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什么要推出量化宽松政策这个政策的目的是什么会对经济有什么影响

因为美国目前的利率水平已经为零,所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在美国已经不起作用了,美国政府就通过美联储购买美国长期国债,就相当于美国市场多增加了那么多货币,就是美联储多印的钞票流通到了市场上。这样可以刺激消费、创造就业、保持低通胀、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的影响:
第一种情况,如果量化宽松政策能成功生效,增加信贷供应,避免通货紧缩,经济恢复健康增长,那么一般而言股票将跑赢债券。
第二种情况,假如量化宽松政策施行过当,导致货币供应过多,通货膨胀重现,那么黄金、商品及房地产等实质资产可能将表现较佳。
第三种情况,如果量化宽松政策未能产生效果,经济陷入通缩,那么传统式的政府债券以及其他固定收益类工具将较为吸引。

『贰』 请简要谈谈美元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经济带来哪些影响

美元量化宽松导致流通的美元增加。中国是美国的第一大出口国,因此美元通货增加会增大美国对中国商品的需求量,导致中国商品出口增多。而国际上是以美元作为流通货币的,中国的出口商出口商品时收到的都是美元。而由于我国对于外汇的管制,企业收到美元以后大部分都要强制存入银行兑换相应价值的人民币,不允许企业私自持有过多美元。美元流入我国增多以后,会导致银行用来兑换美元的人民币数量不够,我们就只能强行发行更多的人民币。造成的结果就是:我国央行外汇储备狂涨,同时国内通货膨胀越来越严重。

『叁』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经济带来哪些影响

热钱的复流入和过多的美制元追逐有限大宗商品引起的价格暴涨给中国带来的输入性通货膨胀
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将直接和迅速地传导至我国,引起国内价格水平的上升.10年10月,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以及原材

『肆』 中国宽松政策可中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年抄存款利率,08年12月是2.25%;11年底是3.5%。
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08年底是15.5%,11年底是21%,近10年来最高。
宽松的货币政策应该是利率和准备金率都下降才对。

你说这几年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是指基础货币。中国基础货币量在这几年还是一直在增加,原因是贸易顺差和外资流入。宽松的货币政策,基础货币多了,也就是印钱多了,搞不好会引起通货膨胀。

『伍』 美元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经济带来哪些影响

量化宽松政策是一种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提高货币供应,可视之为“无中生有”创造出一定数量的货币,也被简化的形容为增印钞票。通过增印钞票来增加流动性,希冀以此来达到刺激经济,加快复苏步伐的目的。超量美元一旦经由货币当局创生出来,便不会凭空消失,而必然流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按照参与广义生产过程的程度和特征等的不同,将经济体系细分为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金融体系,故一般货币至少有三种流向:流向实体经济、流向虚拟经济和滞留在金融机构内部。另外,美元作为国际本位货币,能够很容易地流向国际市场。
由上观之,易知美元(包括其他能够在国际市场流通的货币)的四种流向及分别的影响。
第一,流向实体经济。这种情况下,货币参与真实产品和服务的交换,降低社会产品和服务在生产、交换、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交易费用,并通过引起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和货币幻觉,促进真实经济的增长。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根本目的,正是希望货币能够流向实体经济,促进真实经济的发展。当超量货币流入实体经济时,居民消费价格(CPI)和GDP平减指数等一般价格水平就会上升,也即通货膨胀。
第二,流向虚拟经济。金融深化程度加强必然带来经济虚拟化水平的提高。目前,代表虚拟经济规模的全球金融资产名义价值与全球GDP早已相去甚远,仅金融衍生品一项即逾600万亿美元。较之流入实体经济,超发的货币往往先流入以金融市场和资产市场(如股市、房市等)为代表的虚拟经济,以期获得更大的收益。当大量货币流入金融市场和资产市场时,就会出现金融产品和资产品价格膨胀的情况。
第三,金融体系内部循环。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经济主体对前景感到悲观,导致经济社会的信用创造机制萎缩,大量资金无法贷出,货币流向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数量极少,银行体系只得将资金以超额准备金的形式存放。这一点在美国体现得较为明显。2008年9月份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的基础货币在极短的时间内倍增,但同时银行机构的超额准备金也基本上等额增加,流通中的现金规模变动极小。这一点,即使在今天美国经济已连续5个季度复苏的情况下,仍然没有改观。

