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码鞋码
Ⅰ 鞋码与脚长对照表
中国鞋号cm,比如中国鞋号24cm=老式鞋号(24-5)*2=38
就鞋的尺码而言,不同国家由于采取的是不同的度量衡,所以数值都是不同的。在中国制造和销售的鞋子,尺码换算公式为:鞋长(脚长)=(标注数字+10)/2,单位是我们熟悉的国际标准度量衡(长度)--厘米
例如:
男鞋尺码对照表(标准通用)
尺码39=脚长(cm)24.1-24.5
尺码40=脚长(cm)24.6-25.0
尺码41=脚长(cm)25.1-25.5
尺码42=脚长(cm)25.6-26.0
(1)尺码鞋码扩展阅读:
脚长测量注意事项:
1、用户在测量的过程中尽量不要踮起脚,这是因为人脚在受力不同的情况下会有所改变;也最好让身体保持直立的状态,这样才能把我们的体重均匀地分布在双脚上,得出的数据也才会准确。
2、有时候左右脚的大小可能会存在偏差,此时最好以偏大脚的脚长作为挑选鞋码的依据。
3、建议在下午时分测量脚的尺寸。因为足部在午后会稍微膨胀,以此时所得出的数据作为尺码依据比较合适。
Ⅱ 有关鞋码尺寸问题
那就是我们常说的38码(24×2-10),平时我们计算码数都是这样计算的,数字×2再减去10就是码数了;如果是欧码的,那就是乘以2再减去10,然后再少半码这个样子,比如说EUR24,那么就应该是37码半这个样子,男鞋女鞋计算方式都是一样的!
Ⅲ 鞋尺码表里面的“CN(MM)”是什么意思呢
CN(MM)码是中国标准鞋号,即适用于穿者的脚长,是长度单位。
例如:标准鞋专号250,表示适用属于脚长250MM(毫米)的穿者。
新旧鞋号的换算公式为:新鞋号=(旧鞋号+10)/2;(新鞋号需换算单位)
举例:旧鞋号为40码则新鞋号=(40+10)/2=50/2 =25cm =250mm 即新鞋号为250码。
(3)尺码鞋码扩展阅读
脚长测量方法:
脚长指最长脚趾顶点到脚后跟突点间的水平直线距离。 注意不要直接量脚,直接量会出现很大的误差,而要使用白纸,把脚踩在白纸上,沿着脚用笔在白纸上画出脚的四周,或者在脚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做标记;根据所画的脚图测量长度,便是脚长。
Ⅳ US9码等于中国鞋码多大码子
美码的码等于中国码的26.5CM,即欧码的43码数。因为我国的鞋子采用的是国际标准码,就是以脚的长度(单位是厘米)为鞋码的,而人们平时说的鞋码其实是欧码,欧码也叫法码,是除了英制外的欧洲统一用尺码。
(4)尺码鞋码扩展阅读
鞋码的换算公式:
1、厘米数×2-10=欧制 ;(欧制+10)÷2=厘米数。
2、厘米数-18+0.5=美制;美制+18-0.5=厘米数。
3、厘米数-18=英制;英制+18=厘米数。
鞋码的测量方法:
脚长指最长脚趾顶点到脚后跟突点间的水平直线距离。 注意不要直接量脚,直接量会出现很大的误差,而要使用白纸,把脚踩在白纸上,沿着脚用笔在白纸上画出脚的四周,或者在脚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做标记;根据所画的脚图测量长度,便是脚长。
脚围指的是脚的宽度,是指拇指球到尾趾根部的垂直距离。将脚轻踩在纸上描出轮廓形状(笔呈90度垂直),再量脚型的长与宽,对照以下的数据表一般来说都是以脚长为主来判断尺寸。
注意事项:脚宽小於正常值的话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是脚宽超过正常值的话,或是脚版偏肉偏厚的话,就会影响到尺寸,需要穿大一号甚至大二号!建议最好的下午测量脚的尺寸,因为脚在下午会略微膨胀,此时所确定的尺码穿起来会最舒服。
Ⅳ 正常男人的鞋码大概是多少码数
20岁以后的成年男人鞋大小差不多是38——43码,大多数人是41、42、43
Ⅵ 鞋子尺码38码是多大
是24厘米,测量方法:
脚长指最长脚趾顶点到脚后跟突点间的水平直线距离。 注意不要直接量脚,直接量会出现很大的误差,而要使用白纸,把脚踩在白纸上,沿着脚用笔在白纸上画出脚的四周,或者在脚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做标记;根据所画的脚图测量长度,便是脚长。
(6)尺码鞋码扩展阅读
中国大陆于60年代后期,在全国测量脚长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鞋号”,长度间隔为1号(1厘米),宽度为1(最窄)-5(最宽)。
1998年政府发布了基于Mondopoint系统,用毫米做单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3294-1998,被称为“新鞋号”;之前以厘米为单位的鞋号从此被称为“旧鞋号”。
