪。这是一种两难选择的极限境遇,进退维谷又不能呆立不动,骑虎难下又要当机立断,关系到生死存亡,永劫不复,调和无望,后果可怕,无法延缓,也不能逃避,对人物具有极大的压迫性和威胁的恐惧感。这种悲剧,正如古希腊悲剧那样,在原始故事即将结尾处开始剧情,第一幕就把人物抛入冲突的中心,在真切自然之中使人高度紧张,具有鲜明的形而上的严峻性质,很容易唤醒观众和读者的参与意识,因而产生震撼灵魂的巨大力量和艺术魅力的强烈效果。

第三,哲理的深刻性。萨特最善于把人学哲理化为具体的戏剧冲突。《禁闭》中的阴曹地府分明是反面人生的深刻揭示,展露出来的人际关系就是人间地狱关系,三个鬼魂就是那种扭曲了的畸形关系中的你、我、他。一部《禁闭》就是那种畸形社会关系的缩影。《禁闭》最初取名“他人”是颇有深义的,说明作者表述的主旨是“与他人的关系”问题。即“我的意识”和“他人的意识”的关系问题,这两种意识共处于同一境遇中,必然具有两种特征。一是相互依赖性。加尔散要争取另二人对自己的有利判断,伊内丝对艾丝黛尔怀有同性恋的希望,艾丝黛尔对加尔散的异性追求,正表现了三方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另两方都是第三方互为存在的依据。

㈥ 简述萨特存在主义戏剧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外国文学

存在主义的集大成者萨特在研究基督教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抛弃了克尔凯郭尔的专宗教神秘属主义,继承并发展了胡塞尔的非理性主义,形成了他自成体系的哲学思想——无神论的存在主义。从此,存在主义哲学的发展跨入了一个新阶段,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当代存在主义哲学。

㈦ 萨特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什么

我的理解:萨特是一位“介入”哲学家。萨特认为:人不是一个实体,是意识,所以他专命定要向外属,命定要自由选择自己的行动,不管命运多么令人不可忍受,我们都有权力去砸碎它。
-也就是说人作为“意识”,介入人本身,介入人生、社会、政治、历史,,他和许多哲学家不同,他不是以哲学为目的,他的哲学是有目的的,是与时代现实息息相关的。他的著作(思想)是一种关联,即那些制造这关联喝接受这关联的人之间的愤怒、仇恨或爱的活生生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