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鞋子尺码
『壹』 要怎么确定儿童鞋的尺码
儿童鞋的尺码一般是选择脚长度加1厘米的尺码。
儿童选鞋原则:
1、尺码:
鞋必须是适脚的。要量出孩子的脚长,鞋内前方预留的空间要合理,而且不能穿太肥或太瘦的鞋,一定要很好包住脚,整体长度稍大1厘米左右为宜。
2、款式:
学步鞋要选择帮面较高、鞋脸比较深的鞋。这样鞋比较包脚,鞋不容易掉下来。鞋浅、低帮鞋看似比较容易穿上,但宝宝的脚后跟窄小,不易挂住鞋,不够安全。
3、材质:
鞋面使用皮革、超纤等透气性好的材料均可,要保持鞋内干燥、舒适,避免穿不透气的合成材料制成的鞋。尽量不要选择太软的布鞋,太软的材质无法稳定脚在鞋子里的位置。
4、鞋底/鞋垫:
鞋底和鞋垫不能太软,要让脚掌有抓地的感觉,这样才有利于锻炼脚部肌肉,刺激脚底神经发育。鞋垫的材质方面,棉布的、绒面皮革的都行,能保持脚掌舒适即可。
5、鞋跟:
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穿上有鞋跟的鞋会使上身前倾,臀部凸出,全身重量负荷不在全足,而前脚掌及脚趾也受挤压容易变形,不利于脚部的正常生长发育。如有足跟不着地或长短腿的孩子,可以在足垫的足跟部分适当补高。
人民健康网-给孩子选鞋注意这几个原则 不同年龄选鞋有差异
网络-童鞋
『贰』 童鞋尺码和成人鞋尺码一样吗
童鞋尺码和成人鞋尺码不一样。
童鞋35码和成人鞋35码,内长是一样的,但是鞋子的宽度是不一样的,所以要分鞋长。
成人有成人的鞋码,儿童有儿童的鞋码,而且童鞋分为大童和小童之分,包括服装也是的。
(2)幼童鞋子尺码扩展阅读:
童鞋的选购方法:
第一阶段:宝宝15个月前,爬行期至学步初期
这个阶段的宝宝开始尝试站立和走路,此阶段应多鼓励宝宝在室内赤足,让足部直接接触地面,增加足底抓地感,培养平衡力。而为了保暖及避免足部受伤,在室内也鼓励穿鞋底特薄及软身的鞋子。而在室外,地面环境复杂,建议穿保护性较强的鞋子。
第二阶段:15个月后,学步初期(步态未稳)
此阶段的幼儿处于学步期阶段,开始有较多走路的时间,但由于步态未稳,鼓励穿鞋身前半部容易曲折的幼儿学步鞋。鞋子的鞋身最好是用网布设计的,鞋底要薄而柔软,使鞋容易曲折,这样孩子走路时才容易起步。
第三阶段:24个月至48个月,稳步期(步态稳健)
此阶段的幼儿处于稳步阶段,双足长时间承受体重,足底有厚厚的脂肪遮盖足弓,容易使足部扁平,同时也有较明显的后足外翻及X形腿。
此阶段的幼儿应穿鞋身比较坚硬的幼儿稳步鞋。这类鞋需要有特别坚硬的后跟杯,进一步控制后足外翻,温和承托足弓,同时鞋底也是要容易曲折的,便于起步。
『叁』 儿童鞋子鞋码y是什么意思
儿童鞋子鞋码y的意思:Y(youths)大童鞋。
为区分大童鞋和男女鞋、小童鞋,英美鞋号用字母缩写分别:M(mem)男鞋,W(women)女鞋,Y(youths)大童鞋,I(infants)小童鞋。
脚长指最长脚趾顶点到脚后跟突点间的水平直线距离。 注意不要直接量脚,直接量会出现很大的误差,而要使用白纸,把脚踩在白纸上,沿着脚用笔在白纸上画出脚的四周,或者在脚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做标记;根据所画的脚图测量长度,便是脚长。
(3)幼童鞋子尺码扩展阅读
欧洲:法国、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的鞋码一般如下计算,单位是厘米:鞋码 = 1.5*鞋楦长 = 1.5*(脚长 + 2)但具体大小可能因为鞋楦性状不同而有少量出入。
北美:美国、加拿大的鞋码是以用英寸衡量鞋楦长度:男鞋码= 3*鞋楦长-22,女鞋码(常见) = 3*鞋楦长-20.5。
脚围指的是脚的宽度,是指拇指球到尾趾根部的垂直距离。将脚轻踩在纸上描出轮廓形状(笔呈90度垂直),再量脚型的长与宽,对照以下的数据表一般来说都是以脚长为主来判断尺寸。
脚宽小於正常值的话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是脚宽超过正常值的话,或是脚版偏肉偏厚的话,就会影响到尺寸,需要穿大一号甚至大二号,建议最好的下午测量脚的尺寸,因为脚在下午会略微膨胀,此时所确定的尺码穿起来会最舒服。
『肆』 儿童年龄鞋码对照表准确吗儿童鞋码怎么看
每个年龄段的儿童脚长都不一致,可根据儿童实际脚长选择鞋码。
(4)幼童鞋子尺码扩展阅读
测量注意事项:
1、脚宽小于正常值不会影响鞋子穿着,脚宽超过正常值,或是脚板偏肉偏厚,会影响到尺寸,需要穿选择大一码或者两码。
2、建议下午测量脚的尺寸,因为脚在下午会略微膨胀,此时所确定的尺码穿起来会最舒服。
3、人的左右脚基本对称,但会有细微差别大小之差,所以测量时应选择较大的那只。