21世纪中国大陆市场上的鞋被要求全部标注新鞋号。
Ⅶ 鞋码对照表
1、国际鞋子男女尺码对照表如下图所示:
(7)尺码鞋码扩展阅读
脚测量小知识:
1、脚宽小於正常值的话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是脚宽超过正常值的话,或是脚版偏肉偏厚的话,就会影响到尺寸,需要穿大一号甚至大二号!建议最好的下午测量脚的尺寸,因为脚在下午会略微膨胀,此时所确定的尺码穿起来会最舒服。
2、脚围指的是脚的宽度,是指拇指球到尾趾根部的垂直距离。将脚轻踩在纸上描出轮廓形状(笔呈90度垂直),再量脚型的长与宽,对照以下的数据表一般来说都是以脚长为主来判断尺寸。人的左右脚基本对称,但是肯定有细微差别大小之差,所以测量时应选择较大的那只。
3、脚长指最长脚趾顶点到脚后跟突点间的水平直线距离。 注意不要直接量脚,直接量会出现很大的误差,而要使用白纸,把脚踩在白纸上,沿着脚用笔在白纸上画出脚的四周,或者在脚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做标记;根据所画的脚图测量长度,便是脚长。
Ⅷ 鞋子的尺码是怎么算的
脚长与鞋码的计算方法
鞋码计算方法(码):鞋码 =脚长×2-10
脚长计算方法(厘米):脚长=(鞋码+10)÷2
(脚长单位:厘米 鞋码单位:码)
例如:你如果脚长25.0cm,那么25.0是多少码,怎么换算。
25.0cm×2-10=40码(25.0)
(40码+10)/2=25.0cm
(8)尺码鞋码扩展阅读:
正确选鞋攻略:
第一招:不要因为季末打折或实在喜欢,买一双不合尺寸的鞋。也不要以为尺寸太小的鞋子可以越穿越大,但是,要知道撑大程度也很有限。一时的脚面风光可能造成出现鸡眼、水泡、脚疼、腿疼、后背疼等一系列的病症。
第二招:要知道脚随着季节不同也会有热胀冷缩。如果在冬天买夏天的打折鞋时,试穿合适的尺码跟夏天比可能稍微小一点。
第三招:十个脚趾可以在鞋里自由地活动是理想的尺码,同时,也要有舒服的衬垫和适度的内部空间。而且,鞋底面与脚部凹陷处的弧度十分合脚,踝骨与脚尖触不到鞋。脚后跟部的鞋底上表面要很好地贴住脚后跟,走路不会滑来滑去。
第四招:如果有一双鞋你是否喜欢,但是,材质不好,那么,还是不要买好了。在经济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最好选择皮面、皮内里光滑而没有缝合线、皮底的全皮鞋。其因为真皮透气,吸汗功能和弹性都好,还不会不憋汗,穿起来十分舒服。
第五招:一般来说,鞋跟越高,裤脚越宽;鞋跟越矮,裤脚越窄,才让人穿起来比较舒服。因此,试矮跟或平底鞋时,可以把裤脚用小夹子别窄一些来看效果。
Ⅸ 鞋子尺码怎么计算
首先,我们要测量自己脚长和脚宽,就跟平时看到的鞋子尺码测量图是一样的方法。脚长的测量方法是选择最长脚趾的端点与后跟突点所接触的两个垂直线之间水平距离,这样就能准确的知道自己的脚长。脚宽的测量方法是脚围在水平面的投影就可以了。每次在购买的鞋子看到的中国鞋码标准就是脚实际长度的标示。实例,大家就知道鞋码测量方法,例如:脚是250mm则对应的鞋码250,但是脚长并不是统一的,假如实际脚长254mm或者256mm即选鞋码255;假如实际脚长248mm或者252mm 即选鞋码 250。
脚长:最长脚趾的端点所接触的垂直线与后跟突点所接触的垂直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脚宽:脚围在水平面的投影。代表与拇指和尾趾的根部关节接触的两条垂直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测量条件与脚长测量相同。
脚的实际长度既是中国鞋码的标示。例如:脚长250mm 对应 鞋码 250 假如实际脚长253mm或者257mm即选鞋码255;假如实际脚长248mm或者252mm 即选鞋码 250。
提示注意:很多国家所采用的鞋码与中国鞋码标准又有区别,美码与中码的计算公式如下:厘米数-18+0.5=美制,美制+18-0.5=厘米数,就像鞋us6国内相当于中国码男是38码、女是37码。
大家在购买鞋子的时候不仅要看鞋码测量方法以及中国鞋码标准,同时还要注意同样的脚长,但是脚胖的话就要选大一码的;还有就是两个相邻鞋码都适合自己的话,建议选择偏大码的哪款,因为大码的话可以垫个鞋垫或者多穿袜子来解决,但是小了话就不好解决了。
同样的脚长,脚比较胖的要选大一点的(建议选大一码的鞋子),脚比较瘦的不要选大的。
鞋垫或穿袜子解决,太小了穿了就难受了;但平时大部分时间只穿一个码子,建议买正码的。
鞋子尺码计算方法:中国鞋码的计算方法 :脚长×2-10=鞋码 (脚长单位:厘米 鞋码单位:码) 例如25厘米(公分)的脚长对应25×2-10=40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