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冬天手长冻疮用什么东西保暖最好
❶ 冬天到了,用什么护手霜好,我的手到冬天就容易长冻疮
我就在屈臣氏买的护手霜,还挺油光的
❷ 冬天手冻了用什么东西可以治好
冻疮发生于严寒季节,一般在气温5℃以下发生,至春季气候转暖后自愈,但入冬后又易再发。许多人一旦患冻疮后,每年一到冬季就复发。冻疮以幼儿、小学生最多见。手足、耳廓部位最易发生。症见局部皮肤发凉,出现暗紫红色或紫蓝色斑片,按之柔软。严重时出现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或溃疡。遇热后自觉痒、灼热感及疼痛。迁延不愈者有硬结。重冻疮可遗留疤痕,对冷过敏冻疮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皮肤血管对寒冷过敏有关,也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遗传因素有关。经常接触冷水的人易患本病。长时间生活在我国南北方某些沿海或寒冷潮湿环境中的人易患本病。
潮湿可加速体表散热,故冬季湿度大的地区,冻疮发生率较高。此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肢端血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缺乏运动、营养不良、贫血及一些慢性病常为冻疮的发病诱因。
预防冻疮主要是注意保暖、保持干燥、鞋袜不宜过紧,受冻部位不宜立即烘烤及热水浸泡。易受冻部位可搽凡士林或其他油脂类,以保护皮肤。未破溃的冻疮可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10%樟脑醑或辣椒酊局部揉擦。民间用辣椒煎水局部烫洗,有一定效果。已成溃疡时应用5%硼酸软膏、红霉毒软膏或猪油蜂蜜软膏(猪油30%蜂蜜70%)等涂搽并包扎。同时内服末梢血管扩张剂如烟酸。中医治则为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方用当归四逆汤或阳和汤加减。
冻疮治愈的关键是摆脱湿冷环境和温冷作业,保持冻疮局部温暖和干燥,否则易复发。较好的治疗方法有:
(1)坚持用40℃水温浸患处。
(2)硫酸新霉素霜剂或呋喃西林霜剂外用,有效率达85~95%。
预防冻疮复发的主要措施有:
(1)作好居室防寒、保暖和防潮湿,室内温度最好能保持15℃以上,相对湿度50%左右。
(2)保持鞋袜、鞋垫、手套干燥。汗脚者不宜穿胶鞋,并用止脚汗粉。
冻疮的注意事项及防治验方:
对于此病要防患于未然,应经常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并注意全身及局部保暖,尽早戴手套,鞋袜要温暖宽松,以保持手足干燥。食物要有充足的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保证身体有足够的热量。平时应经常自己按摩手足用耳廓,促进手足血液循环,每年复发冻疮的患者可在入冬前用紫外线照射以往患冻疮的部位以起到预防作用。患冻疮之后,宜及时尽早地治疗。市售冻疮膏、貂油防冻治裂膏都有一定的疗效。另外,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对冻疮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许多治疗冻疮的良方,现介绍验方如下:
(1)用蜂蜜或植物油调拦烧焦的柿子皮外敷。
(2)茄根、大葱、辣椒煎液熏洗患处。
(3)桂枝50克、紫苏50克煎水浸泡。
(4)新鲜桔皮3~4个,生姜300克加水2千毫升,煎煮30分钟,连渣取出,浸泡并用药渣盖过患外。
(5)取夹竹桃叶50克加水500毫升,煎水浸泡患处,注意有溃疡时禁用此方。
(6)山楂去核捣烂,敷于患处,用纱布包扎3天,对于复发性冻疮有很好的疗效,注意有溃疡时禁用。
(7)桂附煎:桂枝20克,红花20克、附子20克、荆芥20克、紫苏叶20克,加水3千毫升煎液浸泡患处,并用药渣揉搓患部。