『陆』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有什么重大的意义

保持一定的利率水平,保持适度宽松的投资环境,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增加消费水平,提高国民收入,促进社会就业水平。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避免了经济的过度增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通货膨胀。

『柒』 中国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对未来三年的经济影响

对股市有好处,,贷款好贷了企业更好的运用资金更好的发展

『捌』 美国宽松经济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宣布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全球金融市场是震动”6000万美元投入,实际上就是弱化美元迫使人民币和世界各国的货币升值。 美国跟欧佩克有协议,用美元作为石油的结算货币。为保证产油国的利益不受到损害,在美元大幅度贬值的今天,只有不断地推高油价,这样做是符合美国的战略意图和利益的。
国际大宗商品是以美元定价 ,美元贬值,国际期货市场,原油,小麦,玉米,棉花都在疯长,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已经开始。
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资金的逐利本能使海外热钱的不断涌入,房市制造了泡沫,在国家最严厉的地产政策打击下,一部分钱又流入了,耐储存食品市场,制造了大蒜绿豆和一些商品的飞涨。10月份经济数字发布,我国的通货膨胀超过了4%。我国已经进入了通货膨胀时期。
以目前的状况来讲,人民币升值引发了通货膨胀。

『玖』 货币宽松政策有什么弊端吗

转载两篇

由于金融危机之下的信贷市场的冻结和危机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的深化,整个经济运行正在表现为紧缩,银行系统不愿放贷、消费者不愿借钱、商品价格走低,并且这样的链条似乎正在形成自我强化的负反馈应。
世易时移,央行的货币政策也出现了从“紧缩”到“适度宽松”的根本性转变。11月26日,央行猛降息108个基点,大大超出市场的预期,而此前央行已连续三次降息81个基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累计降息幅度达189个基点。无独有偶,近日美联储更是激进地将美国联邦基准利率下调到了0~0.25%区间,这无疑加强了市场对央行进一步降息的预期。此外,央行的“适度宽松”还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央行连续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将以前从商业银行吸收的资金重新“吐回”商业银行;二是央行最近大大减弱央票发行力度,暂停了3年期和1年期央票的发行,到期央票的资金也开始“堆积”在商业银行体系内。
简单的讲,世界经济大乱,中国亦未能独善其身,央行正试图通过运用宽松货币政策向银行体系内大量注资,以期增加实体经济的消费与投资,进而阻止经济下滑。这是凯恩斯主义的传统了。
央行的意图是好的,可事实又是怎么一回事呢?11月中旬央行发布的10月份金融数据显示,M1(狭义货币量)、M2(广义货币量)同比增幅已回落至接近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水平。货币供给的回落主要是因为实体经济对货币的需求减少所致。加之央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深化,目前商业银行体系内资金面异常充裕,机构面临较大的资金运用压力,最终迫使央行在12月18日的银行间市场进行了200亿元的91天正回购。这就带出了问题的本质,央行释放的流动性在短期内的确可以缓解现有金融危机的继续发展,但由于金融机构之间和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之间的互不信任,相当数量的通货被金融机构“冻结”和个人“窖藏”起来。从经济学的理论上来讲,以降息为主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提升整个经济的信心,降低投资成本,尤其是利息成本;二是积极配合财政政策的刺激方案,因为财政刺激中至少有一半的钱来自银行,这样成本自然就低了。比如近日推出四万亿财政刺激方案后,央行就跟进降息了。但是我们都忽视了问题的重点,大多数人认为现在市场最缺乏的是信心,只要有信心就有希望。然而信心的最终来源是信用,信用需要市场对风险资产的有效定价。值此金融危机蔓延和深化之际,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和惜贷本身就是一种理性的行为,原因在于目今整个金融市场已经无法有效为风险资产进行定价,市场信用已经被过去的泡沫过度投机了。这也就是罗斯巴德所说的,紧缩是对通胀时期所犯错误的修正。央行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不是在加快这修复的过程,反而是延长了。利率的不当调控估计是最严重的,因为这利率是市场最重要的价格,央行不会比市场更清楚利率应该在什么位置。对未来经济结构的形成有不小的误导。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干扰了市场自我矫正机制的功效。金融市场信用货币的创造阻塞造成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黑洞,这一点在各国竞相降息后显得尤为突出。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却仍深陷信贷紧缩泥潭,在既要“增加信贷规模”又要“控制风险”之间做出艰难的平衡。而实体经济正面临着紧缩背景下实际债务额上升的风险,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更加强了银行不愿向其贷款的意愿。由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所引致的流动性陷阱为未来经济的滞胀(stagflation)埋下了较为明显的隐患和风险,陷入流动性陷阱的国家将面临复苏时间人为延长的风险。
我认为,用宽松货币政策来遏制经济衰退,就如同用油扑火,最终只能是成倍的放大滞胀风险。因此,就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式看,应当采取有效手段,如债务重组和整合、引导性协议性的去杠杆化等舒缓经济金融内部的风险敞口,促进市场自我矫正和修复机制的顺利进行,最终引导市场恢复对风险资产的定价功能。而不是一味的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去释放流动性,这将以未来更加剧烈的通胀为代价。