1998年政府发布了基于Mondopoint系统,用毫米作单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3294-1998,被称为“新鞋号”。
新旧鞋号的换算公式为:新鞋号=(旧鞋号+10)/2。
『伍』 小孩鞋子如何选择尺码
婴儿足部发育较快,平均每月增长1毫米,所以买鞋时尺寸应稍大些,但绝不能过大。买新鞋时需要给宝宝的脚趾留出约9-15mm的空间,同时每2-3个月就要检查宝宝的小脚,如果发现脚跟鞋子的尺寸不对,就需要及时更换新鞋,因为宝宝通常不会抱怨鞋子太大或者太小了。 常见误区: 鞋子选大很多,加鞋垫使之合脚 过大的鞋子会让宝宝在走路时过大弧度地前后滑动,上楼梯和上坡时容易后仰摔倒。宝宝鞋多是胖头鞋,加上鞋垫并不能使宝宝的鞋子长短合适,反而减少了宝宝脚趾活动的空间,不利于宝宝足部发育。可以在冬季给宝宝穿厚袜子,春季换薄袜子来适应鞋子大小,切忌不要加鞋垫。 选鞋时,抱着宝宝试大小 给宝宝选鞋时,一定要让宝宝站在地上,然后摸摸脚趾前面刚好,后面能塞入无名指则尺寸适合,切忌抱着为宝宝试穿,因为此时,宝宝的脚会弓起,导致尺寸选择错误。
『陆』 儿童鞋是多少码
儿童鞋:码段:22--28#;
年龄:0-4岁;
脚长:50mm--175mm;
儿童鞋:即0-12岁儿童穿的鞋子,这一概念由陕西科技大学弓太生教授提出。
鞋子尺码换算公式:
厘米数×2-10=欧制 (欧制+10)÷2=厘米数;
厘米数-18+0.5=美制 美制+18-0.5=厘米数;
厘米数-18=英制 英制+18=厘米数。
(6)幼童鞋子尺码扩展阅读
儿童鞋特点:
材料特点
环保材料、不含有毒化学物质、非重金属鞣质皮料、环保PU、天然棉料网布等,必须具备透气、抑菌、环保、不退色、柔软、便于清洁等特性。
色彩特点
处于稳步期的儿童对自然界的一切新鲜事物都保持着极强的好奇心,他们善于模仿,用于探索,尤其对颜色的敏感度更是大人无法比拟,因此幼儿儿童鞋对色彩的选择非常考究。
国际标准鞋号表示的是脚长的毫米数。中国标准采用毫米数或厘米数为单位来衡量鞋的尺码大小。如:123则表示的是以毫米为单位,而12.3则表示的是以厘米单位,实际上两者指代是一致的。
脚长指最长脚趾顶点到脚后跟突点间的水平直线距离。 把脚踩在白纸上,沿着脚用笔在白纸上画出脚的四周,或者在脚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做标记;根据所画的脚图测量长度,便是脚长。
『柒』 小童的鞋子是几码到几码的
1、小童的鞋子26-31码,小童是指2-4岁。
2、中童的鞋子31-36码,中童是指5-8岁。
3、大童的鞋子36-40码,大童是指9-12岁。
(7)幼童鞋子尺码扩展阅读:
测量方法
脚长指最长脚趾顶点到脚后跟突点间的水平直线距离。 注意不要直接量脚,直接量会出现很大的误差,而要使用白纸,把脚踩在白纸上,沿着脚用笔在白纸上画出脚的四周,或者在脚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做标记;根据所画的脚图测量长度,便是脚长。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大陆的旧码和欧码(France码、EU码)有着本质的不同,不可以混淆或者互相替代使用。 中国香港一直沿用欧洲的尺码体系,以欧码为标准单位。 日本与中国大陆新鞋码相同,使用Mondopoint为标准的5毫米进制。
试穿
在选购童鞋的时最好带着孩子去购买童鞋,也可以先测量儿童的脚长,然后再加上0.5厘米长度去购买鞋子。
根据四季来分类的话,童鞋的种类如下:
(1)春天:帆布鞋、运动鞋
(2)夏天:凉鞋、拖鞋、帆布鞋
(2)秋天:运动鞋、帆布鞋
(4)冬天:运动鞋、棉鞋、靴子。
『捌』 美国儿童鞋子尺寸怎么换 比如中国和欧洲尺寸;24-32码,是美国US的几码
一、24码是美国的6.5码,32码是美国的14.5码
二、换算公式如下
厘米数×2-10=欧制 (欧制+10)÷2=厘米数
厘米数-18+0.5=美制 美制+18-0.5=厘米数
厘米数-18=英制 英制+18=厘米数
(8)幼童鞋子尺码扩展阅读
鞋子的尺码常见有以下标法:国际、欧洲、美国和英国。国际标准鞋号表示的是脚长的毫米数。中国标准采用毫米数或厘米数为单位来衡量鞋的尺码大小。如:123则表示的是以毫米为单位,而12.3则表示的是以厘米单位,实际上两者指代是一致的。
『玖』 宝宝鞋子上的尺码到底表示多大
婴儿鞋的尺码对照表一般1~3岁的宝宝尺码大概在13~19码之间,3~7岁的宝宝尺码在版25~31码之间。每个权宝宝脚的大小是和遗传和营养因素等有关系的。
具体尺寸及码数对照表请宝妈按照自己宝宝的年龄来参考使用。
1、宝宝鞋尺码表:适合年龄 1-4岁左右;
2、穿薄袜子季节,净脚长+0.5~1cm=鞋内长
3、穿厚袜子季节,净脚长+1~1.5cm=鞋内长