(8)甘遂、甘草各9克、加水2千毫升,煎液熏洗患处。
(9)用老丝瓜烧成炭研为细末,用猪油调匀后涂患处。
(10)红灵酒:当归60克、红花30克、川椒30克,樟脑15克、肉桂60克,细辛15克、干姜30克,加95%酒精100毫升,浸泡7天后,外涂患部。
(11)二乌茴香酒:川乌30克、草乌30克、小茴香30克、樟脑30克、红花20克、桂枝15克,酒精浸泡一周,以药酒揉搓局部。
(12)紫云膏:紫草30克、当归30克、胡麻油1千毫升,黄蜡250克,共制为膏,外敷冻疮引起的溃疡面。
(13)樟脑25克、海螵蛸10克、凡士林150克调成膏状,外敷溃疡疮面。对于顽固型冻疮可配合内服中药治疗,处方:党参9克、黄芪15克、附子6克(先煎)桂枝9克、当归9克、丹参9克、陈皮6克、患部寒凉显著者加干姜6克,炙甘草6克;血瘀证显著者加桃仁红花各9克。
(14)甘草芫花水:甘草、芫花各15克;制作方法:上药用水1000毫升,煎数沸,取汁;用法:末溃者趁热洗溃
,已溃者于洗后用黄连水纱条换药;功效:消肿止痛、用于冻疮,对ⅰ~ⅱ度冻伤效果亦佳。
❸ 冬天手会长冻疮,介绍几款好的能防冻的护手霜
冻疮发生于严寒季节,一般在气温5℃以下发生,至春季气候转暖后自愈,但入冬后又易再发。许多人一旦患冻疮后,每年一到冬季就复发。冻疮以幼儿、小学生最多见。手足、耳廓部位最易发生。症见局部皮肤发凉,出现暗紫红色或紫蓝色斑片,按之柔软。严重时出现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或溃疡。遇热后自觉痒、灼热感及疼痛。迁延不愈者有硬结。重冻疮可遗留疤痕,对冷过敏 冻疮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皮肤血管对寒冷过敏有关,也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遗传因素有关。经常接触冷水的人易患本病。长时间生活在我国南北方某些沿海或寒冷潮湿环境中的人易患本病。 潮湿可加速体表散热,故冬季湿度大的地区,冻疮发生率较高。此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肢端血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缺乏运动、营养不良、贫血及一些慢性病常为冻疮的发病诱因。 预防冻疮主要是注意保暖、保持干燥、鞋袜不宜过紧,受冻部位不宜立即烘烤及热水浸泡。易受冻部位可搽凡士林或其他油脂类,以保护皮肤。未破溃的冻疮可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10%樟脑醑或辣椒酊局部揉擦。民间用辣椒煎水局部烫洗,有一定效果。已成溃疡时应用5%硼酸软膏、红霉毒软膏或猪油蜂蜜软膏(猪油30%蜂蜜70%)等涂搽并包扎。同时内服末梢血管扩张剂如烟酸。中医治则为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方用当归四逆汤或阳和汤加减。 冻疮治愈的关键是摆脱湿冷环境和温冷作业,保持冻疮局部温暖和干燥,否则易复发。较好的治疗方法有: (1)坚持用40℃水温浸患处。 (2)硫酸新霉素霜剂或呋喃西林霜剂外用,有效率达85~95%。 预防冻疮复发的主要措施有: (1)作好居室防寒、保暖和防潮湿,室内温度最好能保持15℃以上,相对湿度50%左右。 (2)保持鞋袜、鞋垫、手套干燥。汗脚者不宜穿胶鞋,并用止脚汗粉。 冻疮的注意事项及防治验方: 对于此病要防患于未然,应经常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并注意全身及局部保暖,尽早戴手套,鞋袜要温暖宽松,以保持手足干燥。食物要有充足的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保证身体有足够的热量。平时应经常自己按摩手足用耳廓,促进手足血液循环,每年复发冻疮的患者可在入冬前用紫外线照射以往患冻疮的部位以起到预防作用。患冻疮之后,宜及时尽早地治疗。市售冻疮膏、貂油防冻治裂膏都有一定的疗效。