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积极效果正日益衰减,副作用却越来越大。在新的贸易形势下,如果继续采用通过压低汇率取得出口竞争优势的做法,很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弄巧成拙
进入2013年以来,全球股市高开上行,美国纽约股市道琼斯指数甚至突破了14000点大关,似乎显示世界经济正在回暖。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称,世界经济增长依然存在下行风险。美国纽约大学经济学家努里尔·鲁比尼则发表文章说,世界经济下行风险正在加强,原因是新出台的非常规政策所致。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欧洲中央银行、美联储、英格兰银行和瑞士国民银行等主要发达经济体中央银行一直致力于不同形式的量化宽松政策措施。日本银行也加入到了这一行列之中,旨在增发货币,压低汇率,提高出口竞争力。从目前情况看,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积极效果日益衰减,副作用越来越大。
西方发达经济体包括日本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意图是借增发货币之机压低汇率,以提高出口竞争力。以往的实例表明,汇率贬值能使本国商品出口获得竞争优势,可在短时间内改善对外贸易收支逆差局面。但如今的国际贸易已不是传统终端产品单向出口模式,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型贸易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根据技术、成本和销售需求,在全球布局生产,最终将所有部件汇集总装。显然,如果继续采用通过压低汇率取得出口竞争优势的做法,很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弄巧成拙。
以日本为例。由于日本自身几乎没有矿产资源,其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均依赖进口,如果日本一味压低汇率,势必造成资源进口价格升高,引发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上涨,但产品出口时又因日元贬值而低价卖出。因此,从产业链角度看,压低日元汇率也将给日本带来贸易难题。一个实例是,美国波音公司波音787梦想客机35%的部件外包给日本企业生产。在这条生产链上,日本企业需要进口原材料部件,然后出口到波音公司美国工厂总装。日本企业产品在这款飞机上占据了三分之一的份额,因而日本自然要捧场,大量购买这款飞机。如此这般,按照日元贬值的预期,日本对外贸易实际上是高进低出,贵买贱卖,这样的亏本生意,何谈改善对外贸易收支状况?
量化宽松带来的副作用在美国和欧盟也同样存在。美国于去年底推出了第四轮量化宽松政策,但对美国外贸出口改善有限。数据显示,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去年第四季度萎缩了0.1%,今年1月份失业率也上升了0.1%,外贸逆差依旧。事实表明,压低美元汇率并没有产生显著效果。相应的是过去5个月中,欧元对美元汇率虽升值13%,但德国对外出口并未受到打击。这说明,采用单方面压低汇率的方法,在新的贸易形势下不仅收效甚微,还会产生很大副作用,对发达经济体来说得不偿失,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经济体也会带来诸如输入性通胀、外汇储备缩水等严重负面影响。对此,发展中经济体应给予高度警惕,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有专家认为,西方发达国家继续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已经弊大于利,不合时宜。当前最为有效的脱困途径,就是在多边框架下如二十国集团内,相互协调宏观经济和财政货币政策,在充分考虑经济全球化和产业链的基础上,确定相互合理的汇率水平,以良好的合作意愿共克时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