另外,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对冻疮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许多治疗冻疮的良方,现介绍验方如下: (1)用蜂蜜或植物油调拦烧焦的柿子皮外敷。 (2)茄根、大葱、辣椒煎液熏洗患处。 (3)桂枝50克、紫苏50克煎水浸泡。 (4)新鲜桔皮3~4个,生姜300克加水2千毫升,煎煮30分钟,连渣取出,浸泡并用药渣盖过患外。 (5)取夹竹桃叶50克加水500毫升,煎水浸泡患处,注意有溃疡时禁用此方。 (6)山楂去核捣烂,敷于患处,用纱布包扎3天,对于复发性冻疮有很好的疗效,注意有溃疡时禁用。 (7)桂附煎:桂枝20克,红花20克、附子20克、荆芥20克、紫苏叶20克,加水3千毫升煎液浸泡患处,并用药渣揉搓患部。 (8)甘遂、甘草各9克、加水2千毫升,煎液熏洗患处。 (9)用老丝瓜烧成炭研为细末,用猪油调匀后涂患处。 (10)红灵酒:当归60克、红花30克、川椒30克,樟脑15克、肉桂60克,细辛15克、干姜30克,加95%酒精100毫升,浸泡7天后,外涂患部。 (11)二乌茴香酒:川乌30克、草乌30克、小茴香30克、樟脑30克、红花20克、桂枝15克,酒精浸泡一周,以药酒揉搓局部。 (12)紫云膏:紫草30克、当归30克、胡麻油1千毫升,黄蜡250克,共制为膏,外敷冻疮引起的溃疡面。 (13)樟脑25克、海螵蛸10克、凡士林150克调成膏状,外敷溃疡疮面。对于顽固型冻疮可配合内服中药治疗,处方:党参9克、黄芪15克、附子6克(先煎)桂枝9克、当归9克、丹参9克、陈皮6克、患部寒凉显著者加干姜6克,炙甘草6克;血瘀证显著者加桃仁红花各9克。 (14)甘草芫花水:甘草、芫花各15克;制作方法:上药用水1000毫升,煎数沸,取汁;用法:末溃者趁热洗溃 ,已溃者于洗后用黄连水纱条换药;功效:消肿止痛、用于冻疮,对Ⅰ~Ⅱ度冻伤效果亦佳。
❹ 冬天手容易生冻疮,吃什么比较好
没听过说吃什么可以对冻疮有好处的,冬天的时候,一冷一热的最容易生冻疮,要注意防寒保暖,洗衣服什么的,尽量用热水或者戴手套。生冻疮是一件比较纠结的事情,我以前也年年都长,不过,最近几年都没有长了,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保暖而已。
❺ 在冬天会在手上长冻疮,有什么好办法
平时多摩擦两手,用甘油按摩手指(一年四季都要坚持这样,不要等到冬天手已经生了冻疮才补救)。冬天用稍热的水洗手,天冷时注意保暖(这点非常重要,天一冷就带好手套)。还有要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促进血液循环。
❻ 冬天手长冻疮了,有什么好用的药膏值得推荐吗
冻疮的药物治疗
1外用药物
- 肝素钠乳膏:肝素钠具有抗凝与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能改善皮肤血液循环,促进其新陈代谢,可以用于早期冻疮的治疗。
- 冻疮膏:主要成分为樟脑、硼酸、甘油,其中樟脑改善局部血液运行,硼酸抗菌能轻度抗菌消炎,甘油能缓解皮肤的干燥。适用于尚未破溃冻疮治疗。
- 樟脑软膏:樟脑软膏中樟脑和水杨酸甲酯为皮肤刺激药,可增进局部血液循环以缓解肿胀,并有止痛、止痒作用;薄荷脑与樟脑合用,增强止痒作用;苯海拉明为抗敏药物,能起到缓解瘙痒的作用。可用于冻疮的早期治疗。
- 辣椒风湿膏:主要成分为辣椒、樟脑、薄荷脑,通过刺激皮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消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未溃破的冻疮。
- 氟轻松维B6软膏:成分中的醋酸氟轻松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有抗炎、抗过敏作用;维生素B6具有改善皮肤组织代谢的作用;蜂蜜和蜂皇浆具有润燥和解毒功能,可增强皮肤局部蛋白质和糖类代谢,促进创面愈合及表皮新生,起到营养、护肤作用。适用于早期冻疮的治疗。
- 创灼膏:排脓、拔毒、去腐、生皮的功效,适用于已经溃烂的冻疮治疗,对于溃处感染者,还可联合外用抗菌药物如氧氟沙星凝胶治疗。
- 复方鱼肝油氧化锌软膏:本药中的氧化锌具有一定的收敛、保护及干燥作用;鱼肝油有增加患处营养、加速伤口愈合之作用;呋喃西林有抑菌消炎作用;可用于治疗较为严重的冻疮,如已经破溃形成溃疡的。
- 云南白药:云南白药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可用于冻疮的治疗。其中对于早期红斑型冻疮可选择云南白药酊;对于未破溃的冻疮,可云南白药粉与黄酒调和后涂敷;对于已经破溃的冻疮可直接用云南白药粉撒于患处,并用纱布包扎。
2口服药物
- 维生素E软胶囊:维生素E可预防末端血管中的血液凝固,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末梢循环,提高耐寒能力。前一周每天2次,每次100mg,第二周每天2次,每次50mg。
- 肌醇烟酸酯片:肌醇烟酸酯片为周围血管扩张剂,可选择性的使病变部位和受寒冷刺激的敏感部位的血管扩张,每天1-2片,每天3次。
- 桂附理中丸:补肾助阳,温中健脾。可用于治疗寒凝血瘀所致的冻疮,症见行寒肢冷,患处先白继而红肿,伴有刺痛、瘙痒、麻木,或出现水泡、肿块,肤色暗紫。
- 全鹿丸:补肾填精,健脾益气。可用于治疗寒盛阳衰所致的冻疮,症见冻疮伴有寒颤、四肢厥冷,倦怠乏力,嗜睡,呼吸微弱。
- 二丁颗粒:清热解毒。用于寒化热毒所致冻疮的治疗。症见冻疮患处红肿胀,严重者患处破溃、化脓,伴有发热、口干等。
冻疮的日常护理
①日常按摩冻疮易发部位,可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冻疮的形成,对于早期冻疮也有预防症状加重的作用。
②注意保暖。如穿保暖的鞋袜、手套,外出穿戴防冻耳罩。
③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加速血液运行。
④加强营养补充,提高机体耐寒的能力。
跟着我,小手搓起来
❼ 冬天手长冻疮了,管用的好方法(经济,方便)
十多年没长冻疮了,今年天特别冷,又加上每天都上网冻的(没用鼠标垫,觉得不方便),右手居然又长起了冻疮,后来在网上找到一种偏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做了方子,用了三天,就基本上好了,现在把方法写出来,希望对你有用,听说用了此方后,能治断根的,不知是否是真。
首先买一根茄子,就普通做菜吃的那种,最好老一点的,水分较少,切片晒干或者用锅炒干(我是用炒的,因为比较着急用,加上冬天又没出太阳),炒制的时间比较久,也不是很好炒,要耐心,一直炒到变焦成黑色出锅(以没有水分为标准),放凉擀细成粉末,装小瓶备用。
温水洗手擦干,用擦手油(起调和作用,我用橄榄油)和茄子粉末调成糊状,擦在长冻疮部位,可以涂得多一点,厚厚一层最好,然后用纱布包扎,再带上手套就成了,一般一天一次就行,一直到晚上睡觉再洗掉。期间一定要注意保暖,最好能用热水袋捂手。要提醒的是,第一天可能会感觉很痒,需要忍耐,接下去就好了,不会再有痒的感觉了。我是连用三天,原本很肿的手指已经恢复,你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使用天数。
不为拿分的,仅希望对你有用,也提供给同病相怜的朋友们,我是实验的小白鼠,呵呵!
❽ 冬天干家务手上容易长冻疮,有什么好方法可以缓解
冬天的冻疮其中很常见,它是由寒冷天气引起的,加上有些人体质的问题,容易反复复发。一开始长了冻疮,不能立即去取火烘烤,也不能立即用热水浸泡。当发现已经长了冻疮的话,最好是先去医院皮肤科挂号,咨询皮肤科的医生。专业医生的诊治肯定是有效的,这样更容易根治冻疮。
有些人可能觉得看医生很麻烦,选择去相信偏方。偏方不一定没有效果,但是这些民间偏方可能针对的不是你的病症,即使按偏方的方法,也不会有很好的效果。建议遇到皮肤上的毛病先去找专业医生。
缓解和治疗冻疮的方法差不多就是这些了。因为冻疮会随着气温转暖后逐渐治愈,冬天之后很大概率就会痊愈了。但是冻疮也很容易反复,所以必须听医嘱,多锻炼,注意保暖,从根源治愈冻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